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胡春娜
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每个人的答案或许都不一样,但是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歌德曾说,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家庭和睦是最幸福的。有爱才有家,有家,才让爱弥足珍贵,没有什么像家庭一样贯穿我们的生命,其意义和地位无可替代。
联合国于1994年起,将5月15日定为“国际家庭日”,旨在促进家庭和睦、幸福和进步,鼓励人们用生命和爱心去建立温暖的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家庭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今年的“国际家庭日”以“健康家庭、幸福家庭”为主题,弘扬家庭和谐、文明新风,提高家庭幸福感。那么,跟着记者的脚步,让我们一起体味家的幸福吧。
与爱同行
5月18日上午,郑州市文化路第二小学开放“润心”阅读中心,开展亲子阅读,营造书香家庭。20多组家庭通过网络报名的方式参加了此次活动。
阅读区的沙发上,小身影和大身影紧紧靠在一起,认真阅读喜欢的书籍。室外阳光明媚,微风习习,室内书香流淌,偶闻沙沙翻书声。
近年来,文化路第二小学不仅在课堂上、学校里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也邀请家长做阅读评价员,与孩子一起读书、分享,营造书香家庭。
活动之余,几位家长感触很深,纷纷表示很喜欢这样的活动。一位学生的家长感慨地说:“平日里都是督促写作业,没有认真地和孩子一起读一本书。今天和孩子一起读书时,觉得时间过得好快,看着她认真读书的样子,既欣慰又内疚。”并表示,以后学校的活动都会参加。
校长金辉介绍,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得到了上级部门、学生家长等的广泛好评,去年学校的“润心”阅读中心被评为郑州市金水区优秀阅读中心。今后,学校将持续定期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孩子学、家长催’,而是高质量的陪伴。这才是我们营造书香家庭的目的。”
社会的快速发展,让许多人的生活节奏“刹不住车”,闲暇时间被工作或手机“挟持”。有网友戏谑,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而你却沉浸在手机里。
李莹也曾是“空中飞人”,在她眼里,工作大于一切,换来的钱可以让孩子随心所欲地买玩具,让父母做最好的医疗。一次,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儿子一个温暖的拥抱让她明白家人的重要性,“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的真正含义。
上周末,她驾车带着家人一起去看画展、参观博物院;晚上回到家,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聊天。“家庭于每个人的意义不一样,但是每个人对幸福家庭的向往却是一样的。”李莹说,一个家庭需要用心去经营,才能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我们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在碗筷的伴奏中,聊聊一天的所见所闻,窝在沙发上观看一场家庭电影,一起看一次画展,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心理按摩”。
近些年,“亲子餐厅”“亲子摄影”“家庭手工坊”等消费市场火热,有些商家打出“家长参加,孩子免费”等口号,这些现象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家庭意识到家庭教育和亲情陪伴的重要性。
家风润无声
中国人从古至今非常注重家庭建设。其中,家风家训是家庭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从小到大,课本中许多讲述家风家训的故事,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到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朱子家训,一个个故事不仅是家庭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在兰考,每年去参观焦裕禄纪念馆的人很多,除了红色精神,还有宝贵的“焦家家风”。焦家几个孩子从一件件的生活小事中学到的谦逊、朴实、奉献等美德,始终伴随着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二月份播出的电视系列剧《家道颖颖》,引起广大民众热议。很多人从中看到了血脉亲情,看到了对精神家园的共同坚守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断奋斗,生动地阐释了亿万家庭的温暖和美好。
前人示范,后人行之,家风是最美好的传承。
培养良好家风,一个关节点就是培育家庭美德。孩子是家庭的继承人,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家庭美德是孩子成才的必备元素。
对于初一学生雯雯来说,她最喜欢每周的“家庭主题日”。一家三口会在周五晚上确定本周末的活动主题,逛花市、爬山、垂钓、野炊、采摘等,把家庭日交给春夏秋冬,交给山川河流。
“有一年的端午节,我们去爬山,妈妈不小心被树枝划伤了脚踝,我和爸爸又当‘医生’又当‘壮劳力’,就那样磕磕碰碰完成了‘周末之旅’。”雯雯说,父母在她心中是最重要的人,那些去过的地方,难忘的体验,珍贵的回忆里,都有父母陪伴的影子。
前段时间电视剧《都挺好》热播。在外人看来,苏家一家子都是幸福的,大哥毕业于国外名校,二哥很孝顺,小妹是大公司高管,有钱又独立。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许多问题渐渐浮出水面,也引起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家庭是幸福的呢?
年幼的孩童认为,是爸爸妈妈陪伴做各种游戏;漂泊在外的游子认为,是厨房里飘来的饭菜香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拉家常;父母认为,是孩子有事业,能为社会做贡献……
家庭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需要理由就可以回去的地方,家人无论何时都相互尊重、支持、鼓励,是任何时候都能获取力量的地方。
家美城更美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动家庭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涌现出许多“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最美儿媳”等先进典型。这些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是我省家庭文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的生动体现,营造了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风的良好社会风气。
济源市坡头镇留庄村村民薛景祥,既是全国“最美家庭”代表,又是红色薪火传承人,他在家里自建了家风馆,义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为来访客人讲解薛家红色家风;新安县磁涧镇礼河村的好村风远近闻名,每年都会举行活动,共叙邻里亲情,共话乡风文明;荥阳市将商相祠打造成荥阳市优秀家风教育基地,通过开展家风、民风、乡风教育,共促乡村和谐和美……为了让优良的家风家教浸润到每个家庭,月初,我省家风家教宣传月启动。
家庭是身心的归宿,家教是润物无声的影响,家风是代代相传的精神印记。
刘昆是一名环保志愿者,他一直致力于“爱护环境从身边做起”。平日里,除了自己身体力行外,会给5岁的女儿讲怎样垃圾分类,怎样节约水资源,绿色出行的意义等。
一次刘昆和朋友在农家乐吃饭,大家正吃得高兴,其中一位朋友将吃剩的橙子皮放在桌子上,刘昆的女儿飞快地掏出一个随身携带的塑料袋,递给朋友说:“叔叔,吃剩的果皮要装起来带走,看到垃圾桶丢掉,也可以弄碎当小树的肥料。”认真的模样引来大家的夸赞。
在家里,女儿是家庭环保的监督员,可回收、不可回收以及餐厨垃圾和有毒垃圾都会认真做分类。“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小做好家庭教育,长大能成为有用的人,温暖的人。”刘昆说。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所以,家庭以及家庭教育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专家、省家庭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陈瑞兰认为,家庭稳则社会安,家庭和美则社会和谐。一个家庭就像树根,枝叶要想繁茂、开花结果,必须根苗茁壮才行。父母说话的方式、待人接物的态度、生活习惯,都逃不过孩子明亮的眼睛。所以,只有家庭与爱同行,家风与教育同立,才会奏出和谐美好之音。
我的父亲母亲
□李莹莹
我出生于豫东一个偏远闭塞的小村子,我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我还有两个弟弟,我们姐弟三人都考上了大学。
这要归功于我的父母对学习的重视。
我父亲是那个时代农村少有的高中生,自幼成绩优异,高考时因正赶上第一年加考英语抱憾落榜。后来为贴补家里,他出门打工,先后在建筑工地当技术员和管理员。我母亲十五六岁时去学裁缝,还喜欢学着自己动手制作东西,很多东西她看了就学着做,家里的笤帚、箅子、竹席等家什都是她亲手做的。
现在想来,我们能学有所成不仅仅是因他们管得严,更得益于他们这种爱学习肯动脑的浸润无声的影响。
我五岁入学,每天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不写完作业不准出去玩。在这件事上母亲非常不留情面,只要我们正在写作业,哪怕别的小朋友来找我们玩,她也会毫不留情地拒绝。
那时的农村很忙,整年都有忙不完的农活,尤其是麦收期间,没有联合收割机,小麦脱粒靠石磙一遍遍地碾,费时费力。我家有十亩地,但父母亲再忙再累也很少让我们下地干活,“你们都在家写作业,地里的活有我们呢!”
初一第一次数学考试没有及格,回家后,父亲并没有训斥我。那个周末是个雨天,他撑着伞把我带到他看机器的砖窑里,拿着数学书一道题一道题地给我讲。雨很大,打得塑料棚顶一直啪啪地响。
后来很多同学开始陆续辍学,班里一个学期过去能少十几个人,但我从未动过这个念头。因为我知道,我们家的孩子必须要上学的。
我上高中那三年家里最艰难,两个弟弟同时上初中,我们三人每个月的生活费都是一笔大开支,父亲在外包活又被拖欠了工程款。
为了给我们凑生活费,母亲先是卖光了余粮,又挨家挨户去借钱。有一次她向人借五十块钱,没借到还受了一顿奚落,回到家直掉泪。掉完泪又抹抹脸去别的家借。她说:“钱的事儿你们别操心,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供你们上学!”
父亲在外讨账,最穷困时睡过立交桥底下,我得知后心痛得要流泪,他却说没啥,“只要能把你们三个供应出来,再苦再难也值!”
我们姐弟三个先后考上了大学,又落户到省城。工作之余,我的两个弟弟还同年考取了二级建造师,父亲见他们考上了,第二年自己竟然也报名考上了。那年他53岁,已经30年没碰过书。
我的父母虽是普通农民,却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如此美好向上的家庭氛围,传递给我们崇学尚学的思想,这是我们一生所幸。
相关链接——
幸福家庭小妙招
1、对待孩子要言行一致
承诺的一定要做到。如果孩子发现父母言行不一,就会失去对父母的信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2、对待父母要包容体谅
父母需要包容我们,我们更需要包容父母。平时多与他们沟通,听取真诚的建议。
3、对待爱人要换位思考
婚姻生活中,夫妻双方要相互体谅,愿意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矛盾自然就会消除。
4、回家吃饭
忙于学习,忙于工作,忙于生活……有多久没有和家人好好在一起吃顿饭了?世界再大,最温暖的事情莫过于回家吃饭。
5、多赞美家人
母亲的厨艺,父亲的棋艺,丈夫的关怀,妻子的体贴,子女的成长,都是可赞美的地方。生活就是在平凡中开出的一朵朵绚丽多彩的鲜花。
(本报综合)
(本版图片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