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二手时间》有感

选择这本书,首先是被它的名字吸引,《二手时间》,这是什么意思?才发现,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书。曾经读过她的《切尔诺贝利的祈祷》,那份深入调查的张力,真实得让人窒息。于是毫不犹豫,翻开了这本,有点小厚的书籍。

才明白,作者说的是,“今天的所有想法和所有语言全部来自别人,仿佛是昨天别人穿过的衣服……所有人都在使用别人以前所知,所经历过的东西,所以说是二手时间。”

实在是太巧妙,原来说的是,历史不过是在重演,貌似新的时代一直未如约而至,一切只是重蹈覆辙,时代可能是新的,可是不过是在演绎已经发生过的套路和故事,所以,这个时代或者时间,只是一个二手货而已。

作者是个天才嘛,怎么会有这么奇妙的构想?而这部作品的价值,不仅仅是标题的新颖,更是它又用采访和记录的方式,记录和见证了苏联解体,对普通老百姓的冲击。

如果让我归纳这本书的主题,那么我姑且说为:自由,死亡和香肠吧。

先说一下香肠,几乎每一个被采访的人物都有说到曾经香肠是一个限购物,后来突然之间,商场里边便有无数可以选择的香肠儿。俄罗斯人爱香肠,他们需要选择不一样的香肠。看到这里,我不确定我吃过传统的俄罗斯餐,因为我并不知道香肠在他们的饮食文化里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以至于被采访者对一个时代的记忆,首先要表达的竟然是香肠自由。

接下来主要的主题是自·由,因为这里说的并不是言论,而是生活方式和思想的解放,比如从此可以毫无顾忌地读任何书籍。比如可以不再受限地采购任何物资,甚至可以不再受到任何束缚的,拥有不同的资产。这对老一辈人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转变,而对新一代人来说,这是彻头彻尾的自由。

然后就是死亡,这个书里边有很多不同生命的逝世。有在劳改所里边被折磨死的,有自杀的,有熬不住生活,各种各样的方式、但在信仰崩塌,信念被摧毁的时候,肉体变成了行尸走肉,对某些人来说,了解便是一种解脱,所以这本书的基调应该还是灰暗和忧郁的。

另外还有两个关键字,我想这本书里要表达的是,爱情,虽然我觉得这完全不是这本书的主题。但这本书里被采访过的主人翁,都均有谈及到情和爱。他们也许是因为时代的变迁被迫分开,也许是因为重大的转折,身心受到摧残后却又重新遇到了真爱,开始了新的生活。不管怎么样,看来,爱情这才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情感。再坚强,再骄傲,再困苦再磨难。似乎爱情和亲情,才是一切力气的源泉。

另外,这里边也多次提到索尔仁尼琴的作品,似乎每一个前苏联的人都有读过他的书,反反复复都是。苏联人里茶余饭后的谈资,似乎一定离不开他。我虽然只知道这个名字,但是我从来没有看过他的书籍。但从书中看来,这位作家的作品的确影响了好几代人。

对于这部作品的其他感受,其实也很丰富。

首先,我觉得这位作者能得诺贝尔文学奖,当之无愧,她记录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切诺贝利事件,苏联解体,她用记者敏锐和独特的角度,去采访亲身经历过这些事件的人的真实感受,她记录了大半个世纪以来重大的变迁。那些经历过这些事件的人,也许没有能力,没有勇气,或者没有条件来把这段历史变成永恒,而恰恰有这么一位实在的写作人,把这些真实,变成了文字,打败了岁月。

第二,我发现我非常喜欢这位作者,因为她关注的都是小市民的生活。有大学教授,有科学家,工程师,也有清洁工,电工等等。每一个人的利益出发点不同,关注的小生活不同,对外界的反应和应激感受就可能不同。如果单纯是毫无温度的历史事件记录,那可以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单纯叙述即可。而作者,采访了很多不同的小人物,以小见大,这里需要花上很多年的心血,很多马不停蹄地走访,还有精致耐心的编辑和书写。这部或者这些作品的初衷,一定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或者博取眼球,因为它并不是一个只为了感官上一时痛快的快消品,而是一部实实在在的见证和铭记。所以其实它并不需要什么噱头,它的文字和力量,足以征服读者和岁月。

最后,想说的是,看“译后记”,才知道这种行文的写法叫“复调风格”,这种多人人物多场景交叉的写作方式,的确有点奇特。刚开始读起来,的确是需要适应,但一旦融入,便很快沉浸其中。

这的确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书,正如作者说的,它也许就是满足了人们多一种国家或者一个理想的巨大好奇心吧。书中对历史批判的犀利和调查,也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一种高度发达的自由。PS:这本书读的是纸质书,更加增加了愉悦感。书墨的清香和翻页的淅唰,如入世外桃源又与世纪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