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小唷的朋友圈里出了件事:一位朋友发朋友圈骂另外一位朋友。
原来被骂的这位朋友今年刚升级当了妈,从此以后她晒娃的频率就高起来了。
小唷都刷到了好几次。
另一位朋友终于不胜其扰,发文怼这位新妈妈:没有自我,朋友圈里全是娃娃娃娃!
有时朋友们确实会发现,一些女性当了妈妈后,孩子打个哈欠要发朋友圈,对她笑笑要发朋友圈,连宝宝上厕所后妈妈都要发个朋友圈!
这就苦了其他朋友了,有时吃饭时想刷个朋友圈,一不小心就刷到了妈妈发的“便便”图……
所以也难怪这位朋友会气到直接开怼。
但小唷在想,妈妈们晒娃,真的是因为没有自我吗?
为此,小唷采访了几位喜欢在朋友圈晒娃的妈妈们。
当她们在晒娃时,她们在想什么?
01
确认自己母亲的身份,
冲淡身份转变带来的不安和彷徨
小唷的高中同学,知道自己要当妈妈后连夜给小唷打了个电话,电话里的她痛哭着说:“我怕!”
十个月之后,她诞下一女,从此加入了疯狂晒娃的行列。
小唷问她为什么她要在朋友圈里晒娃。
她告诉小唷:“还是怕。”
虽然十月怀胎,但当小宝宝生下来时,她还是觉得不真实:自己真的有孩子了?自己真的当妈了?
身份的转变带来了彷徨和不安,人生重心从“自己”变成了“宝宝”,标签从“女性”变成了“妈妈”。
有一个可爱的小生灵,软软香香的、只能全心全意地依靠你。
有欣喜吗?有的,但也有责任带来的彷徨和无助。
“所以我喜欢拍她的照片,写她的趣事,发在朋友圈里,让他人提醒我——我已经是一个母亲,这是我必须要负起的责任。“那位女性说。
02
新鲜感下对孩子的爱的表达方式
“买个新手机,我都是那种会炫耀两天的人!更何况是生了个娃呢!“朋友圈里另一位”晒娃狂魔“越越告诉小唷。
从小,越越就是一个非常有分享欲的姑娘,买个冰淇淋要分享,有了最新的玩具要分享,后来有了新的恋情也要分享……
区别就是越越从小时候是蹦蹦跳跳的去班里分享,现在是高高兴兴的在朋友圈里分享。
她并不觉得分享会耗尽热情,相反她通过分享,将她的热爱和活力送出去。她也因此收获了爱情和友情。
“晒娃是我表达我对我家娃爱意的方式!你们如果觉得太频繁了,我会减少发朋友圈的频率的啦!”越越说。
03
她可能只是孤独了
另外一位女性看见小唷在朋友圈发的征集文主动联系了小唷。
虽然只生了一个孩子,但她今年已经是她当全职妈妈的第3年。
“很孤独。”她说。
当全职妈妈的时候她常常一个人在家,这时她的重心只能放在宝宝身上。
等到宝宝渐渐长大,她开始惧怕再去上班——她已经全职在家2年,还跟得上外面的工作的节奏吗?
这时候朋友圈晒娃,就成了她和别人交流的途径:她发朋友圈晒娃,朋友们给她的娃点个赞,再给她留留言。
她很喜欢这样的交流方式,在她朋友圈下留言的朋友们好像都参与了她的生活。
“这样我就不那么孤独了。”她说。
这几天,朋友通过微信留言,已经说服她出来找工作试一试了。
她即将开始生活的新篇章,但朋友圈晒娃曾经给了她安全感和陪伴感。
04
多给她们一些宽容
其实作为看客,有时小唷在连续刷到很多条晒娃的内容时有时也会有些烦躁。但在了解了这些妈妈的想法后反而释然了。
朋友圈晒娃,对她们也许是表达对宝宝爱意的方式,也许是新鲜感之下的表现形式,也可能是为了减少自己的惶恐和不安……
比起父亲,母亲需要更早地进入角色,转变心态,而且比起父亲还能和社会接触,母亲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可能被生育后孱弱的身体封闭在家中。
信息的封闭、孱弱的身体,哺乳的责任,家庭的压力……这些都会让她们心态转变更加艰难。
有的女性很快就能调整好转变好,有的女性也许就很难适应;
有的女性用其他的方式消解压力,有的女性也许就需要通过朋友圈晒娃来消解压力。
妈妈们并不容易,即使宝宝已经生下来,还有随时随地地涨奶等着她们,宝宝们饿起来可不管现在是什么时候的。而这些也成为她们难以离开家庭,融入社会的原因之一。
但实际上在我们生活和工作场所中,母婴室的建设情况都不能算完善。
被”困“在家中的妈妈们,这时也只剩下手机和外界交流。
所以我们,对于在朋友圈晒娃这件事,或许可以给她们多一点的宽容。
也许有人依然不忿:孩子又不是我的凭什么要我去宽容她们?
那么至少保持尊重,不要过度揣测她们,少一些对她们晒娃贴标签的行为。
如果确实接受不了,朋友圈里屏蔽她们也并不是不可以。
总之,多一点宽容,少一些揣测,实在忍受不了,当然可以社交媒体屏蔽她们,一别两宽,各自欢喜。
为了自己和他人,努力塑造一个对母亲更友好更宽松的环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