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零基础学《史记》之读书笔记③《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在这封回信里,他拒绝了任安“推贤进士为务”的请求,以十分激愤的心情诉说了遭遇宫刑之后内心的郁结与愤懑,隐忍苟活的原因只为写完《史记》。而《史记》是任何一个想要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人,都不可能逾越的鸿篇巨制。这是一封著名的书信,字字泣血,句句诉衷肠,是两千多年来中华儿女了解研究司马迁和《史记》写作心路的重要资料。
对一个有着强烈自尊的知识分子来说,遭遇宫刑是怎样的耻辱?就封存在《报任安书》里,从当时的汉代延续到两千年后的今天,不增不减,就在那里。阅读《报任安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哪怕是再卑微的人,只要不放弃心中的执念,就一定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或许拼尽了全力,我们也不一定会取得多么显著的成绩、成为多么了不起的人物,但至少有一点可以坚信,一定会优于昨天的自己。
摘录《报任安书》里那些荡气回肠的经典句子,一起了解司马迁遭遇宫刑前后的生活和思想变化。
1.“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以为戴盆不能望天,所以断绝了宾客的往来,忘掉了家室的事务,日夜都在考虑全部献出自己微不足道的才干和能力,专心供职,报效朝廷。”
尽管司马迁出身史官家庭(其父司马谈提出了著名的《论六家要旨》),少年的他做到“读万卷书”,青年的他实现了“行万里路”,中年的他拥有着“旷世的理想”,但他仍非常感恩而自谦地表示,自己没有什么才能,是因父亲的原因,才得以在朝廷任职。
这一时刻的司马迁,自谦而好学,刚健而有为,满怀理想和抱负。
2.“仆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就根据这些意见来论述李陵的功劳,想以此宽慰皇上的心,堵塞那些攻击、诬陷的言论。我还没完全说清我的意思,圣明的君主不深入了解,认为我是攻击贰师将军(李广利)而为李陵辩解,于是将我交给狱官处罚。”
当时,李陵战败的奏书传来,汉武帝吃饭不香甜,上朝听政也不高兴。大臣们的舆论也是一面倒,战胜时皆“奉觞上寿”,战败时都“口诛挞伐”。耿直的司马迁看不惯这些人见风使舵的嘴脸。虽他和李陵将军只是同在朝中做官,关系并不亲密,志趣也不相同,也未曾有过街杯酒的事情。但他想为李陵发声,他把他观察到的李陵为人告诉皇上。在他眼里,李陵是一个孝敬父母,诚信友人,临财而廉,取舍合义,礼让有度,恭敬谦虚,常思顾不奋身报效国家之急的人。他带领不足五千的步兵,深入戎马腹地,转战千里,在与单于连战十几天后,杀敌人数超过了自己队伍的人数,在箭尽路穷,救兵不至的情况下,兵败被俘虏。虽然兵败,但他杀敌的本心也足以告慰天下了,并推测“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
这就是司马迁当时的真实想法。他性格耿直,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看不惯那些见风使舵的人,但是事情结果远远没有想象得那样简单。
3.“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污辱祖先,其次是自身不受侮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脸色而受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言语而受辱,再次是被捆绑在地而受辱,再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再次是戴上脚镣手铐、被杖击鞭笞而受辱,再次是被剃光头发、颈戴枷锁而受辱,再次是毁坏肌肤、断肢截体而受辱,最下等的是腐刑,侮辱到了极点。”
司马迁犯了“诬上”罪之后,按汉代的律法,摆在他面前有三种选择:用钱财自赎、执行宫刑和死刑。作为史官家庭,他的家境贫穷没有钱财可以赎身。而接受死刑就意味着,像蝼蚁一样死去。司马迁背负着司马家族的使命和父亲的重托,《史记》草创未就,著书心愿未了,为“文采表于后世”,最终选择了世人最不能忍受的宫刑。
此后的司马迁已洞彻生死,明确一个人为什么活着以及生命存在的意义。
4.“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现在我的手脚交叉,被木枷锁住,绳索捆绑,皮肉暴露在外,受着棍打和鞭笞,关在牢狱之中,在这种时候,看见狱吏就扣头触地,看见牢卒就恐惧喘息。”
每次读到这时,都深为这位胸怀大局、气节高尚的伟人感到心痛不已。一个有着强烈自尊的知识分子,曾经遭遇了怎样的非人待遇,承受着怎样的羞辱和摧残!
什么样的力量促使屈辱到极限、摧残到极限的他勇敢地站了起来?是周文王西伯姬昌被拘于羑里、秦朝宰相李斯受尽了五刑、淮阴王受械于陈等王侯将相的类似遭遇触动着他,赋予了他面对残酷现实的勇气和力量。在社会上,古今都一样,哪里有不受辱的呢?
5.“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之所以忍受着屈辱苟且活下来,陷在污浊的监狱之中却不肯死,是遗憾我内心的志愿有未达到的,如果平平庸庸地死了,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显露。”
虽然“动则见尤,欲益反损”,虽然“虽累百世,垢弥甚耳”虽然,“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但司马迁还是选择了活下去,支撑他活下去的信仰就是草创未就的《史记》。
这时候,赋予他力量的是“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出狱后,他学会了保护自己,“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6.“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这句话的意思是,“也是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的言论。”
司马迁真正做到了。当时的中国西汉让司马迁承受了终身的耻辱,而他却给我们留下了千古流传的民族精神和宝贵财富。或许司马迁没有料想到,他及他的著作如一道光束照亮了两千年来无数位中华儿女追求理想的前行路,成为无数代中国人心中的榜样和力量。这种坚定的追随在延续两千多年后,依然在延续着,甚至还将影响那遥不可知的未来,直至永远。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行文至此,困扰我多年的问题,突然有了答案。早在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就给出了答案:“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重于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