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愿景又译企业远景,简称愿景(Vision),或译做远景、远见,在90年代盛行一时。所谓愿景,由组织内部的成员所制订,借由团队讨论,获得组织一致的共识,形成大家愿意全力以赴的未来方向。所谓愿景管理,就是结合个人价值观与组织目的,透过开发愿景、瞄准愿景、落实愿景的三部曲,建立团队,迈向组织成功,促使组织力量极大化发挥。
愿景形成后,组织负责人应对内部成员做简单、扼要且明确的陈述,以激发内部士气,并应落实为组织目标和行动方案,具体推动。
一般而言,企业愿景大都具有前瞻性的计划或开创性的目标,作为企业发展的指引方针。在西方的管理论着中,许多杰出的企业大多具有一个特点,就是强调企业愿景的重要性,因为唯有借重愿景,才能有效的培育与鼓舞组织内部所有人,激发个人潜能,激励员工竭尽所能,增加组织生产力,达到顾客满意度的目标。
企业的愿景不只专属于企业负责人所有,企业内部每位成员都应参与构思制订愿景与沟通共识,透过制订愿景的过程,可使得愿景更有价值,企业更有竞争力。
企业愿景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愿景顾名思义是指:根据企业现有阶段经营与管理发展的需要,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期望、一种预测、一种定位。并通过市场的效应,及时有效的整合企业内外信息渠道和资源渠道,以此来规划和制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企业的核心价值、企业的原则、企业的精神、企业的信条等抽象的观念或姿态;和企业的使命、存在意义、经营方针、事业领域、核心竞争力、行为方针、执行力度等细微性的工作。从而让企业的全体员工及时有效地通晓企业愿景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使企业在计划---实行---评价---反馈的循环过程中,不断地增强自身解决问题的力度和强度。
愿景是企业更高层次的追求,介于信仰与追求之间,是企业的中期追求,类似于人们常说的理想,愿景比信仰低一层(信仰通常是永恒不变的),比追求高一层(追求通常是短期的)。
愿景是人们永远为之奋斗希望达到的图景,它是一种意愿的表达,愿景概括了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是哲学中最核心的内容,是最终希望实现的图景。
关于愿景的话题现在越来越多,人们对它的兴趣也越来越大了。对个人来说,愿景就是个人在脑海中所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愿景必须是共同的。共同的愿景就是组织成员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
愿景回答了“追求什么”这个问题。它指的是员工们希望共同创造的未来企业景象。进一步说,愿景就是企业的梦想,它强调企业内在的一种追求。比如,日本松下公司的愿景是:将我们的产品如泉涌般源源不断地流向全世界的人们。
“为何追寻”指的是企业的使命或终极目的,是企业存在的宗旨,它强调企业对社会的价值体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赢利不应是一个目光远大企业的使命或终极目的。诚然,利润是企业存在和取得更大成就的必要条件,但它不是企业存在的真正原因。利润是企业在完成其使命过程中的重要成果。很多成功的企业都印证了或正在印证着这一点。摩托罗拉公司以“光荣地为社会服务,以公平的价格向我们的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为使命,在使企业增长获得足够利润的同时,还为雇员和股东提供机遇,满足他们合理的个人要求。
“如何追寻”道出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在完成使命、达成愿景的过程中,核心价值观是一切行动、任务的最高准则和依据。核心价值观一般以3~6条为宜,如果企业列出的价值观超过6条,那么可能没有抓住居于核心地位的价值观,也不容易被人铭记在心。核心价值观不需要理性的或外在的理由,它们不随趋势和时尚的变化而变化,完全是内在的东西。核心价值观关键不是其内容,重在身体力行。松下公司以“公平、和谐和合作、礼貌与谦逊、为更美更善而奋斗和心存感谢”等为主题,建构起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一直引导着企业向前运作。 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三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使命述说企业的任务或目的,愿景使目的更具体、更明确,但目的很抽象,而愿景是长期性的。因此企业需要核心价值观来引导日常决策的方向,以确保使命完成和愿景实现。
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构成企业的基本理念,是企业的追求和信仰。通过对这三者的归纳和提炼,使之明确化,可以引导和激励全体员工,形成推动企业前进的合力,提高企业智商,保证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摩托罗拉公司从一个毫不起眼的修理电池企业发展成为一个生产集成电路和移动通讯系统的大公司,波音公司取代麦道公司成为世界上杰出的商用飞机公司,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在企业初创时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明确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
一个企业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
10年企业靠人、50年企业靠制度、100年企业靠文化。让企业文化起来、思想起来、精神起来,这是目前教育行业中型企业上市建立公司治理结构不可或缺的任务。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企业也是如此。这种精神的东西,不是公司的规章制度,不是公司的营销策略,也不是公司的发展战略,但也都在这些物化的东西里有所反映,这就是公司的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正是这种精神,能够把员工的思想统一,能够指导员工的行为,能够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公司是一个有生命的组织,如果它没有思想、文化、灵魂,它就会失去生命。
——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愚蠢的企业;
——企业家的性格决定企业的性格。
美国总统布什上台后为了刺激经济发展,提出了一揽子减税计划,其中包括10年内废除遗产税。如果取消遗产税,对美国有钱人将十分有利。但有意思的是,很多美国富翁对政府此举并不感恩戴德。2001年2月,120位最有钱的美国富翁竟然主动上书国会请愿,要求继续征收遗产税,以造福穷人。这些人包括金融大鳄索罗斯、着名投资家巴菲特、金融巨头洛克菲勒以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等。巴菲特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说,取消遗产税将是严重错误,“这等于挑选2000年奥运会金牌得主的儿子充当2020年的奥运选手。”
——2000年1月,比尔盖茨和妻子梅林达创办盖茨基金会从事慈善事业,至今为止盖茨共将自己60%的资产共计256亿美元捐给了慈善事业,并立下遗嘱,去世后将把自己98%财产捐给盖茨基金会;
——2006年6月,巴菲特将85%的身家,约370亿美元捐给5家慈善基金,绝大部分捐给了盖茨基金会。
中国不缺少好企业,但缺少的就是具有这种精神的企业家。企业家如何使用他的财产,任何人都无可厚非,但一个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且又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企业家,肯定会为他的人生加分。
企业家不是普通人,也不应把他们当作普通人看待,他们应具备不同于凡人的潜质: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智、空乏其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做小企业靠才,做大企业靠德。
如果把公司治理仅理解为高薪激励:一个管理者完全要靠金钱激励才去做事负责;高薪养廉:一个管理者完全要靠吃饱喝足才不会去贪,这完全是对公司治理的一种误解。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去改革,教育企业做大做上市不可避免要遭受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