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因我而存在,还是我因世界而存在。这问题看起来很深奥,也许你不能立刻回答,相信你一定曾经思考过。哲学家争吵不休,科学家没有证据,诗人却可以浪漫地想象。
屈原在《天问》中曾经一口气提出了一百多个问题,苏轼也曾经问苍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东坡先生回答不了世界和我之间的关系,只能酒后抒怀,但是明代大儒王守仁却有自己的思考。
泛海
明代:王守仁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注释:
1、险夷:崎岖与平坦,引申为艰难与顺利。滞:凝积,不流通
2、飞锡:锡杖,即和尚的禅杖。多指和尚云游。天风:天地之正气。
王守仁,别号阳明,是明代思想家、军事家,更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物追求至理的方法,转而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真理。
王阳明的学说打破了当时儒家理学对于思想的禁锢,开拓了视野,渐渐成为那个时代思想界的一种风尚。
王守仁五岁时还不会说话,却能默记祖父为他读过的文章。二十七岁中了进士,之后从刑部一个主事一直做到兵部尚书,历经千辛万苦。他也多次遭到贬谪,还亲自带兵打仗,设计平定盗匪,得到皇帝嘉奖。
他刚开始受到朱熹思想影响,还为了实践“格物致知”,“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后来在贵州龙场悟道,终于成就一派阳明心学。
这首《泛海》意态潇洒,豪情满怀,表达了作者不计荣辱的淡然心态。诗的头两句“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人世间的艰难和顺畅,诗人原本就不放在心中,如同浮云掠过天空,心中不留下任何痕迹。
也像海上风云变幻,只要心不动,就不怕巨浪滔天。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坚毅无畏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王守仁的哲学观: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让心灵达到纯明境界。
三、四两句描写了诗人心中的感受,在这静谧而辽阔的大海上,自己就好像手拿着锡杖,驾着天风,在月光下飞越“海涛三万里”,本是惊涛骇浪的惊险航程,在诗人看来却是富有诗意的旅行。
王守仁的心学著作《传习录》中也提倡,“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不存在了。
简单地说,似乎有点像笛卡尔所说的“我思故我在”,但是心学更强调“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到一切事物,也就是知行合一,这是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王守仁曾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正如王阳明在他的另一首诗中吟诵的那样,“诗从雪后吟偏好,酒向山中味转佳。”仔细体会,看看能否理解心学的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