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百度成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那么百度结果的大意是这个成语是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其中食不厌精的“厌”是满足的意思;脍不厌细的“脍”是指切的很细的鱼或肉,也就是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其实这个成语是出自《论语》中的一句话。
《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这句话现在我们很容易理解成是孔子的饮食之道,是孔子要求在饮食方面要精制细作,但是这个成语的含义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论语.乡党篇》中这段话主要是讲祭祀的礼仪,而孔子在这里所说的‘食不厌精’,应该也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烹饪,而是指孔子对祭祀祖先或神仙祭品的要求,祭祀祖先的那一碗饭,要做到每颗米粒都要饱满、完整,不要带着壳、也不要有破损。而‘脍’在当时应该主要是指生食的牛肉,而孔子那个年代还主要以青铜器为主,不像现在的铁制刀具能把牛肉轻松的切得很薄,因此强调祭祀祖先的脍一定要切得细致,均匀。并不能说是对平时饮食的要求,毕竟孔子那个时代大部分人很多时候还是食不果腹的。
但是中国人吃脍的历史是的确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而且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吃脍也的确逐渐演变为一件讲究的事儿。毕竟生鱼片也好、生牛肉也好,生肉吃起来总是不太好消化,因此食脍也要求脍切得越薄越好。其中《酉阳杂俎·物革卷》就记载了一个唐朝的食脍的故事,原文如下:
进士段硕常识南孝廉者,善斫鲙。縠薄丝缕,轻可吹起,操刀向捷,若合节奏。因会客衒技,先起鱼架之,忽暴风雨,雷震一声,鲙悉化为蝴蝶飞去。南惊惧,遂折刀,誓不复作。
这个故事是说唐朝有个姓南的举人,凭借一手削鱼片的功夫闻名遐迩。他每每将鱼架起,引刀削斫,宾客眼花缭乱之际,一尾大鱼顷刻见骨。他所削的鱼片,薄如蝉翼,浮水不沉,风吹可起。南举人凭此绝技,博得好大名声,凡雅集酒会,主人必千方百计请他到场,以壮观瞻。话说某日,南举人应邀出席盛宴。主人相求,请他务必露上一手,南举人也欣然同意。
只见南举人架起鱼、缓缓执刀,猝然发动,引刀疾削,鱼片似雪花般跃向空中,连成一串儿,准确落入盘中,观众们轰然叫好。然而忽然雷霆大震,暴雨倾盆,盘中所有鱼片化为蝴蝶,翩然飞去,众食客看的目瞪口呆。南举人也大惊失色,长叹一声,折刀弃地,发誓从此再不引刀削鱼。
其实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也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向精细化演进的,中国的厨师刀法更是堪称世界一绝,现在吃鱼脍那就更是刀功讲究、作料讲究、配菜讲究,所以成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得含义也应该根据时代的进步有所变化了,您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