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这个颜值内卷的时代,谁也不能对美视而不见。无论是年纪伴侣,还是老夫老妻,都会在两性关系中注意自己的形象,许多女性觉得结了婚却没有必要精致,这个想法大错特错。
追求美是女人一生的事业,好的容貌不仅能让丈夫对自己爱护有佳,还能得到社会的诸多便利,并且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男人对妻子的容忍度,取决于妻子的颜值。
今天我们讲讲在夫妻关系中,好的容貌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两个人生活在一起相貌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好看的容颜,再长时间也是一样的。
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夫妻靠的是内在的吸引,而不是简单的外表工作。可是女人要明白一点,哪怕夫妻关系再好,男人依旧是视觉动物,如果你满足不了男人的眼睛,他就会在其他女人身上获得。
平时走在街上男朋友只要看了别的女人一眼,自己都会觉得生气。伴侣也会因为这些事情吵吵闹闹,所以容貌不仅用来维护两性关系,更是女人自身的底牌。
特别是在两性关系中,容貌常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夫妻在一起时间长了,难免会产生很多矛盾,如“三年之痛,七年之痒”,矛盾化解的好能增加夫妻感情,化解不好就分道扬镳。
我们常听过一个玩笑话“每次生气的时候,看到她/他那张美丽/帅气的脸庞,所有的怒气都化为乌有”,这也证明了颜值起到的作用。
相信大家听过晕轮效应(Halo effect),其实还有一个与之相对的恶魔效应,恶魔效应(Demonic effect)是指当我们对一个人的某个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质有不好的印象,那么我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质,也会有不好的评价,从而影响到对其的整体评价。
夫妻产生矛盾,正是对对方有所不满,这时恶魔效应就起作用了,比如因为某个品质不好牵连到对方的容貌,男生会想“感觉老婆很啰嗦,而且整天一张黄脸对着我,真不爽”,又或者是生活中出现某个漂亮女同事,丈夫难免做对比。
经营两性关系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伴侣会因为“晕轮效应”相互吸引,同样会因为“恶魔效应”相互嫌弃。
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彼此的缺点会越来越多,神秘感也在逐渐丧失,我们不能只赖于伴侣的包容,毕竟人性谁也摸不准,更应该提升自己的价值,提升软价值就是充实内在,硬价值就是让自己永远保持美丽。
从生物学本能角度来说,高颜值可以看作一种资源,会让异性产生好感,进而产生占有欲和控制欲,保持较好的容貌是让自己成为稀缺资源,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即使和伴侣分道扬镳也不至于一无所有。
女性美丽的容貌还能激发男人的征服欲,有个电影是这样讲的:丈夫越来越嫌弃妻子,于是找到一个男人让他去吸引自己的妻子,这样两人就能顺利离婚,结果妻子果然上钩了。
不过和以往不同,妻子在爱上其他男人同时也慢慢学会了打扮,减肥,越变越漂亮。此时丈夫突然回心转意,重新爱上了妻子。
虽说只是一部电影,但也饱含了许多心理学依据。首先,女人维护容貌是为了保持性吸引力,并非像故事中所讲的去“勾引”男人,而是依靠吸引很多男人的能力,来维护和丈夫之间的感情。
男人天生就是具有征服欲的生物,如同我们之前讲到过的改宗效应,人性是自私的,遇到好的东西想独占、吃独食是人的天性,越是抢手的女人,男人越喜欢。
所以女性一定要维护好自己的容貌,让自己变得“抢手”。
对于二三十岁的男人而言,颜值对他们而言依旧重要,不要以为男人选妻子就不看脸,现在男人的社会压力之大,很多男人觉得养家是天经地义,所以在家的妻子也不能闲着,把自己打扮的漂亮让丈夫开心也是一种责任。
可以缓解丈夫的压力,毕竟女人相比男人而言压力更小,都说世界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把自己弄得赏心悦目,也是作为妻子的性别责任。
很多男人并非嫌弃自己妻子长得丑,而是她们太不注重自己的容貌,一点也不打扮,整天像个黄脸婆,除了整理家务就是抱怨,怎么能让男人对她们倾心呢?
另外,男人既然想有一个漂亮的老婆,也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心理学研究发现:妻子的容颜,与丈夫的性格和他对妻子的态度紧密相关。
心胸宽广,不随意动怒的男人更能照顾妻子的感受,包容和迁就妻子,并时常鼓励他们,妻子就享受到充分的自由,有这样的丈夫,女人们会皮肤光滑细腻、不容易长暗疮和色斑,也不容易衰老,常常容光焕发。
所以丈夫对妻子越好,妻子就会越变越漂亮,这个也是有科学依据滴。
对女人来说,爱家的同时无论多忙都不要糟蹋自己的形象,可以在外貌上多下点功夫,这并不耽搁时间,随着时间的流逝,周围的女人都愈发苍老,而你对着镜子发现自己有一副好看的皮囊,也会从内而外地开心,善待自己的容颜更多的是爱自己的表现,只有爱自己的女人,才会得到男人的爱。
善待自己的容颜就是善待自己,请永远记住这句话。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