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题目下方红河文旅,了解更多文旅资讯。
云南省南部红河县的奕车人是哈尼族的一个分支,其“奕车服饰”与众不同,制作精美,款式自成一派,独具特色。奕车服饰主要分布流行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西部的大羊街、浪堤、车古三个乡,是奕车支系迁徙、生产、生活的活史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服饰的基本形制
哈尼族(奕车)服饰女装的特点极为鲜明,一套完整的女装由帽子、衣服、短裤和蔑帽、木屐、银链、银鱼、银螺、银细叶菜、银镯等饰品组成。帽子为白色尖顶帽,衣服又称龟式服,分外、中、内三件套;短裤超短、紧臀、露脐、无裤腰,裤脚齐腿根关节,只盖过臀部,露出优美的长腿。服饰原料为自织棉布,服饰制作均为手工,有裁剪,靛染,缝制,涂胶,配制银饰品等工序。
软帽“帕常”
“帕常”是奕车女子头上戴的一种三角形的尖顶软帽,用白布缝制而成,内有棉线将之与头发固定。
上衣“雀朗”
奕车服饰中的上衣“雀朗”为靛蓝色无领斜襟交叉系带短衣,宽松的袖子长至肘部,衣领边、腰部和下摆多缝有装饰用的银币和银泡等银配饰,短衣由多层同样的衣服钉在一起组合而成,因而有“千层衣”的美称。上衣部分除“雀朗"外,另有衬衣“雀马”和内衣“雀帕”。“雀马”为无领斜襟,由细棉线将左襟系于右腋下,左右两襟下摆为交叉状,而“雀帕”实为无领对襟的贴身内褂。
短裤“拉巴”
奕车女子下身穿着的短裤,最具有特点。短裤紧身贴体,长度只到大腿根部。短裤有“拉巴”“拉朗"两种。其中“拉巴”为年轻女子穿着,因此制作更为精致,结构更为复杂。“拉巴”整体为“人”字形结构,在腰线处呈“V”形,正面裤口处有向上翻起固定的数道褶皱。
配饰
奕车人的衣物一般为机织土染而成,并且十分喜爱佩戴银器,多以鱼、鸟、螺蛳、浮萍为常见。鱼、鸟一般挂于胸前和后背,螺蛳主要挂于腰间,左右各六个,代表一年十二个月份,圆圆大大的饰片藏于后腰间,代表田间的浮萍。各饰物间用银链或丝带连接,一套最贵的银饰价值上万元。一身的银饰,使她们走起路来发出“哗哗”声,很远就能听到。
服饰来源
传说一:哈尼族与其他民族战败南逃时,奕车人走在最后。他们边走边战,进入哀牢山时,衣裤被荆棘撕扯得不成样子。男人们把衣服集中给了女人和孩子,自己用兽皮和树叶遮羞避寒。终于,奕车人度过了艰难时光,建立了自己的家园,为感谢男人们的慷慨无私,妇女只穿短小的裤子,把布料尽量给男人们穿用。
传说二:战败的奕车王子突围时,裤子挂破了,只剩下短短一截遮住下身。天神摩咪降下三顶洁白的尖顶布巾,奕车王子戴上后隐入白色花丛,躲过了追兵。后来,奕车王子与救他的山羚女结婚,生了三男三女。山羚女让长大成人的儿女穿戴上尖顶白布巾和短裤,去各地安家立业。
两则传说内容不一,但都以战争和迁徙为背景,短裤和尖顶帽都是对战争历史的缅怀和记录。短裤记录了奕车父辈们艰难的历史,而白色尖顶帽是天神摩咪赐给的救命宝物,只有奕车子孙才能穿戴。奕车短裤以能束紧臀部为好,且前边要呈人字形对折出七道褶子来,一眼看去好象有七条短裤穿在身上。
服饰寓意
哈尼族(奕车)服饰代表一定的寓意。三件套外层一般有九层,意为妇女9月怀胎;中层后面挂有十二片银片,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衣服左右两侧各有六个银螺蛳,意为十二生肖的一个轮回;胸前的两条大银鱼及六条小银鱼,来自于神话传说“杀鱼取种”,意为万物的种子都来自于鱼;银链条、银叶片、银泡代表梯田里的水生植物,意为万物生存与水息息相关。
奕车服饰于2009年被列入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每年的“仰阿那”、“五月年”、“十月年”等传统节日,奕车人都要穿戴哈尼族(奕车)服饰尽情狂欢。独具特色的奕车服饰充分反映出奕车人以健康为美、以劳动为美的审美观念。
文丨孙思漫 陈勒因
图 | 红河县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丨沈艺
审核丨代基凯 马永虎
运维 | 云南就爱去旅游文化传媒
各位小伙伴,红河文旅的投稿邮箱已经开通,欢迎各位读者朋友积极来稿哦!
投稿邮箱 : hhlysc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