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是太宰治最广为流传的一部中篇小说,这本书创作于1948年。这部小说从头到尾都会给人一种压抑、抑郁的感觉,文字之间都展现出了极致的丧。
如果说大家熟知《人间失格》这本书是因为一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话,我更愿意用这本书封面上的一句话来表达对这本书的喜欢。“终此一生,我依然深信:在绝望的彼岸,一定充满了希望。”极致的丧的背后,一定是会有一道光的。
《人间失格》作为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太宰治把自己的出身、经历、个人都赋予了主人公叶藏身上,借着叶藏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人性的种种思考。
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人间失格》这本书在历经几十年的光影之后,还能被人奉为经典,其实主要在于它的文字和情绪里,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把人性的另一面直白的剖析给世人。
大部分的作品会尽情地表达人性的光辉,而《人间失格》不一样,它将人性的阴暗面剖析得淋漓尽致。
通过主人公叶藏的人生,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另一面。比如他为了讨好别人,故意把自己扮成小丑,在别人开怀大笑的时候,自己却一点都不快乐;比如叶藏的朋友在他有钱的时候跟他称兄道弟,却在叶藏落魄之后对他置之不理,等到叶藏家里好转之后,又开始来巴结他。
一个把人性看得太清楚的人,是很难得到幸福的。《人间失格》里的叶藏就是这样的人,他因为天生敏感,善于观察,所以当身边的人脸上出现微妙的表情变化的时候,他都能分辨清楚别人是一种怎样的情绪。一个只好讨好、不敢表达自己的人,看透了人性的本质,只会觉得这个人间毫无留恋,所以叶藏选择了最决绝的方式,就是结束自己的生命。
虽然《人间失格》看似是一本很丧的书,但太宰治并没有过度渲染和传递负能量,而是在某些话里面,依然能透出一丝光。
我仍然认为向人诉苦不过是徒劳,与其如此,不如默默承受。
鲁迅在《小杂感》里曾写过: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这句话和太宰治笔下的那句话,其实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就像针扎不到别人身上,他们永远不会觉得疼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