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命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觉。睡觉看起来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实际上睡眠在每个个体身上存有差异性,这决定了尽管人类显示出一种固定的24小时的作息模式,但每个人的高峰和低谷都不相同。有的人习惯于早睡早起,有的人则变成了夜猫子。夜猫子经常受到指责,但科普作家马修·沃克在《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中说,这种睡觉偏好不是他们的意识缺陷,而是基因宿命,是不可避免的DNA结构,让他们生来就处于一种推迟的时间表中。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英]马修·沃克 著,田盈春 译,后浪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3月版。
尽管如此,但父母并不希望孩子变成夜猫子。不久前小童书群的群友也热烈讨论了这个话题,包括睡眠与记忆的关系,睡眠的个体差异性,还集中讨论了孩子的午睡。许多人提到自己或孩子的体验,支持中午应该小睡一会。那么午休到底是文化要求还是我们的生物钟设定的呢?
马修·沃克是支持午休的。如果我们去拜访那些未受电力影响的文明,比如依然过着狩猎采集生活的肯尼亚北部的加布拉人或卡拉哈里沙漠的桑人,他们的睡眠就是一种双相模式,晚上要睡7到8个小时,下午还要进行30到60分钟的小睡。但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大多数人都变成了单相睡眠模式,只在晚上睡7个小时左右,很少有人享受午后的小憩。双相睡眠模式并不源起于文化,而是起源于更深层的生物因素。因为所有人类,不论文化背景或地理位置差异,都会在下午的中间时段出现一段时间的警觉性下降。
除了午休,还有许多与睡眠有关的话题也成为育儿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婴幼儿白天和晚上会出现许多短的睡眠片段,因与父母的睡眠节律完全不同,导致新手父母在哄睡这件事上常常崩溃,没有什么能比亚当·曼斯巴赫的《快点滚去睡!》更能幽默地刻画父母的焦躁了。所以在童书中,有非常多的哄睡书,以迎合父母们提高哄睡效率的期待。
《快点滚去睡!》,[美] 亚当•曼斯巴赫 著,[美] 里卡多•科尔特斯 绘,爱心树 | 新星出版社 2021年2月版。
睡眠是身体的修复,是美梦开始的地方,也是随着年龄增长需要每个人去深入了解的科学。本期主题书单我们推荐一组与睡眠相关的童书。当然,这类书未必比其他温馨的童书更适合睡前阅读,但是它们的确“斗志满满”,很想解救被不肯睡觉的娃娃折腾到心力交瘁的父母。
“念经书”:你看大家都在睡觉呢!
孩子贪玩,经常是能不睡则不睡,但好在他们对睡眠也没有太强的抗拒能力,这让父母有了“钻空子”的机会,在哄睡时只要能让孩子安静下来听他们温柔地“念经”,父母就离“解脱”不远了。“念经书”就像从前母亲为孩子唱的摇篮曲一样,温馨、简单、美好。
“念经书”不需要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反而情节太刺激会令孩子更兴奋而睡不着。基本配置是营造一种“你看大家都在睡”的气氛,再配上美好的或孩子喜欢的图片,就有可能让孩子安静下来。
《超级英雄也要好好睡觉》,[美]萨拉·克罗 著, [美]亚当·雷科德 绘,启发 | 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年9月版。适读年龄3+。
《超级英雄也要好好睡觉》是一本典型的“念经书”。每一页四句话,描述一位“了不起”的角色:打击坏蛋的超级英雄、救死扶伤的医生、遨游宇宙的宇航员、刻苦钻研的科学家、乘风破浪的船长……他们劳累了一天,都得去好好睡觉,所以顺其自然地,喜欢玩假装游戏,经常装扮成英雄、医生、船长的宝宝是不是也要去睡觉了呢?
《我的艺术小书:关于睡觉》也很适合作为“念经书”,但除了基本配置,它还配备跟睡眠有关的知识与睡眠会经历的阶段。比如,睡觉能让你的大脑休息;睡觉能让你长身体;如果晚上没睡好,你会感觉烦躁不安,大喊大叫,甚至大哭一声;睡着后你会做梦……每页一句话,对应一张图。
《我的艺术小书:关于睡觉》,英国费顿出版社 编,[英]莎娜·高山斯基 著,王少为 译,浪花朵朵 | 湖南美术出版社2021年10月版。“我的艺术小书”系列一共有四本,这是其中一本,另外三本分别是“关于快乐”“关于爱”“关于朋友”。适读年龄2+。
这些图来自34位世界级艺术家,作者以睡眠为主题对它们进行了重新解释,因此大部分图画中的人或物都在做跟睡觉有关的事。这些解释还能提醒你体会欣赏艺术的感觉,但你要准备好哦,如果孩子就图片上的某些细节向你提出问题,你最好事先查查这些艺术作品的创作初衷。
放飞想象:如果因为怕黑而睡不着?
对于想象力丰富的孩子来说,熄灯上床后房间将陷入寂静,夜晚总是漆黑一片,全是影子,椅子上摇摇晃晃的衬衫袖子为什么会动呢?是不是有怪物来了?若控制不住地想象,心里就会愈发害怕。世界上真的有怪物吗?《听说你家有怪物》的回答竟然是肯定的!
《听说你家有怪物》,[意] 埃莉诺拉·马顿 著/绘,祝星纯 译,浪花朵朵 | 花山文艺出版社2020年12月版。适读年龄3+。
这本书里的怪物都很吓人,但翻到下一页就会发现它们全是日常物品的阴影组成的。怪物还有模有样地拥有名字:蛇发女妖、吸尘怪、沼泽怪……只要天亮后看到蛇发女妖就是外套、围巾和衣帽架的组合,套路就很明显了。读这本书可以把怪物变成猜迷,猜猜吸尘怪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猜着猜着,怪物就被分解得无影无踪,一点也不可怕了。
原来怪物只是我们在不了解真相时大脑的胡思乱想。
但黑夜并不总代表着“怪物”,也可以是喧嚣的世界安静后另一个世界的“热闹”。在《梦维拉》中,睡不着的小姑娘提着玻璃灯走进了梦维拉,寻找黑暗里藏着的秘密。她看见树洞里酣睡的小动物,贴着草地聆听来自地底的声音,窥探湖水,抬头看星星……想着想着她的睡意来袭,安然入睡了。
《梦维拉》,[委] 胡安·泰巴尔 著,[委] 拉蒙.巴利斯 绘,范童心 译,北斗 | 海豚出版社2019年7月版。适读年龄2+。
书里没有冒险,也没有为“黑夜不可怕”进行解释,只是用梦境一样唯美的画风,把孩子在似睡非睡时进行的一番大脑畅游表现出来。梦维拉的美,是闲散的心境,是放松的神经,是不需要刻意强调就能走进的梦乡。
大脑、做梦、星空、床:与睡觉有关的科学
说起睡觉就会想到做梦。梦以抽象且非常新奇的方式将记忆的元素相互搅拌融合,梦的创意也引发了无数的文学灵感和史诗巨作,在童书中也有不少基于梦而延伸的创意故事。在临睡前跟孩子说一声“做个好梦”,不如先讲一讲梦的故事。
《梦是什么》,[德] 胡贝特·希尔雷克 著,[德] 西尔维娅·格劳普诺 绘,曾璇 译,海豚传媒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年10月版。适读年龄3+。
在《梦是什么》里,梦这个抽象的词被具象化了。小鼹鼠约纳斯想知道,梦是什么?狐狸告诉他,梦是一本用外语写的书。书的封面有时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有时候却很难看哦。如果你看到了难看的封面,那你肯定就是做了噩梦了;大熊告诉他,梦是一把小提琴,能演奏出美妙动人的音乐,如果小提琴走音了,那它演奏出来的曲子就不那么动听了;兔子告诉他,梦是一架望远镜,能一直看到你的内心里去……那么小鼹鼠明天早上起来能不能把自己的梦也用这种形象的方式讲出来呢?
《梦是什么》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大英儿童百科·睡前小百科》则以科普的方式介绍了跟睡眠有关的有趣知识。
“大英儿童百科·睡前小百科”(全4册),大英百科全书公司 著,[英] 克里斯汀·古迪希 等 绘,徐海幈、许慧珍 译,未小读 | 海峡书局2021年9月版。适读年龄5+。
这套书共四本,分别是《今晚睡在哪儿?》《动物们怎么睡觉?》《我们为什么要睡觉?》和《夜空里都有什么?》,适合已经稳定了睡眠时间,不需要再哄睡的小学生自主阅读。随着孩子越来越大,他们需要了解睡眠的重要性,保持充足的睡眠。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中介绍了梦的科学知识,科学睡觉时长,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等,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世界纪录,比如有77000年历史的床,打鼾最响的人。最有趣的是《今晚睡在哪儿?》这一本,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床和不同职业的人的睡眠方式。原来夜深人静时躺在舒服的床上安然入睡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再讲一个吧:睡前故事让我们一起“犯傻”
父母口干舌燥地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讲,期盼着娃儿快点睡着,为这一天的育儿生活画上句号。但是讲着讲着,总会发现自己也和孩子一起沦陷在故事里。一起忘乎所以地冲动,一起逍遥自在地遨游,仿佛唤起了自己已经永远失去的童年的快乐。《晚安,长颈鹿》的作者大卫·格罗斯曼说,每当我为孩子朗读睡前故事时,我总能感觉这样的时光如此特别,和一天中的其他时刻大不一样。
《晚安,长颈鹿》,[以色列]大卫·格罗斯曼 著,陆辛耕 译,99kids |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4月版。适读年龄7+。
大卫·格罗斯曼是以色列著名作家,也是2017年国际布克奖得主。他为孩子写的《晚安,长颈鹿》包括两个小故事。如果孩子自己阅读可以当成桥梁书,如果父母给孩子读,那需要留出足够的朗读时间。
两个故事分别是“晚安,长颈鹿”和“一百万年前”。“晚安,长颈鹿”是一个有趣的亲子互动的故事,但可能在你看了一半之后才明白它是这样的一个故事,这体现了文学大师写故事的高超技巧。
“一百万年前”与其说是个故事,不如说是模拟了孩子要睡觉前,爸爸被迫放下手中的工作给孩子讲故事到不得不胡编乱造出一个故事,到最后自己也沉醉在这种胡编乱造中,越讲越兴奋的过程。在达到这样的高潮时,孩子便看见一个不一样的爸爸,一个与他同龄的爸爸,一个幼小又顽皮的孩子。
本期书单最后一本是《13楼有只恐龙》。
《13楼有只恐龙》,[美] 韦德 布列福特 著,[美] 凯文 霍克斯 绘,黄筱茵 译,信谊 | 明天出版社2021年6月版。适读年龄3+。
困困先生来到酒店,准备到房间睡觉,发现一楼的小老鼠太吵,二楼的小猪抢他的被子,三楼的天花板漏水……每一层都没有让他觉得舒服的睡眠环境,房间换了一间又一间,直到他来到13楼……
这本书这代表了这样一类书,它们只是薄薄的绘本,但是有趣的故事讲完后,图画中的细节还会吸引着孩子,和孩子一起研究它们便成了临睡前亲子时光的重要活动。
原来陪伴孩子入睡的不仅是故事,而是父母在睡前那一刻全心的投入、父母身体的温暖以及相信父母天天会陪伴的安全感。
编辑 | 申婵
校对 |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