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中讲到王子和公主经历千辛万苦,破除重重困难终于在一起了,后面就不会再写了。灰姑娘嫁给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面也没有了。
这些就是爱情,为什么不写他们未来的生活呢?
因为未来的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的磨合,还有孩子的养育,家庭的小事等等。
我看到好几对父母强烈反对,自己死活都要嫁,与父母反目离家出走硬嫁的。十来年后,离婚灰溜溜地回来了。男的也一样,也有硬要娶那个自己喜欢的人,最终散了。
有人说我嫁给了爱情,但我败给了婚姻。
这样就提出一个命题,爱情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难持久?
1、爱情的时间性
这世界上有没有永恒的爱情,或许有,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人的寿命是有限的。爱情大于人的寿命那就是永恒的。比如两个人相恋到老,那也就是六七十年时候,一般很少大于百年,更别提大于二百年。
对于有限的寿命来说爱情可以做到永恒。再比如两个相爱的人,有一个中间离世,另一个就沉浸在爱情中不可自拔,或长守,或殉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
为什么人妖不能相恋,比如白素贞能不能和许仙在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妖能千年,人只能活百年,那剩下的那个人就抱着痛苦,或者抱着记忆中的爱情过完千年,这对妖性的莫大考验,也影响妖修行。
爱情的永恒只是相对于人的有限寿命来说的,绝大多数的爱情不是永恒的,往往两个人都还在,爱情就没了。这种例子比永恒的例子更多。
2、爱情的方向性
爱情是双向性的,你爱她,她爱你,相互的。当然也可以是单向的。像《天龙八部》中段誉的父亲段正淳的情人有阮星竹、秦红棉、甘宝宝、李青萝、康敏等等,你说他对这些女人是爱情吗?这些女人对他应该是爱情。再如韦小宝有七个老婆,韦小宝对这七个老婆是爱吗?但这七个老婆对韦小宝应该是爱情。
所以爱情还有一个特点是可以是双向,又可以是单向的。
3、人为什么需要爱情人为什么需要爱情,有人说那是因为荷尔蒙在起作用。事实上未必的,古代帝王,贵族龙阳之好并非没有,这个就不展开了。《笑傲江湖》中的东方不败与杨莲亭之间的爱情也不是那种为了人类延续后代而生。
再如古代一些小说往往会出现仙与人的结合,像牛郎与织女,妖与人的结合像白素贞与许仙,鬼与人的结合像《聊斋志异》中的聂小倩与宁采臣的婚姻。不过不要将现在改编的电视剧中的聂小倩等同起来。《聊斋志异》中的聂小倩最后为宁采臣生了一个男孩。
爱情并非仅仅是为了延续后代,爱情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可以为了对方做任何事情,是全心全意想着对方,为对方,甚至关键时候需要自己的性命也不会犹豫。自己在整个过程获得强烈的喜悦感和归宿感,是很纯粹的两人关系。
爱情的本质是什么?爱情的本质是一种无私,只不过这种无私不是为天下,而是为特定的一个人。所以爱情是一种排他性最强的行为。
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强调是一种包容而不是排他性。
为什么儒家会提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其中一点是为了防止地域、习性等视角影响对天下人的关爱,与之相匹配的概念就是仁爱。为什么外国人的民族融合做得不如我们的好,他们不懂得仁爱是一个关键原因。
没有这个理念,就会形成地域排斥,或者种族排斥,或者习性排斥等等。
当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的时候,他的视野是变小而不是变大,他眼中只有对方,看不见其他的,他的排斥性比地域,习性等更大。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可以为了爱情与自己的父母决裂的道理就在这里。
爱情就是一种对一个人无私,对一个人之外的一切自私的一种人际关系。
这种人际关系显然与整个社会关系产生了强烈冲突,人人都如此,社会就要崩塌,散了。所以社会一定会强力介入整个爱情关系之中,要打破这种关系,这是社会关系的一种本身的自我保护。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爱情是无法持久,甚至出现爱情有保质期的说法。爱情持续时间越长,对抗社会关系的程度就越大,需要两个付出的代价就越高。
俗话说凡物以稀为贵,正因为有强大的社会关系的介入,使得爱情变得稀少,稀少之后就会贵,贵了人们就想得到。如果满大街的爱情,你还想要吗?还有人去歌颂吗?
看过人们歌颂爱情,却没有人去歌颂吃饭,为什么?
因为会吃饭的人太多了,太多了就不贵了。虽然会吃饭是很重要的,一个人不会吃饭就活不下去了,一个人没有爱情,他是可以活下去的。这个道理人们都懂,但会装着看不见,追求贵、稀的东西是人的本能。
《道德经》中说得很清楚: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里面提到的目标不是一个人,而是众人。如果你爱上一个人,你眼中只有他,你是无法做到处众人之恶的,你也无法做不到不争,那怕你真的不争,但为了他(她)还是要去争。
有些人一生正直,但他最后为了孩子,却走上犯罪的道路,为什么这样,因为他爱孩子,他想为孩子谋些利。
《中庸》中也说得很清楚: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爱情显然不是中,也不是和,不会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样就注定爱情很难存活下来,要么结束,要么转化为亲情之类的社会关系得以延续。实际上就是冲击爱情的强力排他性,让人眼中不止一个人,应该能看到整个世界。
世间不纯粹的爱情比纯真的爱情更多,不是人们花心,而是整个社会关系的逻辑造就。
所以爱情到现在为止是奢侈品,再过万年依旧是,只是这个奢侈品不是靠花钱能买到的,更突显其贵重。
这一篇本来想放到《人生本质论》专栏,很来想想还是放这里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