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搜集整理:南通至德堂 吴春燕
图:吴宗金教授(侗族)书于吴氏祖地江苏无锡梅里第五届泰伯论坛
图:无锡梅里泰伯墓泰伯广场的泰伯塑像
恳请纠偏、补充,感恩!
中华姓氏吴姓,是一个主要以姬姓吴氏为起源、多源流并存的多民族姓氏。发源地为三千多年前商周时期的古句吴国(今江苏无锡梅里一带)。
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吴国子孙集体逃亡,相约以国为姓,之后不仅在祖国内陆往返迁徙,还远播国外。早期吴姓主要迁往邻国越南、日本、朝鲜,后来又陆续迁往南洋诸岛繁衍生息。近代,一部分吴姓子孙远迁欧美各国。而今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吴姓子孙已遍布全球。
古代吴姓郡望分布于延陵郡(今江苏常州),陈留郡(今河南开封市陈留镇),濮阳郡(今河南濮阳市)等地。现今大陆吴姓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广西、贵州、江苏五省,大约占吴姓总人口34%,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湖南、四川、湖北、山东、江西、安徽八省,又集中了41%。
吴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位,据2018年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大陆地区吴姓人口总数约为2780万人,排名第9位。
2020年进行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总人口为十三亿七千万(1370536875)人。吴姓246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 1.79%,排名第10位。
吴姓起源
出自黄帝姬姓。受姓于泰伯所建勾吴国,为黄帝轩辕氏直系后裔。泰伯为开氏始祖,仲雍为血亲传氏始祖。这个起源的吴姓,在历史上最有名气、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人丁也最旺盛,是目前绝大多数吴姓人公认的吴姓起源。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吴姓历史上记述的远古初祖。他居住在姬水流域(约在今陕西北部),以姬为姓。相传黄帝娶了四位贤淑的妻子,生了25个儿子,其中得姓者14子,其后分14支部族。黄帝正妻嫘祖所生的两个儿子玄嚣、昌意继承了黄帝的本姓姬,吴姓就是从玄嚣这一支传递下来的。
玄嚣的第四代孙(黄帝的五世孙)高辛氏帝喾,做了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娶有邰氏之女姜螈为正妻,生子弃,弃就是被后世周部落奉为先祖,世称转周弃,其子孙世为夏代农官。周弃大约生活在舜、禹时期,曾协助大禹治水,为大禹的农官,故世称后稷。周弃死后,被后世奉为农神后稷。传至不窋(kū)之时,正值夏代末年,《史记·周本纪》记述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夏代末年政局混乱,周族首领不窋不再做夏农官,他率部族迁徙到了戎、狄等少数民族居住的西北地区。
周族生活在戎、狄之间,经常受其骚扰,周部落一直在不断地奔窜、迁徙之中,但他们仍能父子相承,世系保持不乱。公刘时期,周部落为躲避戎、狄的侵扰,又举族迁居到豳地(今陕西彬县一带)。豳地土地肥沃,周人在这里恢复了祖先的农耕传统,农业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周族在首领公刘领导下开始了复兴,《史记•周本纪》描绘了当时周人富足的社会情景:“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归焉。”因公刘在周族发展史上贡献很大,周人作诗《公刘》来歌颂他、纪念他。
公刘下传数代到古公亶父(黄帝的十四世孙)时,中原已进入殷商时期,这时周人又受到戎、狄的侵扰,在古公亶父率领下被迫离开豳地继续迁徙。周人一路南迁,他们爬过梁山,渡过漆水、沮水,到达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一带)。周原可谓周人居住的祖地,这里土地肥沃,适合多种庄稼生长,古公亶父一改周人游牧生活的习惯,建立城市和村庄,让族人过定居的生活,并在周人氏族制度的基础上设置了官职,建立了近似国家职能的行政管理制度。周人、周族的称呼就是因为古公亶父及其部落定居周原而来。
古公亶父是周人的一位重要首领,他发扬光大了周人数代奋斗的事业,为周人取代商建立周王国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后世周文王称其为太王,《诗经•宓宫》中有歌颂他的诗句:“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则把其作为一位仁君加以颂扬。在吴姓的一些家谱中,尊古公亶父为上古最近先祖。周人自古公亶父始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全都非常贤能。其三子季历娶殷商挚仲氏之女太任为妻,太任和文王之妻太姒在我国古代被公认为贤妇人,为周族的兴盛起过重大作用。太任为周族生下昌,昌即是为周灭商打下雄厚基础的周文王。相传太任生昌时曾出现吉祥的征兆,昌自小天资过人、品德高尚,深受祖父古公亶父的喜爱。古公亶父甚至把振兴周族的理想寄托在孙子昌身上,有时当着众人的面情不自禁地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
按照周人的社会传统,古公亶父去世后,应有长子泰伯继承王位,如泰伯去世,接位者应是仲雍,季历排行第三,不可能有机会继承王位,昌作为季历之子更没有机会继承王位了。
泰伯和仲雍明白了父亲古公亶父的意思,趁古公亶父生病时,借口外出为父亲采药,离开了周原。据史书记述,兄弟俩从陕西岐山一带出发,来到岐山西面的吴山(即今天宝鸡县新街镇吴山),后又从吴山迁至荆蛮吴越地区(今天的江苏无锡梅里一带)。
泰伯、仲雍奔吴后,季历得以顺利继位,后传位给文王昌。周文王姬昌不负祖望,为灭商兴周苦心经营,生前虽未能灭商,但三分天下,周据其二,成了周王朝八百年江山的奠基者。
据古史的记述,泰伯、仲雍到达梅里后,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受到当地土著人的普遍欢迎,他们纷纷前去投奔,泰伯、仲雍兄弟周围很快聚集了一千多家当地百姓。他们被泰伯、仲雍兄弟的高风亮节、仁义之德所感化,自愿拥立泰伯为君长,建立起强大的国家“句吴”。
泰伯建句吴之时,已到了殷商末年,中原诸侯混战不已。泰伯恐怕战乱涉及吴地,影响人民生活,就在今梅里营造了一座城市,相传此城的内城周长三百步,外城周长达三百余里,人们在里面像生活在世外桃源一样,耕种庄稼,自给自足,生生息息,不受外界干扰。泰伯无子,他去世后,仲雍继立为吴君,他把哥哥泰伯葬在今无锡市东的鸿山,后来当地俗称皇山,在其坟墓附近修建至德庙来纪念这位让贤的吴姓先人。
相传泰伯去世后,吴地人民无不悲痛欲绝。泰伯入葬那一天,吴人纷纷前去送行,因泰伯生前喜欢种麻,人们就各采一束麻子在腰间,以表达对泰伯的怀念和哀悼之情。此后这一风俗在民间流传了数千年,一直到今天,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仍为中华民族某些地区的丧葬礼俗。
仲雍接任吴国国君后,继续开拓哥哥所奠定的基业,在吴姓发展史上,仲雍其地位仅次于泰伯,可谓至德第二人。仲雍去世后,吴人把其葬在吴国虞山(今天江苏省常熟市西北虞山)。仲雍至今仍为常熟一带人民所景仰,仲雍葬地虞山已成为海内外吴姓子孙寻根问祖之地。
仲雍下传四代至周章,周章在姬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周人的后裔,故名为周章。周章继位做吴君时,武王已灭商,建立了周王朝。周初实行分封制,封周王亲族、灭商功臣、历代先圣后裔到各地做诸侯。周王朝寻找泰伯、仲雍后裔封诸侯,因周章已做吴君,就因地正式封周章为吴国国君,从此香火延绵,国富民强至泰伯18世梦寿王长达近500年。
春秋后期,吴国被越国所灭。自太伯奔吴至公元前473年夫差失国而离开祖居地,吴氏祖先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近700年。吴国的子孙集体逃亡,约定以国为姓。后世吴姓子孙则把泰伯尊为开姓始祖,仲雍尊为血亲传氏始祖,即众吴氏族普中所称的“泰伯一世”。
姬姓吴姓至今有3300多年的历史。有诗曰:
姬本后稷肇泉桃,泰伯流传季札邀。
兢祖将军唐相国,宣公驸马蜀王朝。
纶经绍代分支派,唐山源居继旅标。
三让高风重不泯,万年星日共昭昭。
其它源流(一)源于姜姓。早在黄帝之前,有一个属于姜姓的部落,这个部落以驺虞为图腾。
上古时,虞和吴同音,后来转为谐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用,到战国时期,虞、吴才开始区别。所以这支部落把图腾解释为吴,把吴作为部落的名字。吴部落勇敢剽悍,善于狩猎,首领叫吴权,是炎帝的大臣。
吴部落在姜水(今陕西陇县陇山东)活动,他们居住的地方叫吴山。吴权的后裔中有个叫吴枢的女子,嫁给有熊部落的少典,生了个儿子,就是后来的黄帝。夏朝时,吴部落迁徙到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夏王少康时期,吴部落有个人叫吴贺,以善射著称,曾和当时的神箭手后羿比射。这个姜姓吴部落的人,后来就以吴为姓氏,至今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这支吴姓没有族谱可考,今天是否存在,还待考古发现。
(二)源于祝融氏吴回。颛顼的孙子老童,有两个儿子,重黎和吴回。吴回氏族,居住在祝融之墟(今河南新郑),当时正处于舜的时代,重黎因罪被舜杀,让吴回继任祝融氏。
商朝时,这支氏族迁到山东临朐,史称王吴。商朝末期,有个叫吴伯的人,就是吴回氏族的后裔。算下来,这支吴姓的历史有4000多年。但和姜姓吴氏一样,没有族谱留存,是否还存在有待考证。
(三)源于姚姓。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后,封舜的儿子商均在虞地(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成为方国虞国。虞国的虞思,把两个女儿嫁给少康,并帮助少康复兴夏朝。
商朝建立后,虞国衰落灭亡,虞国的遗民以吴为氏。著名的秦末农民起义首领之一吴广,就是姚姓吴姓的后裔。这支吴姓至今有3500多年的历史。
(四)少数民族吴姓起源
1、蒙古族吴氏,源于蒙古八旗姓汉化改姓为氏。
2、满族吴氏,源于满洲八旗姓汉化改姓为氏。
3、达斡尔族吴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4、鄂温克族吴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5、鄂伦春族吴氏,由鄂伦春族中的吴查尔坎氏的汉译简化而成。
6、赫哲族吴氏,由赫哲族姓氏的读音转译而成。
7、锡伯族吴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8、哈尼族吴氏,自公元十四世纪下半叶,由明朝洪武年间的吴蚌颇而始。
9、湘西苗族吴氏,大多出自苗民改用、借用汉字姓。受汉文化的影响,许多苗民借用汉族姓“吴”氏。清前期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时,又有大批苗民借用汉字姓“吴”氏来作为自身姓氏,进行苗籍户口登记。在今日湘西苗族中,有“吴、龙、廖、石、麻”五大姓,而吴姓最多,排在首位。
10、贵州远口侗族苗族吴氏,发祥于开基始祖吴盛。吴盛为泰伯84世孙,皙祖16世孙,生于南宋江西卢陵(今吉安市永新县)安塘三里,理宗时任大寺丞,以言事忤权贵,遂自宋淳祐年间弃官避地湖广靖州会同县远口(今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的天柱县远口镇)居住,已近800年。其后裔依托远口为中心,向黔湘桂边区及川云鄂等省区50多个县市、多个民族播迁。据有关资料,远口吴氏后裔已有人口110余万人,其中贵州境内有50余万人,其他省区60余万人。远口吴氏是贵州最大的吴氏家族。
迁徙分布
(一)吴姓在国内的迁徙传播
先秦时期
吴氏发源地在江苏无锡,吴泰伯后裔返流入赣落居最早的记载,是吴王夫差的儿子吴友、吴鸿带子孙逃难到江西。
秦汉时期
吴芮属吴征生这一支,父亲自楚迁居庐山。汉朝一统天下,分封功臣,吴芮被封为长沙王,建都临湘(今湖南长沙市),食邑3千户。自此,吴姓宗族中吴芮一支又自江西迁到湖南。
岭南吴霸家族,吴霸字子公,西汉末年阳山(今广东省阳山县)人,据后世研究者推测,吴霸先世是吴亡后迁到越国的吴人又随越人南迁的一支。清代《广东通志》记述了吴霸的生平。吴霸年轻时非常强壮,就任地方军官。他曾带兵驻扎浈阳(今广东省英德县),并施行军屯,招揽流民开垦荒地,后人为纪念他的开发之功,将他曾驻守的山命名为吴山。后来吴霸又升广郁(今广东巴马、凌云县一带)都尉,负责监视夜郎国。他的族人希望借助其势力迁居广郁肥沃之地。被吴霸以扰民为由制止。吴霸此举深为当地百姓敬佩。汉昭帝时吴霸又升任牂牁太守,牂牁郡大约在今贵州省西部。《广东通志》说,吴霸后裔兴旺,五岭以南,特别是广东一带的吴氏大部分是吴霸的后代。
三国时期
吴允承回迁吴郡奉祀先祖吴太伯三代之后,历史进入了三国时期,吴氏家族成为割据江东的孙吴政治的国戚,孙策、孙权兄弟的母亲吴国太便出自吴郡吴氏。
魏晋隋唐时期
魏晋至隋唐的七百余年间,北方士民大量南迁,吴氏宗族也在南迁之列。据唐林宝撰写的《元和姓纂》记载,这期间的吴氏大族主要分布在吴郡、武昌、濮阳、渤海、陈留等地,并呈南兴北衰之势。
据史料记载,吴氏子孙在江南分支开基的地方主要有今浙江的杭州、杭井、奉化、温州、临海平阳、临安;江西的兴国、石杭;福建的莆田、福州、漳州、泉州、汀州;广东的潮州、嘉应州、南雄;广西的梧州、南思等地,如广东潮州府潮阳县贺陇乡吴氏著存堂天元世下一支,就是季札后裔在吴国灭亡后,随战乱不断迁徙而来。至唐代,应募垦殖铜盂,始定居下来。其开基大都在秦汉以后,其中浙江、江西等地在隋唐之前;福建、广东等地在唐以后。
另据史料记载,入闽始祖祭公字孝先,为太伯六十二世孙,原居河南光州固始,唐时随王审知入闽平黄巢起义,堂族六人分居福州、泉州之间,称吴氏六祖,支分漳州及泉州。入粤始祖吉甫公,为宣公五世孙,宣公原居四川后迁江西南丰,后因战乱迁至福建江州宁化县,吴氏虽遍及全国,但繁衍发展中心为江南一带。
宋元时期
据《海盐吴氏宗谱》 (光绪22年版)记载,廷尉吴公晚年定居石门语溪洲钱(今浙江桐乡县西石门),故居至清末尚存。谱称语溪洲钱吴氏。宋代中期,吴氏子孙,恃贵犯法,给语溪洲钱吴氏带来厄运。谱称因为这次犯事,至使语溪吴氏家族“家被籍,丁口窜毙殆尽”,仅有一胤,侥幸逃过于这场劫难。
大难后幸存的一胤生了三个儿子,后来分居三处:长子吴德昭,留居石门洲钱祖居;次子吴德彰,赘居德清(今浙江省德清县)勾垒;三子吴德辉,赘居海宁县治前。留居语溪氏,后又分出三派:一派为吴绳翁后裔,分居马头村;一派分居海盐;一派分居石硅村,为吴申孙的后裔。海盐吴氏一派,以吴馨为一世始祖。据《海盐吴氏宗谱》记载:海盐吴氏一世祖吴馨,字世芳、明末处士,世代居住在石门语溪洲钱。吴馨生子吴贤济,字北皋,排行第四。吴贤济是石门县的岁贡生,即秀才,当明朝末年,为避兵灾战乱,他将家室迁居海盐冈图画桥,成为海盐吴氏的始迁祖。
吴佑生了两子:长子吴凤,少子吴恺。吴凤,字君雅,官任汉乐浪郡(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壤市)太守。这是见干史书记载的最早到达今朝鲜国的吴姓成员。吴凤生的一个儿子吴冯字子高,官任鲷阳侯国(今安徽临泉县鲷城)相。吴凤的弟弟吴恺,任新息(今河南息县)
季扎次子吴征生一支在两宋产生了科举官宦世家吴相家族。濮阳吴氏的一支经辗转迁徙后形成根深叶茂的汝南--太原吴氏。渤海吴氏成员南迁江南后落地生根,在两宋时期形成江南第一望族吴宣家族。沉寂上千年之久的吴姓正宗季扎四子吴子玉一支延陵吴氏开始复兴。隐姓达千余年的季扎长房后裔洞庭濮氏于南宋初年复姓归宗。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吴姓的分布更为广泛,自上古保持世系传承不乱,代有显贵的世家大族几乎绝迹。这时期吴姓望族大都由唐宋时期的单家发展而来,并从地区分布上呈同姓异宗交叉分布,如广东潮州府贺陇吴氏,虽自汉唐后世居本地,因历代的战乱和灾荒,发展极其缓慢,及至明万历后到清乾嘉年间,始繁衍成吴氏著存堂一族。
江西德兴建节的吴氏则是唐末为避黄巢兵乱而迁来的。江西弋阳吴氏在五代战乱时,从金陵(今南京)迁来的。湖南益吴氏主要有三支,九都冲吴氏其先祖吴世春、吴永鉴叔侄二人自江西清江来湖南益阳经商,从而定居益阳, 后裔繁衍成益阳九都冲吴氏。泉峰吴氏,其先祖在元初游学湖南,而定居益阳,后世繁衍成益阳泉峰吴氏。夹流溪吴氏则是明初从江苏省江阴县迁居湖南益阳夹流溪,据其家谱记载,到清乾隆时,这支吴氏已传了13代。
山东青州府吴氏是明朝江阴侯吴良次子寿安后裔,1379年受朱元璋派遣移居青州府为女婿齐王修建宫室,二年后病故青州府,故成为此支吴氏始祖。
近现代
据《吴氏家谱》记载,登州吴氏来源于泰州吴氏,而泰州吴氏又源于浙江吴田吴氏。吴田吴氏是明代浙江山阴吴氏吴溶、吴渊、吴溥的后裔。据《山阴州山吴氏族谱》记载,这支吴氏的家谱因上世家中失火被烧掉,因而吴田吴氏可确认的始祖为吴回。在历史上,吴田吴氏迁居泰州(今江苏泰州有两支,一支是吴田吴氏第十四世裔孙吴潮先迁泰州而成泰州吴氏始祖,另一支是吴田吴氏五世裔孙吴承护下传12代裔孙吴万四,也自吴田迁至泰州东的安丰。随着泰州吴氏人丁的增多,又有吴潮裔孙吴僧儿吴佩十七世祖自泰州北迁山东蓬莱(古属登州),其后裔形成登州吴氏。登州吴氏虽然家族不甚显贵,但人丁倒还兴旺。登州吴氏自吴僧儿下传十六世孙吴可诚时,这支吴氏已没落无闻。
迁居台湾
吴姓的发源地江苏南部距离台湾较近,因此吴姓人迁居台湾的历史较早。早在吴国灭亡之时,吴姓子孙有一部分逃亡海上,其中一些人有可能迁到了台湾,然而见于历史记载的却是在元代。明清以来自福建、广东沿海一带的吴氏迁居台湾的逐渐增多。在台湾的历次统计中,吴姓长期稳坐第七把交椅,这与南明永历年间郑成功渡海收复台湾,从潮州沿海,尤其是饶平、南澳、澄海各县收了不少吴姓士兵有关。在台湾历史人物中,吴姓人占有相当比重,如被称为“阿里山之神”的吴凤,宜兰的开拓者吴沙,抗倭名将吴彭年和吴汤兴,抗日民族英雄吴海水,著名作家吴浊流等都是近现代史上来台的著名吴氏子孙。
(二)海外发展遍布全球
自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至今两千余年,吴姓子孙不仅在祖国内陆往复迁徙,而且还远播国外。早期吴姓主要迁往邻国越南、日本、朝鲜,后来又陆续迁往南洋诸岛繁衍生息。近代由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国门被打开,中西经济文化的往来加强,一部分吴姓子孙远迁欧美各国。而今随着全球一体化浪潮,吴姓子孙已遍布全球。
日本
日本与吴国故地隔海相望,国破家亡之后,吴国王室的一些幸存者,到达了日本岛。此后,他们便在这里扎了根。他们给当时落后的日本带来文明的种子,不久便建立起威望和地位,成为当地民众的首领。这一批优秀的吴姓族人,在日本备极兴旺。它的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
汉、魏至隋唐时,日本吴人怀念故土,倭王曾多次派遣使者朝拜大陆王朝,并郑重表明:日本王室是吴太伯的后裔。中国的史书《魏略》、《晋书》、《梁书》、《北史》、《路史》,都记载了这类大事。今天的日本皇室,就是吴姓的后代。这一历史事实,引起了中日许多学者史家的浓厚兴趣。元朝初年,中国史官金履祥在他的《通鉴前编》中提到:“日本又云吴太伯之后,盖吴亡其支庶入海为倭。”不久,在海洋彼岸的日本著名僧人中岩园在《日本纪》中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数百年后,到民国初年,吴氏裔孙吴佩孚将军惊奇地发现,他和当时的日本天皇同为吴太伯的第121代子孙。时至今日,日本学者鸟越宪三郎、日下恒夫等更推定吴人东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即越灭吴以后。这一批东渡日本的吴姓宗族成员,今天已完全同化和融合到日本民族中,但有的后代数千年来仍保留着自己的血缘标志——“吴”,演化成今天日本的“吴”“吴人”“吴羽”“吴服”“吴汉”“吴服部”等许多姓氏。如当代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日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吴文炳博士,日本统计学家、“国势普查之父”吴父聪,都是日本吴姓的佼佼者。但也有一部分东渡日本的吴人,已演变成其他的姓氏,如“松野”等。日本《新撰姓氏录》中记载:“松野,吴王夫差之后,此吴人来我之始也”。
近世以来,大批吴姓子孙移居日本,成为日本华侨、华裔的重要一支。如著名日籍华人围棋大师吴清源,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越南
越南和中国一衣带水,在民族独立前曾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辖区。吴姓人迁往越南的时代很早,春秋末年越灭吴,大批吴人南迁,加入越人队伍,后来越国灭亡,吴人又随越继续南迁,大约在秦汉时期到达越南地区。秦汉以后,内地吴姓人因做官、经商、从军等原因陆续有人迁居越南。唐中期,渤海吴氏裔孙吴纳任官安州(今越南清化省)刺史,举家迁到越南北部,此记载也见于唐元和年间林宝编撰的《元和姓纂》。南迁越南的吴姓子孙不断开拓进取,建立了功业。
唐末五代时,南迁越南的吴氏裔孙吴权在越南建立吴朝。据《丹阳吴氏宗支录·季扎以下世系》记载:吴权家族出自延陵吴氏,唐昭宗时,吴权生于唐王朝属地林州(今越南和西省),其父吴(日文)是当地政府长官--州牧。吴权自幼胸怀大志,性格沉稳,成人后借父之威,先后击败附近地区的武装割据势力,建立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王朝吴朝。吴朝历吴权、吴昌炽父子两代,即被丁朝取代。此后,吴权后裔散居于越南各地,据说吴权后世子孙在姓名中间加一“昌”字,以作为吴权家族的标志。在吴朝以后的一千余年中,又有许多汉族姬姓吴氏迁入越南,进一步壮大了吴姓队伍。明朝灭亡后,一部分明朝遗民流亡到了越南,形成越南华裔“明少二人”,其中有不少吴姓人。著名人物有诗人吴仁静,他曾任越南阮朝礼部尚书,是祖籍广东的吴姓后裔,著有《汝山诗集》流传于世。
越南黎朝时,有杰出的史学家吴士连,他创作了越南第一部编年体史学巨著《大越史记全书》。
李朝时又有著名学者官僚吴俊。近代越南吴氏著名吴姓人物,是南越政权的最后一位总统吴庭艳。
吴姓在越南姓氏人口排列上为第六位,越南文字在使用拉丁字母前,一直使用汉字,吴姓之“吴”与中国无异,不过古代迁往越南的吴人虽仍姓吴,但已融入越南民族中,成为今天越南吴姓的一部分。
朝鲜
朝鲜与中国东北相邻,自夏商以来就是中国的附属国,吴姓人到达朝鲜地区早在战国时期就开始了。据《后汉书》记载:东汉陈吴氏裔孙吴凤官任乐浪郡(今朝鲜平壤地区)太守,举家迁到朝鲜。此后的历代王朝又有不少吴姓人迁入朝鲜,今天他们已完全融入朝鲜民族,成为朝鲜吴姓的一部分。吴姓在今天朝鲜143个姓氏中为20大姓之一。
巧合的是,2021年4月7日,吴氏祖地无锡梅里举行泰伯始祖诞辰3305周年祭祀典礼暨吴文化发展大会“第五届全国泰伯论坛”之日,韩国吴氏后裔吴世勋当选首尔特别市长。
东南亚
吴姓人移居东南亚一带始自元明时期,那时东南亚叫南洋。菲律宾的吴姓华人家族主要来自福建沿海地区,也有来自广东、台湾地区的吴姓人,但迁移时代较晚。据统计,19世纪末期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大约有五万多华侨华人,其中吴姓人口位居第七。20世纪以来,吴姓人的影响逐渐扩大。1904年成立的马尼拉商会,吴克诚是发起人之一,他是自福建晋江移民到菲律宾的。后来,吴克诚成了当地维护华人权益运动的领袖。抗日战争时期,菲律宾华人组织了“菲律宾华侨抗敌委员会”,成员中有吴姓人吴道盛等人,其下属抗日游击队福建队的指导者也是吴姓人吴扬。由此可见吴姓人在菲律宾的影响。
欧美
当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中国封闭的大门后,吴氏宗族成员便开始走向欧美。
在当代美国华人社会中,吴姓宗族的发展之快势力之强,人才之多,又远在他姓之上,令全世界刮目相看。其中,美国华人中的吴姓风云人物有祖籍浙江余杭的吴家玮,他是第一位华人校长——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校长,1984年全美华人协会会长。祖籍浙江余姚的吴仙标,1984年当选为第一位美国华人副州长——特拉华州副州长。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位女会长、著名物理学家、科学院院士、美籍华人吴健雄。第一位华裔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男配角吴汉。
人口分布
古代
宋朝时期,吴姓大约有17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2%,为宋朝第八大姓。吴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吴姓总人口的1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安徽、山西、浙江、山东、福建,这六省吴姓大约占吴姓总人口的60%;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南、江苏、湖南四省,又集中了25%。全国形成了以江西为中心的吴姓人口聚集地区。
明朝时期,吴姓大约有23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5%,为明朝第七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吴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600年中吴姓人口总增加率为35%,净增加了60万。浙江为吴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吴姓总人口的19.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江苏、福建四省,大约居住了61%的吴姓人口。其次分布于广东和安徽二省,又集中了16%。宋元明期间,吴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和四川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苏皖、闽粤两大块吴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
当代吴姓的人口2460多万,为全国第十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79%。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广东、福建、广西、贵州、江苏五省,大约占吴姓总人口32%,其次分布于安徽、浙江、湖南、四川、湖北、山东、江西、河南八省,又集中了40%。广东居住了吴姓总人口的8%,为吴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华南、华东、川鄂贵湘三大吴姓分布地区。
吴姓在人群中分布在粤琼桂、闽台赣浙、贵湘大部、苏皖南部、重庆东南,吴姓一般占当地人口比例在2.4%以上,最高可达5%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4.7%,居住了大约56.3%的吴姓人口。在川云、重庆大部、湖北、湖南东部、苏皖北部、山东、陕豫南部、宁夏、甘肃中部、青海东部、河北东部、天津、内蒙古中部和东南部、辽宁大部、黑龙江东部,吴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1.2%-2.4%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8.5%;其他地区,居住了大约34.2%的吴姓人口。
吴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0型占35.8%,A型占29%,B型占27.1%,AB型占8.1%
宗族特征
1、历代吴姓族人地位都比较显赫,高官众多,且名人辈出。南宋丞相、民族英雄文天祥曾盛赞吴姓子孙:“自隆兴,衣冠灿然,盖升于学者,二十有三,举于乡者五十有七,荐于朝者三,奏于礼部精究者九。而特科恩封,世尝拜爵者又三十有四,犄歟盛哉!”他深深感叹:“自昔以智力,持世功起家者,有道份所忌,传之数世而泯。惟诗书之译,绵绵延延愈久而不坠,赫赫而彰,孰君循循而至哉!天下之理可久者,必可大。吴氏代有人焉,将有优者,出于其时可矣。”
2、吴姓族人皇亲较多 ,从而使得本族有一个良好发展环境,繁衍播迁到全国各地。
3、各支吴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 。如:浙江嵊县吴姓一支字行派语为:“天地君亲师,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湖南岳阳吴姓一支字行为:“祥肇起文新世泽,先勋自古远腾芳,传家之道惟仁让,懋德千秋载宠光。”据吴漠修《吴世族谱》,湖南洞庭吴姓一支字行为:“嘉时永定,克绍景从,懋光必应,继礼承宗。”据《永定吴氏族谱》,福建永定思贤村吴姓派语为:“念万仕谭志,国以毓瑞集,其子仁光裕,乃昌宜宗礼,让德永振世,嘉兴绍贤良,衍庆发文武,显达。”等等。
历史文化遗存
(一)吴氏郡望
所谓郡望,就是指某一姓氏在某一地区地位最高的家族。在姓氏发源以后,由于不同的原因,同一姓氏不可能居住在同一地方,而居住在不同地方的同一姓氏的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社会地位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那些地位比较高的人为表示自己这一支高于其他地区的同姓人,便在自己的姓氏前加上所居住的地区(郡),这样就有了郡望。
吴氏著名的郡望,根据《元和姓篡》、《天下姓望氏族残卷》和《太平寰宇记》等史书记载,有延陵郡、勃海郡、濮阳郡、陈留郡、长沙郡、吴兴郡、武昌郡和汝南郡等。
延陵郡:为故邑名。春秋时季子的封邑,今江苏常州武进县,延陵始祖季札第四子子玉世居于此;次子征生的后裔亦有部分也回归延陵。西晋分曲阿县始置县,治所在今江苏丹阳西南。
渤海郡:古郡海郡,位于渤海湾周围的地区,包括今之河北的南静、青县、沧州以及山东的乐陵、宁津、无棣以北的地区。古渤海郡的吴氏有几支,有的是吴芮的后裔;有的是汉司徒吴雄的后裔。特别指出的是,在吴氏郡望中,江浙一带的吴氏亦称渤海吴氏,但此“渤海”实为今东海的通称,指的是今长江流域的江浙地区。故吴氏之渤海郡望既包括古渤海地区的吴氏,也包括江浙一带之吴氏,历史名人极多。
濮阳郡:古濮阳郡,春秋时卫国的领地,汉置鄄城县,属济阴郡,晋析置濮阳郡,隋废,唐天宝初又改为濮阳郡,其地约今河南濮阳及山东鄄城一带。濮阳吴氏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后裔分布极广。最早见于史书的濮阳吴氏历史名人有魏吴质和其六世孙东晋时广州刺史吴隐之;唐代有章敬皇后(肃宗李享的皇后)及其兄弟吴溆、吴凑、吴澄江家族;宋初有吴延祚家族。
陈留郡:古陈留郡,地在今河南开封一带,陈留吴氏是一支古老的吴氏,自汉魏晋至隋唐,陈留吴氏是当地的大家族。如汉代的吴恢、吴佑父子;三国时期有刘备的穆皇后吴苋及其弟吴壹(懿)家族;唐代有著名的史学家兢公等。
吴兴郡:古郡名,三国时分丹阳设吴兴郡,郡治乌程,隋改为湖州,唐天宝元年又改为吴兴,即今浙江湖州市地。
长沙郡:秦时置郡,因有“万里沙祠”而得名,汉为长沙国,属长沙王吴芮的封地,后汉复为长沙郡,约今之湖南省大部分地区。
武昌郡:三国时期吴主孙权以下雉、寻阳、新城、柴桑、沙羡、武昌六县置武昌郡,隋废。春秋属楚王国领地,春秋末年(此时亦吴国末年)吴国公子厥由、掩余、烛庸、庆忌等即迁往楚国。三国时期有孙权的舅父吴熊庆、吴洵文父子及其后裔居此,子孙极为发达。
(二)吴氏堂号
堂号则是郡望的进一步分化和发展,是某一郡望中某一房支的称号。在某一姓氏中的某一支成为望族后,由于不断繁衍发展和迁徙的缘故,往往会进一步分化为许多不同的房支和系派。这些房支和系派与郡望不同的人一样,也会有贫富贵贱之分,为了加以区别,便在郡望之下出现了许多新的名号,这种名号有时称为房号,有时则称为堂号。吴氏堂号有:
延陵堂:季札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以贤德著称,寿梦想让他继承王位,他坚持不受,寿梦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三个哥哥先后为吴王,临死时要传位给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后人奉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时人称其为“延陵季子”。
至德堂:也出自泰伯的故事。泰伯三让王位的谦逊礼让美德连孔子也由衷赞叹:“大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民间尊太伯为让王,太伯庙前有“至德名邦”的牌坊。因此,吴姓族人以至德作为堂号,还有与德字有关的,诸如种德堂、世德堂、仁德堂、怡德堂、尚德堂、源德堂、树德堂、德礼堂等。
三让堂:出自于吴姓受姓始祖泰伯的故事。泰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亶父有意将王位让给三子季历,泰伯为了满足古公亶父的意愿,与弟仲雍避至荆蛮,纹身断发,是为一让;二让为太伯与仲雍借古公亶父有病之机以采药为名外出避让;三让是指在古公亶父死后奔丧之时,季历欲以王位回归泰伯,泰伯,仲雍再次远走东吴。
吴氏后裔遂以三让作为堂号。还有思让堂、让德堂、德让堂,等等与让字有关的堂号均缘于此。
其他堂号:观乐堂、让德堂、怡德堂、源德堂、世德堂、种德堂、树德堂、昭德堂、世让堂、崇让堂、兴让堂、思让堂、德让堂、继述堂、怡安堂、均安堂、渤海堂、集贤堂、思敬堂、思源堂、崇礼堂、崇本堂、端本堂、履成堂、承启堂、敦厚堂、敦睦堂、笃忠堂、双乐堂、双合堂、贻燕堂、永思堂、奉思堂、听彝堂、仁义堂、叙伦堂、爱敬堂、恩敬堂、庆余堂、直笔堂、兰蕙堂、五柳堂、宝诰堂、有秩堂、萃英堂、恩成堂、保和堂、凤林堂、永怀堂、承善堂、源远堂、经远堂、振宜堂、锦绣堂……
(三)宗祠楹联
四言通用联
世家第一;至德让三
全联典自春秋吴泰伯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长子,让位于弟季历及季历子昌(文王)。孔子称其有“至德”,《史记》列为世家第一。
延陵世泽;梅里家声
全联典自春秋时期的吴公子季札,封于延陵(今江苏武进)称“延陵季子”。泰伯让位而避于吴,住今江苏省无锡梅里。
延陵望族;廷尉名官
上联典出春秋时期的吴季札。下联典出西汉时期的吴公,文帝时为河南太守,征为廷尉。尝荐贾谊于文帝,文帝召贾谊为博士。
治平称最;明体达用
上联典自西汉时期的吴公,公正廉明,治平为天下第一。下联典自清朝年间的吴廷栋治学以明体达用为主。
治平称最;让德留芳
上联典指西汉吴公。下联典指吴氏的来历
宫女列阵;箫鸾成仙
上联典出春秋时期的孙武以《兵法》教吴王宫女列战阵以显治军之能。下联典出唐朝时期的文箫与仙女吴彩鸾结为夫妇,双双成仙而去。
清操绝俗;画圣留名
上联典出西晋时期的吴隐之任职各地,均著清操。下联典出唐朝时期的吴道子为著名画家,世人誉为“画圣”。
鹰扬虎视;剑气玉光
上联典自三国时期的吴质,曹操赞其“鹰扬其体,虎视凤观”。下联典自明朝年间的吴伯宗人称“玉光剑气,殆不可掩”。
五言通用联
八闽孝子裔;三让帝王家
典用中国台湾省台南市吴氏大宗祠联。
六言通用联
三让两家天下;一剑万世千秋
上联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孔子言: '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下联典用季札挂剑徐君之墓树的典故。
孙子能教宫女;文箫幸遇仙姝
上联典指春秋吴王阖闾用孙武操练宫女事,在操练女军时,不顾吴王面子而杀他两名爱妃,果然使军纪严明。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吴彩鸾遇书生文箫事,想传书生文箫于太和年遇到他,受她接济。十年后,一起到吴中越王山,各跨一虎成仙而去。
七言通用联
渤海家风千古兴;延陵世泽万载隆
此联为江西省上犹县吴氏宗祠联。全联典指春秋吴国的季札。
百年丕振延陵绪;三让犹存泰伯心
此联为江西省上犹县吴氏宗祠联。革命前辈吴玉章赠吴氏后生的《祖传楹联》影印件也有此联:
正堂屋门对联:百年丕振延陵绪,三让犹存泰伯心。
下堂屋门对联:荆树有花兄弟乐,书田无税子孙耕。
客厅门上对联:创业难,守业亦难,须知物力帷艰,事事莫争虚体面;居家易,治家不易,欲自我身作则,行事当立好规模。”
楼危明月芭蕉翠;水涨白帆杨柳青
上联典指南宋词人吴文英,工词。下联典指明朝小说家吴承恩。
人称祖师号画圣;我恨王郎日频香
上联典出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被誉“画圣”民间绘塑艺人奉为“祖师”。下联典出清朝女祠人吴藻,字频香。
吏部文章昭日月;将军功业炳山川
典用佚名集吴天发碑字帖联。
八言以上通用联
秘义烟涵,瑰词雨散
文章绮合,藻思罗开
采用清朝书法家、金石学家吴荣光联。
休逸住延陵,支分西土
富饶迁石里,派衍东山
此联采用安徽省歙县胡埠口吴氏宗祠联。上联典出本支吴氏源于延陵季子,即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季札,因不愿继承王位受封于延陵。“西土”胡埠口在延陵以西。下联“石里”,指附近吴氏散居地石门坞、石门坑等。“东山”,为当地小山名。
胄继缙绅,高出延陵鼎族
政务宽厚,早标太守芳名
上联典指春秋吴国的季札。下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吴公。
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
功同开辟,一抔万古江南
此联为江苏省无锡县吴氏宗祠联。全联典指春秋吴氏始祖周太王之子泰伯让位幼弟季历开辟江南的史实,其联在今江苏省无锡县的泰伯祠(又称至德寺、让王庙)和泰伯墓。泰伯因三让天下德行高尚而被后人尊为至德。天下吴氏均尊泰伯为开姓始祖。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采用清朝小说家吴敬梓自题联。
持议刚方,坐席正讲官之体;风裁峻厉,飞帛书御史之名。
上联典自北宋朝时期的吴申,持议刚方,上书“争讲官正席”。下联典出北宋吴中复,累官殿中侍御史,风节峻厉,先后弹罢宰相梁适、刘沆。仁宗飞白书“铁御史”三字赐之。
至德启云初,三让两家天下
大宗绵雪堰,千秋一脉江南
典用吴氏宗祠联。
始国忆江苏,碑前遂得追根志
迁台荣栗邑,海外还存慕祖心
此联为台湾省苗栗县吴氏宗亲会敬献给江苏省无锡市泰伯祠联。
系出延陵,溯先世家风,芬流兰谷
派衍绮里,缅当时儒术,望重草庐
此联为吴氏宗祠联。
渤海延陵分两郡,系本同源,上溯三让传家,实二千余年来共称鼻祖
闽派琼支聚一堂,欢联异域,最喜四方观礼,在数万几里外大振家风
此联为吴氏宗祠联。
(四)历史遗迹
太伯墓
太伯墓,位于江苏省无锡市东三十里的鸿山(也叫东皇山、梅里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太伯墓用青色的大理石砌成,高2米余,直径3米多;墓顶填以黄土,常年绿草如茵。墓碑是四方形,正面刻着“泰伯墓”三个古朴典雅的篆书大字。墓前矗立着两根高大雄伟的华表,华表上雕刻着威武勇猛的雄狮。墓前建有供祭祀用的享堂,建于公元1818年。享堂门旁石上镂刻有齐彦槐书写的一副对联,歌颂太伯的最大功德,其文是:“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抔万古江南。”
泰伯庙
泰伯庙,又名至德祠、让王庙,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梅村镇的伯渎河畔。东汉永兴二年(154年),汉桓帝为了纪念吴泰伯,敕令吴郡太守糜豹在泰伯故宅所立。
现存的泰伯庙为明清建筑,庙前立照池,池上架单孔拱形石桥,名“香花桥”。桥北立花岗岩石牌坊,上镌“至德名邦”四字。石坛北为棂星门,竖有六根石柱,高6米,有云龙、仙鹤雕饰。棂星门为泰伯庙第一进建筑,面阔三间。后有院落厢旁,东西各九间。院内尚存古柏、桂树各一株。
泰伯大殿,面阔五间。1983年对泰伯庙进行整修时,塑泰伯像一尊,身高4.5米。两厢塑泰伯、仲雍后裔28尊塑像。1987年,陆定一和赵朴初分别题写“泰伯庙”和“至德高风”匾额。泰伯庙旁,又竖起“江南第一古镇”牌楼,兴建了“秦伯园”。2006年5月25日,泰伯庙和墓作为明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泰伯井
泰伯井,又名让王井,位于至德大殿东面,井水清澈可口。相传是泰伯为当地居民用水而凿。但据考证,泰伯井是战国时期所建。建泰伯庙后,一直是泰伯庙的厨房用井。南朝刘昭《后汉书注》记载:“无锡县东,皇山泰伯冢。民世修敬焉。去墓十里有旧宅,井犹存。”《吴地记》记载:“吴筑城梅里平墟,城内有宅,旧址及井犹存。”
唐代诗人李绅晚年隐居泰伯庙,在泰伯庙留下许多诗文,其中《泰伯井》写道:“至德今何在,平墟井有泉;梁鸿重浚后,又历几千年。”
仲雍墓
仲雍墓
仲雍墓在虞山东麓,是常熟有史可考的最古的墓葬,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墓门石坊,面临北门大街。墓前有墓碑,居中者书:“商逸民虞仲之墓”字样。仲雍墓建有墓道、墓坊、墓周松树环抱,气势磅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前原有三道石牌坊,第一道是清乾隆年间建,上书“敕建先贤仲雍墓门”。进墓门,沿山坡往上先走数十步,可见有第二道牌坊,正面刻有江南督学使曹先题的“南国友恭”四字。墓穴前立有第三道牌坊,正面刻有“先贤虞仲墓”五字横额,两侧石柱上刻有一幅楹联:“一时逊国难为弟,千载名山还属虞”。牌坊之后,墓上立有四块墓碑,正中一块为清康熙年间所立,石碑保存完整,上刻有明江南巡按御史路振飞的题字,“商逸民虞仲周公墓”。
伯渎河
伯渎河
伯渎河原名泰伯渎。商朝末年,吴泰伯在梅里建立勾吴国后,为了灌溉、排洪,在中国历史上开凿的第一条人工河流,已有3200年历史。清名桥附近,有运河分支,流经江苏省的梅村镇至常熟。全长43公里,它流经坊前,梅村、荡口,直至漕湖。吴王阖闾攻楚,夫差北上伐齐,都曾通过伯渎河。
3000多年前的荆蛮大地,沼泽居多,《史记·吴泰伯世家》中提到当时的土著居民好多以入水捕鱼为生,因“常在水中,故断其发,纹其身,以像龙子,故不见伤害”。泰伯三让王位,南奔荆蛮来到无锡梅里后,入乡随俗,断发纹身,除了表示不再回去继承王位的决心外,也是为了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当时江南荆蛮地区与北方中原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相比,相差甚远。因此在与当地居民打成一片,且传授黄河流域的生产技术和中原礼仪文化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泰伯不失时机地带领当地居民克服重重困难,开挖了江南地区也是世界至今发现的第一条“人工运河”伯渎河和九条支流。这项巨大的水利工程,使荆蛮地区得益匪浅,原来的沼泽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庄稼连年丰收,粮食产量大大增加,人民生活大大改善,出现了飞跃的新局面,农业经济的发展又促使商业的繁荣,而伯渎河正好是一条极为便利的水上通道。伯渎河是泰伯、仲雍智慧和魄力的体现,是泰伯、仲雍和广大当地人民同甘共苦、鱼水相溶的结晶,它对江南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吴国的逐渐强大起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泰伯逝世后,当地人就是通过“伯渎河”,把他移葬在“铁山”(后来民间习惯称“皇山”,现在叫做“鸿山”)。
目前河两岸虽历经岁月变迁,但依然还保留着近1000米清代至民国甚至更早时候建造的前店后坊式的古民居建筑群,原生态的特质朴素又鲜明,当年的工商繁华依稀有迹可寻,而由寺、塔、河、街、桥、窑、坊众多景观组成特色环境,构筑了独具风韵的“水弄堂”,成为古运河“精华中的精华”,构成了一幅浓郁的民俗风情特色运河图,被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誉为中国运河的“绝版地”,“东方民俗的艺术走廊”。
梅里商周遗址
梅里商周遗址
梅里遗址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梅村街道泰伯庙东部伯渎河两岸的台地上,面积约6万平方米。目前已经探明的遗址范围向北可至泰伯大道附近,西到至德路,南至梅里中路,东至新友路一带。此次考古共清理发掘灰坑、灰沟、水井、建筑基址等遗迹近200处,获得了早至商代晚期晚至西周春秋的大量陶片。修复文物标本100余件,主要分为商代晚期、西周中晚期和历史时期,其中商代晚期代表器物有印纹陶鸭形壶、刻槽盆、三足盘等,西周晚期代表器型有夹砂红陶绳纹鬲、印纹硬陶瓿以及数量众多的原始瓷豆、碗等,历史时期从汉代至明清时期均有,基本以日常使用的陶瓷器为主。
目前,有关‘泰伯奔吴’的传说,更多的依据来自文献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在考古方面还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无锡梅里遗址考古,在不同遗迹中提取的三个碳样标本测年数据,分别对应商代、春秋和战国时期,因此遗址可追溯至商周时代,这与商末周初“泰伯奔吴”的时间点比较契合。且周边建有泰伯庙、伯渎河(据传是泰伯开凿的人工运河)等关键遗迹,这为“泰伯奔吴”等文献记载和历史传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考古研究线索,两者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此外,专家还表示,伯渎河两岸分布有鸿山遗址、彭祖墩遗址、顾更上尤家弄土墩墓群、梅里遗址以及泰伯庙和泰伯墓等文物遗存,伯渎河与这些历史遗迹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建议采用有效的发掘方法解决伯渎河与梅里遗址的关系,进一步探讨追寻吴文化之根,挖掘吴文化的内涵精髓。
专家建议对梅里遗址的核心区域采取永久性保护措施,制定保护、利用规划,建设展示设施,促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真正让文物活起来。目前,无锡已计划建设梅里遗址展示馆,实施原址保护展示,并委托国内权威文物保护设计专业机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编制展示馆概念性设计,整个遗址展示馆项目在2021年完成并对外开放运营。待展示馆建成后,还将开展室内考古,对遗址开展更深入、系统的考古工作和多学科合作研究,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更多的文化元素,将三千多年以来梅村的历史文化面貌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吴王山
吴王山
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泰伯奔吴途径之地。据明代《泽州府志》载“吴神山县西南六里,即晋普之支,庙祀泰伯仲雍。”传说于此广植杏树,淳化民风。
(五)文献记载
《诗经》
在《皇矣》一诗中,提到了太伯和王季:“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维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
汉代郑玄注解该诗道:“作, 为也,天为邦,谓兴周国也。作配,谓为生明君也。是乃自太伯、王季时则然矣。太伯让于王季而文王起。”该诗中谈到了太伯和王季两人关系十分和谐。
南宋朱熹在《诗集传》卷16对诗中提到的这种和谐关系加以解释,认为:“于是既作之邦,又与之贤君以嗣其业,盖自基初生大伯、王季之时而已定矣。于是大伯见王季生文王,又知天命之有在,故适吴不反。……然以大伯而避王季,则王季疑于不友,故又特言王季所以友其兄者,乃因其心之自然而无待于勉强。”最早的资料谈到古公的两个儿子,其中太伯对周族开拓疆土是立下了功劳的,王季对长兄极其友善,用朱熹的话说王季接受了王位,当然一定要表示出友善的样子。
《左传》
《左传》僖公五年记载,虢国大夫宫子奇说:“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用。”大伯即太伯、泰伯,大王就是古公。这里宫子奇的意思是说,泰伯、虞仲都是太王古公的儿子,泰伯不从父命,未能继承王位。
晋代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卷12的注解说:“大伯、虞仲皆大王之子,不从父命,俱让适吴。仲雍支子,别封西吴。”这里的虞仲,不少学者认为就是仲雍。按这一句的解释,我们知道泰伯、仲雍都是太王古公的儿子,他们没有听从父命, 所以把国家让给了季历而自己跑到吴地去了。宫子奇说这话的时候,距商末周初已过了四五百年,泰伯、虞仲的故事经常被人们提及。但奔吴是杜预的说法,宫子奇口里没有提到。
哀公七年,“大宰嚭召季康子,康子使子贡辞,大宰嚭曰:‘国君道长,而大夫不出门,此何礼也?’对曰:‘岂以为礼,畏大国也。大国不以礼命于诸侯,苟不以礼,岂可量也?寡君既共命焉,其老岂敢弃其国?大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岂礼也哉?有由然也。”子贡这里的回答谈到了春秋时人们对太伯和仲雍事迹的描绘:太伯是穿戴整齐,用周礼治理刚建立的国家。大伯死后,继位的仲雍改变治国的方式,不再单纯用礼致化,而是入乡随俗,效仿当地风气,断发文身。《左传》并没有谈到太伯和仲雍治理的是哪个国家,但晋代杜预注云:“大伯周大王之长子,仲雍大伯弟也。大伯、仲雍让其弟季历,俱适荆蛮,遂有民众。大伯卒无子,仲雍嗣立,不能行礼致化,故效吴俗,言其权时制宜,以辟灾害,非以为礼也,端委礼衣也。”杜预认为仲雍是将礼与“吴俗”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他的意思是兄弟两人治理的是吴国。
《竹书纪年》
今本《竹书纪年》卷下详细记载了仲雍三兄弟事情的原委,原来是古公认为季历的儿子昌有天命,所以想把皇位传给他,而仲雍和太伯这两个哥哥为了成全父亲,也为了不影响季历的即位,来到了江南,最后至死也没有回到北方:“太王曰:‘吾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季历之兄曰太伯,知天命在昌,适越,终身不返,弟仲雍从之,故季历为嗣及昌。昌为西伯,作邑于丰。”古公明白地表示昌可以使周的基业发扬光大,在这种情况下,太伯和仲雍遂让出位子,离开岐周来到“越”,应该指南方。
《逸周书·世俘解》
《逸周书·世俘解》云:“王不格服,格于庙,秉语治庶国,籥人九终,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维告殷罪。”按这里的意思,指武王克商后,把太伯、虞仲、伯邑考与大王、季历、文王的神主一起祭祀,向他们报告了殷人的罪孽,说明太伯、虞仲、伯邑考都曾经有做国君的可能,所以武王把他们与大王、季历、文王同时祭祀。
《论语》泰伯篇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孔子说:“泰伯,那可以说是道德最崇高的人了。他多次把社稷辞让给季历,人民简直都找不出恰当的词语来称颂他。”
《论语·微子篇》
《论语·微子篇》中谈到逸民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等七人,他评价说:“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他认为虞仲能逃世隐居,行为廉洁,抛弃权术。有人认为仲雍兄弟是两人一起逃到南方的,为何只提仲雍是“逸民”而不提泰伯?他们推测这里的虞仲不是仲雍,而是另有其人。其实这种推测是没有依据的,因为《论语》中孔子对泰伯有专门的评价,孔子应该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考量兄弟两个人在历史上的功绩。孔子认为泰伯是多次让王位,所以他的行为已达到“至德”的高度。也许在孔子心目中,泰伯放弃了王位的继承权,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至德”,而仲雍只是跟随泰伯隐居,他与王位关系不是很大,最多只是放弃了继承王位的一点可能性,但他终身不后悔在落后地区生活,所以是著名的“逸民”,应该说也是了不起的。
《穆天子传》
“赤乌氏之先,出自周宗,大王亶父之始作西土,封其元子太伯于东吴,诏以金刃之刑,贿用周室之璧。”这段话中说太王古公亶父统治着西土的周王国,而封他的大儿子太伯到东吴去,给了他财宝和管理的权力。《穆天子传》中的一些记载不少学者认为不可靠,一些人认为此书是汉代以后人作,但也有人认为是战国时的作品,如吴浩坤先生在《“太伯奔吴说”不宜轻易否定》(《历史教学问题》1991年第4期)认为:“按《穆传》与《纪年》等同出汲冢,是战国时的作品当无疑问。”
《史记·吴太伯世家》
在《史记·吴太伯世家》中,对仲雍和泰伯弟兄的记载明显较以前的文献更长,关于商末期周族的王位变更记载十分详细:“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仲雍卒,子季简立。季简卒,子叔达立。叔达卒,子周章立。是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列为诸侯……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
《列女传》
西汉后期刘向的《列女传》是专门记录西汉以前杰出女性的著作,卷1《周室三母》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太姜者,王季之母,有吕氏之女,太王娶以为妃,生太伯、仲雍、王季,贞顺率导,靡有过失。太王谋事迁徙,必与太姜。君子谓太姜广于德教。”
这段话对《史记》作了补充,因为《史记》只说太姜是季历的母亲,现在这里说三个儿子都是太姜生的。以往有学者根据《史记》认为太姜是古公的嫡妻,生了季历,而太伯和仲雍不是嫡妻生的,周朝的王位是立嫡制,所以太伯和仲雍虽为长但不是嫡妻生的,没有资格登上王位,可能猜测的成份较浓重。刘向认为三人都是太姜生的,所以太伯和仲雍的让位更可值得后人的敬重。但同样我们不知刘向的依据是什么。
《汉书·地理志下》
东汉前期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下》对仲雍和泰伯有一段简单的描述:“周太王亶父兴岐梁之地,长子大伯,次曰仲雍,少曰公季。公季有圣子昌,大王欲传国焉。大伯、仲雍辞行采药,遂奔荆蛮。公季嗣位,至昌为西伯,受命而王。故孔子美而称曰:‘大伯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大伯初奔荆蛮,荆蛮归之,号曰句吴。大伯卒,仲雍立,至曾孙周章,而武王克殷,因而封之。”
《论衡》
如同样编于汉章帝时期王充的《论衡》,在卷3《初禀篇》中云:
“古公亶甫三子:太伯、仲雍、季历。季历生文王昌。昌在襁褓之中,圣瑞见矣。故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于是太伯知之,乃辞之吴,文身断发,以让王季。文王受命,谓此时也,天命在人本矣,太王古公见之早也。此犹为未,文王在母身之中已受命也。”
王充主要是强调王季的儿子昌很小的时候就受命于天,因此泰伯和仲雍只能不去争王位。
卷14《谴告篇》中虽没有专门谈到仲雍,却提出太伯是以采药为名以避王季的,之后在吴立国:“且太王亶父以王季之可立,故易名为历。历者,适也。太伯觉悟,之吴越采药,以避王季。使太王不易季名,而复字之季,太伯岂觉悟以避之哉?”
这里的“历者,适也”和到吴越的采药,我们可以看到与《吴越春秋》上的记载特别相像。如果说这段话《论衡》不是来源于《吴越春秋》,那么也可以说它与《吴越春秋》采用了同一来源的材料。
又卷23《四讳篇》云:“昔太伯见王季有圣子文王,知太王意欲立之。入吴采药,断发文身,以随吴俗。太王薨,太伯还,王季辟主,太伯再让。王季不听,三让,曰:‘吾之吴越,吴越之俗,断发文身,吾刑余之人,不可为宗庙社稷之主。’王季知不可,权而受之。夫徒不上丘墓,太伯不为主之义也。是谓祭祀不可,非谓柩当葬,身不送也。”
《史记》说太伯“文身断发,示不可用”,这里王充进行了深入阐述,认为太伯因为断发了,就说自己是“刑余之人,不可为宗庙社稷之主”。这通话其他的文献未见描述,只是出于王充的笔下。
《潜夫论》
此外如王符《潜夫论》卷9云:“太伯君吴,端垂衣裳,以治周礼。仲雍嗣立,断发文身,倮以为饰。”他将《左传》的“端委以治周礼”,解释成“端垂衣裳,以治周礼”,虽不一定完全准确,但似乎更符合东汉人的看法。
(六)吴氏族谱古序
家谱是姓氏探源寻根、联结宗亲的凭籍。家谱古序,则提纲契领各房(支)根系相连的脉络和特点。现撷取几例,以管窥全豹。
吴氏族谱古序(一)
人之生也,由皇王以来,而姓氏于是乎。而得居方以来,而其业于是乎。创业得姓氏,则吾人所本。创基业,则吾人知所止本焉?而不知宗,是谓无亲止焉?而不知居,是谓无家。吴氏泰伯之后,唐太史兢公之流派也。则其所从来之本远矣,地有丰之金斗,吴氏之所肇基也。生于斯,长于斯,萃国族于斯,死者感于山葬焉。后有天井湖之待伏,前有丰水之汪洋,茂茂葱葱,毓秀特异,牧牛羊之岗,浴群骥之池,皆其胜据也。斯则地之所止,徙来久矣,本之是家止之。是居非旦无亲,不亲之罪而蒙,不知之非者可沦矣,于是乎序。
皇宋隆兴二年甲申(1164年),赐进士及弟待御史梅溪王十朋撰
吴氏族谱古序(二)
慨至魏晋以来至唐,最尚门阀,故以谱牒为重。近世此事稍寝废,予每为之浩叹!今观吴氏族谱,根源于泰伯,仲雍,溯派于兢公,宣公,千支万叶,缕缕不阙。自隆兴,衣冠灿然,盖升于学者,二十有三,举于乡者五十有七,荐于朝者三,奏于礼部精究者九。而特科恩封,世尝拜爵者又三十有四,犄歟盛哉!自昔以智力,持世功起家者,有道份所忌,传之数世而泯。惟诗书之译,绵绵延延愈久而不坠,赫赫而彰,孰君循循而至哉!天下之理可久者,必可大。吴氏代有人焉,将有优者,出于其时可矣。
咸淳九年(1274年)宋承相,信国公,文天祥撰
吴氏族谱古序(三)
周之初,泰伯,仲雍封吴,子孙以国为姓。则至三代以来,为名氏远矣。秦、汉之时,裂而复合,合而复涣,星罗其布,不可纪矣。至唐太宗时,奏天下谱牒,退新门,进旧望,左膏梁右寒微者,一百九十姓,一千六佰五十一家。而吴姓氏与首耳焉。今唐太史兢公传至宣公附马时,遂江南右族,而吴之姓氏灿如也。当时海内钟鸣,鼎食之家,而皆莫与之京,嗟呼!世之名氏有二,人品与家世而矣。人品不足,而家世独足,不足以振之家世之兴。人品无添,于所生吴氏,子孙并有之矣。
宋西山道人,著名理学家,诗人,副宰相真德秀撰
吴氏族谱古序(三)
吴氏族谱古序(四)
吴氏族谱古序(四)
静观古史,考诸姓氏,自唐虞以下,迄周武王其分封兄弟之国十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殆亦众矣。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土而命氏。因其后有以国为氏,以溢为氏,以父王字为氏。或以封官或以邑,以字,其所以为氏者不为不多矣。採之诗书,稽诸史传,昭然甚明。夫以周武王之后,其子孙受姓者四十有八人,赵、吴、陈、卫、蒋、沈、秦、许、曹、鲁、马、宋、梁、江、郭、蔡、朱、徐、胡、魏、冯、史、覃、岑、邦、焦、邢、滑、应、柯、樊、杜、祝、茅、周、滕、毛、孙、令狐、寿文、古滔、雍宰,郜姬、鉏益、燕越、欧阳、司马、栾成者是。即因子孙分,而遂有姓氏之异也。今观吴氏一谱,首集帝喾氏,立纪之纲,次序泰伯,仲雍子孙得姓之所,自继颂然。后吴氏之甚祥,以历代显者集于篇首,再后以其字世。唐、宋自今数百年代,祖宗年代、历世、门望、并坟营所在,历历核载,井井有条,而知其世家有自来矣。其用心于家乘以云至矣。使其子孙,自来以求本,溯源流,以知将争。自树立读书含茹,以光先德,以耀后世,而垂于无穷。斯不亦敦本而崇源者乎?爰是以为序。
大明宏治年(1430年)湖南彬州学政举人十五世孙吴应先撰
吴氏族谱古序(五)
谱牒之兴,由来久矣,所以明人道亲,示人尊祖敬宗而收族也。夫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有功而宗有德。血食之极无穷矣。庄子云:“子孙兆,吾有天地之委蜕也。”此其说殊不经夫,一脉所延千百世,而精神通焉。大意之紧,涣与萃也。两言格届谓聚子孙相乎?萃而不涣之义也。派别支分,散处于遐陬僻址,苟无家乘也。考谁后知本同一源耶。则谱牒之修,延瓜瓞而敦荇蒂,使祖宗之子孙有涣而不萃之势,无涣而不萃之心。收族即所以遵祖敬宗也。桃江吴氏自泰伯,仲雍,黄帝二十六世姬姓裔也。秦汉以后,裂而复合,合而复涣,星罗棋布,散处四方。唐太史兢公传自宣公附马,遂为江南右族,海内称盛,吴氏之姓灿如也。宋仁宗朝有宣公六世孙慎庭公,世居金陵无锡梅里村,因乡举,官闽上杭令。侨居城之北门,越数传,迁徙赣邑分衍信丰,龙南,南安,广东南雄,为慎庭公八房子孙派系,绵绵延延以及于今。操本溯源,不妄自出稽诸往哲。乾隆丙辰年,嘉庆丁卯年,道光乙巳年,同治壬申年,综修谱牒,降及此时越年三十余代,世次蕃盛,汲汲议修,使疏者亲,涣者萃,葛垒本根,虽异地无河溽之叹。明德之后必有达人,其明效之大验也。西者吴氏八房蔚然旺族,行见岁时伏腊,合族会食,相与敦伦偿纪,宁让形人,以家修为廷献,勋名书于竹帛,功业勤于旌。常所迪前志,而垂于后昆者,未始,非尊祖敬宗收族之一念也。前谱之修,经先辈诸公序其源流致祥且悉,无需复赘。唯让三,风光,章甫,彩凤,宝山诸君之属,序未敢固辞谫陋,藕比诸续貂云耳。
光绪三十三年岁次丁末(1874年)中书科,中书衔,春晚生,曾纯芝撰.
吴氏族谱古序(六)
尝读眉山苏氏谱序,至孝弟之心,由然而兴。一语每三复,而不能置旨哉?星言岜专为立谱云,然哉?而家乘之修,即所以序昭穆,溯本源,尊祖敬宗,敦伦睦族 。良吨吨然流传通于历,既则于甚矣。谱之修者系者大,而所传者远也。粤稽我吴氏自唐太史兢公传自宣公驸马,后至慎庭公届金陵无锡梅里村,即我信丰始祖也。公因乡举任福建,汀州,上杭县令,公多惠政,士民感戴,留任再三,不忍离去。且览私地,见此地沃民淳,有人厚之风,遂官籍于城之北门,越数传,先迁斯邑,分衍赣邑,云都,龙南,南安,广东南雄,是为慎庭公八房子孙派系,椒衍瓜棉支派由是分焉。厥后,族众益聚,谱以五修。自壬申年,堂伯云严,心怡,率八大房首事,志励编修当年之谱牒,涣然维新,迨今展而阅之,昭昭穆穆,朗若日星;本本源源,了如指掌,失倡于前者虽往,而继于后者宜殷。自五修以来,迄今三十余年矣。此间生齿日繁,此中之流传,名别聚散难凭。阅数代有尊卑莫辨,次序益淆,伦常不免有颠倒之患。吁言,念及所为子孙者,心滋戚穷望源,况谱系之一脉,于关者乎?慈让三,凤光族叔与族侄宝山,倡首总理,命瑞与族弟彩凤同任纂修我房篇。立首事,赞襄望事不辞劳瘁,不惮烦剧,殷然以事为已任。具见我族叔等尊祖敬宗之至意。有不令人孝弟之心,由然而生乎?斯举也,不慰祖先可联宗族,并可感激乎。后世子孙行见先灵呵护后嗣荣昌,蒸蒸然,将未来之家愈显愈大。正可量也。余喜谱牒之告成,用不计拙而乐为之序。
光绪三十三年丁末(1874年)例授修职郎,侯选儒学司训,附贡生,慎庭公三十世裔孙,瑞敬撰
吴氏族谱古序(七)修订版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混沌初开,乾坤始奠,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万物皆长于卯焉。列子提出:“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日月经天,山河纬地,混元世界,人以群居猎狩而生,兽栖洞穴觅食而存,奈人类稀疏,血统未分,迨黄帝涿鹿之战,汉苗自纯。文王授姓百姓皆明,宗基伊始,世系长存追溯本族吴氏乃属汉宗始祖黄帝后裔,嫡系立族于泰和县鹅掌大垃,自泰伯公至明季更换数十朝代,年逾二千七百五十余载,家乘失散,世次莫详,难以稽考,唯以来迁肇基者为始祖也。
尝思天生万物必有本,人在乾坤当有源。木有根而畅达,水有源而流长。物理有之,人事亦然。如善为福之源,仁为寿之源,读书积蓄为名利之源,得其源而万事理矣。故自古至今,国之有史、府县有志、家之有谱。且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部府州县,一国之史也;统纪一朝,天下之史也。比人尔后有家,比家尔后有国,比国尔后有天下。谱为族史,上溯历代世祖,下传后裔儿孙,著先人之公德,作孝悌之行志,彪炳史册,使子孙知其行而慕之,悉其人,而敬之,贤劣有判,智愚有辨,纲常不紊,长幼有序,考据,世系知其终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夫天地者,物有源,人有祖,由祖继承相传无不有谱以誌之。尝思源远者流长,根深者叶茂。 闻之;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有祖而忘之祖惟:不可为子孙,且不可以为人。按我吾:吴姓出自姬周武王泰伯、仲雍之后。于子孙遂以为氏,旺族于泰和县鹅掌大垃因郡焉。
踏着历史脚印,从后稷、泰伯到夫差,是一部兴衰交替的创业历,是吾族人悲喜交加的警世历。三让乃兴旺之源骄虐乃衰败之根,成也泰伯,败也夫差,始于江西婺源吴鸿也,迁于遵义吴简、吴政立也,兴于天柱远口吴盛也。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周礼小史掌邦国之志。奠世系、辨昭穆,此后世族谱所由昉也。
万物皆为天,人皆为本,世人而有祖,有木则有根,有山则有脉,而有水则有源,故中华礼教,最重人伦,百行之本,以孝为先,此乃我炎黄子孙之传统美德。亦为我中华民族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之根本原因也。虽然同属同宗同族,但尔相遇不识,甚至同族兄弟都视如路人,可能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有了祖世家谱的传承和记载,就有了区别、分明,就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属于哪一宗、哪一支,不会乱认祖先宗派。翻开祖世家谱就得知吴氏族人在全国乃之世界各地从政、经商以及从事其他行业,以便吴氏族人相互支持、相互磋商、相互联络感情。通贯各时代,周瞻各领域。鉴古知今,追怀前贤,弘扬祖德,再创辉煌,造福社稷。
古语云:“三世不修谱,是为不孝”。时代在不停地发展,人类在不断地进步。今逢盛世,国泰民安,人心思源。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岁月的年轮不断增长。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也吹遍了大江南北。如今,百业已经振兴,经济正在腾飞。为晓宗族之谱系,传国学之大义。盛世修志纂谱,适应社会变化,自古亦然。况当今隆盛,改革开放已三十载,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百花璀灿,人心活跃。宗族活动继起,编修族谱正热。各氏贤达,多以花甲、古稀余热,追宗先祖渊源,探讨家族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关系,这正合拍于当今人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之研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族组织是社会的基础,家庭或氏族则是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家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并通过地域关系、利益关系的结合,演化出种种再生形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家族的演变对中华传统社会和经济、社会功能,发展模式和演变趋势密切相关。整理族谱文化,博采深蕴信息,编写本族谱牒,阐明祖宗来源和本族发展历史,昭彰源流世系于子孙,伦序尊卑,认祖归宗,承祖宗恩泽,蒙先贤教化,既益于己修身齐家,又利于民增强凝聚,促进社会和谐,为加速小康建设助一臂之力。编志修谱,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增强民族凝聚力也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许多根在大陆的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思乡之情日趋浓烈,也亟需用家谱来寻找自己的血缘关系。顾吾寻宗脉,访亲友,汇众声,集资料,编制此本《吴氏家谱》。宣扬家风,以正道义,代代风流写春秋,千秋万载耀荣光。族旺家兴,叶繁枝茂,安邦定国,以正乾坤。用勤劳和汗水谱写你我,用真心和实力谱写天下。记先人历历在目,续后世源远流长。
山中自有千年树,世上难留百岁人。 江山代有英才出,各显风骚数百年。
古人曰:天有宝,日月风云;地有宝,五谷园林;国有宝,良将忠臣;家有宝,孝子贤孙。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今逢盛世,各奔东西。祝别平安,赋诗为证。
自从盘古开天地,混沌初开渺茫茫。
玉帝王母召财德,龙王银河戏鸳鸯。
雷神华胥恋沼泽,伏羲女娲创财卦。
少典付宝佑万民,炎黄吴姬财神降。
赵公句芒送财宝,太伯仲雍创财神。
吴地八方财神旺,技艺招财兴家业。
祖德宗功源流长,吴氏财神传万代。
春秋战国乱悠悠,孙吴兵法扬天下。
西施浣纱惹王痴,年糕醉酒江山毁。
江山自有人才出,探源寻根勿忘本。
有志不觉天涯远,吉安与君道别离。
如若日后再重逢,财神为据表衷情。
(该修订族谱序为吴氏族谱总序,相关书籍已出版过)
来源:
欢迎留言、评论、私信。
值班小编:南布洲土著吴梦达
南通州吴氏至德堂|我从哪里来 被称为人类三大终极问题之一
南通州记忆 史海钩沉海门厅 历史坦荡荡 夜读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