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说过:“世界上旳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厅丈深渊。”
在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就读到这句话,让我铭记到现在。当时不知道是巴尔扎克的名言,只是读到这句话很励志,让当时的穷小子我,一下子浑身有劲,认为困难、苦难、磨炼就是垫脚石,绝不能让困难成为我的万丈深渊。于是,寒风不怕,学习积极,起早贪黑,挑灯(当时是煤油灯)夜战。放学后是母亲的小跟班,回到家总是力所能及帮助母亲干点家务和农活。因此,母亲也很喜欢我这个小跟班,好像是她的希望,是她的未来,支撑着她里里外外也是勤劳不止。
当时家里有我姐妹仨,母亲只供我一个上学(当时农村重男轻女)。我呢,一年四季基本一套衣服,冬天是棉袄,春秋变单衣,只是辛苦了母亲。记忆中她总是不停地拆洗,不停地在油灯下缝补,有时我一觉醒来,她还在油灯下,不是缝衣就是做布鞋。有时为了让我能第二天上学穿上干净的衣服,母亲拆洗后还要用草木灰弄干(六七十年代农村没有炉子,衣服洗了为干的快,土办法用刚做完饭灶台里还有热度的草木灰铺一层在上面),烙给我印像最深的是,我的衣服裤腿处和上衣袖口处,每年都有母亲做的鲜艳接圈。今天想来那就是我们那个年代孩子成长的年轮,衣服被接放的长短意味着我们这年长高了多少。总之,巴尔扎克(当时不知道)老先生的这句心灵鸡汤,可真是在小时候让我有使不完的劲,自己还立下过“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很幼稚的雄心誓言。
这鸡汤到我高中基本不灵了,自己曾有过很苦闷的一段黑障期。后来就更不灵了,做人杰的誓言,一下子变成只要能跳出农门,能有个不种地能吃饱饭的工作就行……今天想来都是儿时的天真幼稚,想来如果没有儿时美丽旳天真,可能在那个缺衣少吃的农村,我们这些穷家的孩子就长不大,更走不出农村。就是我这种愚钝鸡汤鼓励,在我们那个有着五百多号人(当时)的村子,同龄人中也仅走出我们三个人,成了当时全村人的羡慕。
生活中心酸的例子就不多举了,还是以笑声面对命运,以坚强面对生活和未来。人与生俱来就是要追求美好,追求卓越,卓越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基本要素和动力。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超出自己想象十倍以上的力量,要让这些潜力全部发挥出来,唯一的方法就是努力追求生活卓越。
在日复一日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总避免不了遇到许多困难与不幸。这个当我们成熟了,才知人生没有完美,免不了总是会有缺憾。但有些时候,这些缺憾它们并不都是坏事。问题是我们在于怎样面对拂逆和不顺。知道人力不能改变的时候,就不如面对现实,随遇而安。与其怨天尤人,徒增烦恼,不还不如因势利导,适应环境。在既有的条件中,尽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发掘乐趣,让自己的一切变得更好,不要浪费大好时光和可支配的资源,不要让你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停下来,用足所有劲,然后就是我常说的,把丰收的结果交给上帝,做到知足,喘口气,再一边欣赏风景,一边擦干眼泪继续接力前行,这也许是常人最好的选择。
(完)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