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体操现在开始,原地踏步走……”
当洪亮而又魔性的声音——“时代在召唤”的旋律在耳边响起,是不是勾起了你曾经课间操时,开小差的回忆?
资料图:2017年,首套“川剧广播体操”进入成都市部分中小学,受到学生们的热捧
有多少人每次做操都像梦游,通过转体运动偷瞄后方的班花班草?
有多少人跳跃运动蒙混过关,站在原地表演“千手观音”?
又有多少人为了逃避课间操,躲在教室里装生病?
当我们长大成人,告别满载回忆的课间操后。这一曾经的“全民运动”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学生在课间操时间跳舞
近日,关于课间操跳广场舞的话题频繁冲上热搜。不少学校将流行动感的歌曲引入校园,再配上学生们欢快的舞步,瞬间吸引了大批媒体的关注。
有的学校将课间操改成了“鬼步舞”,有的学校引入了街舞,内蒙古的学校课间跳蒙古舞,东北的学校,则不出意外地扭起了大秧歌……
学生在课间操时间跳“鬼步舞”
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形式愈发多样的课间操使得孩子们的运动时间充满了乐趣。不过在很多年轻人印象中是“老土”的广播体操,在多年以前,也是一项“舶来品”。
新中国的第一套广播体操要追溯到1951年,编排者根据日本的“辣椒操”,创造出了国内首套广播体操。
后来每隔几年,都会有一套新的广播体操问世。截至目前,国内广播体操已经迭代至第9套。铿锵有力的旋律,串联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
值得一提的是,最初的广播体操都属于成人广播体操。直到1998年,专门为中小学生编制的广播体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相较于前者,这个系列的音乐更为活泼、动作更为轻快,也更适合中小学生。其中,第二套中小学生广播体操之“时代在召唤”、“初升的太阳”等,成为许多90后学生时代的记忆。
资料图:2015年10月15日,湖北襄阳,某高校数千名大一新生深夜在操场上做广播体操,喊口号,现场震撼。据了解,此举是为了备战该校的广播体操比赛,学生们有时会坚持到晚上9点多才回宿舍
从第一套广播体操诞生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70年的时间。起初,无需任何器械、不受地点限制的广播体操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在第一套广播体操发布大概半年多的时间之后,《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广播体操在全国各地普遍推行”的文章。
文章中指出,当时全国各地已经有40个人民广播电台播送广播体操节目。这些节目每天占用52个波长,总计1205分钟。
据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13座城市的不完全统计,当时参加广播体操的人数高达104.8万人。
每天上午10点,全国40个广播电台同时放送。人们放下手头上的事情,涌到附近的空地上,做起操来。广播体操,这项曾经的“全民运动”,其覆盖人口之广,流行时间之长,其他项目恐难望其项背。
但是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发展,当年万人空巷的做操场面早已不复存在,人们的健身方式也变得愈发多样。瑜伽、骑行、健美操等新型运动项目受到大众的追捧,就连学校的“课间十分钟”也正在被花样繁多的广场舞所取代。陪伴中国人半个多世纪的广播体操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有了新的载体。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居家健身成为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借此契机,广播体操似乎又焕发出了更茁壮的活力。
此前,央视开始复播第九套广播体操,这一具有时代烙印的全民运动又一次回到了大众视野。人们在怀念青春的同时,也重新拾起了这门技能。当认认真真跟着音乐做一次操之后,很多人发现,原来我们都低估了广播体操的运动效果,而不少人儿时的运动启蒙,也在一次次的律动中生根发芽。
如今,它更像是一支贯穿社会发展,经久不衰的时代旋律,每当熟悉的背景音乐响起,我们还是能想起课间那躁动、活跃的十分钟,那永不褪色的青春回忆。
(来源:中新体坛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