发菜是高原特有的野生陆地藻类生物,也是青海的"三宝"之一。因形似人的头发而得名,纤细如发丝,俗称头发菜。青海的湟水、黄河东部流域的脑山山坡、沟壑地段和牧区草原分布较多,每年夏末秋初为发菜的盛产期,3-4月份也有生产。一般在早晨和雨后,用铁丝耙或竹耙扒菜。
采集后轻轻拍打,抖其土块,拣其杂质,晾干后梳理成绺,即为成品。
在高原,每当夜降春雨,晨沐朝阳之时,潮腾腾的山坡上,一团团黑如青丝,状若乱麻的东西或缠绕在草根里,或紧贴在地面上,闪着乌油油的亮光。可以说,阴雨天气是发菜生长的最佳气候,湿润是发菜丰产的条件。
厚道的山里人常以鲜蛋和上发菜蒸成蛋糕待客。金灿灿的蛋羹中,镶钳着丝丝发菜,色泽分明和谐,味道鲜嫩可口,堪称上品。其实,它不仅是闹市名肴中必不可缺的常客,如福建的发菜球,北京的酿发菜,陕甘的拌发菜等,而且还是南洋名商大菜中的佼佼者。在海外,它常常被作为第一道菜,象征着四季发财,生意兴隆。
因而被视为逢年过节馈亲待友的珍肴。据分折,发菜含有人体所必须的七种氨基酸和锰、铁、钙、铜等十几种微量元素,蛋白质含量高于黑木耳,比鸡蛋高出32%,为枸杞的四倍,可与凤尾茹媲美,故有补身益气,治疗高血压病,降低胆固醇和血脂含量等特殊功效,并因此而驰名国内外。
发菜营养丰富,民间采食已久,可炖、炒、烩、凉拌,其味皆佳,不但是延年益寿的保健食品,也是青海的名菜的宴席珍品。"芙蓉发菜"就是一道名菜肴,由青海名厨宋发剑创制于1984年。主料为鸡脯肉和青海特产发菜。做法是:用搅打均匀的蛋清在平底锅中烙成薄饼,上摊鸡肉茸,再铺一层泡发洗净的发菜,卷成长卷蒸熟后切成圆片装盘,灌入调味汁,上笼蒸5分钟后沥出调味汁,扣入盘内,浇鸡汤兑成的汤汁即成。
此菜内包发菜,外卷蛋白,黑白相间,故得名。
发菜是藻类,属低等植物,生长在北方的草原上,因其细如头发,色黑象头发而得名。欲采得50克发菜,要破坏好几亩草地,为保护植被,国家禁止采集。据科学家化验,发菜的营养价值并不是多高。而南方人过节喜欢吃,关键是发菜是发财的谐音,为图吉利而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