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最早被确立的节气,也是最古老的节气,也曾经是最隆重的节日,那时的人们说“冬至大如年”。先民要测时、定时,都不可避免地与冬至相识,无论是四千年前的索尔兹伯里巨石阵,还是五六千年前的良渚祭坛,观察冬至日都是人类文明史早期极为重要的活动。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极重要的一个节气。一般人以为它是两千多年前测定出来的,还有人猜测是周公测定天下之中时测出来的(“测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验四时”)。当然让猜测的归猜测,比较权威的解释是,南北朝时期《三礼义宗》称:“冬至中者,亦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
这话的意思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科学的解释是,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度,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当然影子也就最长了。对北半球的居民来说,冬至日是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又是北半球白天最短暂、黑夜最漫长的一天。这一天在中国的先民心中,被称为“至日”。
冬至渊源
调时定时是一切生物的本能,更是人类的本领。人类测定时间,除了月亮、星星,最重要的就是测定太阳与地球、与人身的关系。“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木杆、竹竿、土圭,以八尺为标准,其实就是以人的身高为参照。以人身为度,因为人在夏天的时候会看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在冬天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长。立人身为尺度,立竿见影,每次最短的日子即是夏至,最长的日子即是冬至。
我们可以想象,先民曾经以冬至为年年岁岁的结束或开始的节点。如果把太阳称作神圣,这几天即是太阳重生的圣诞时刻。我们中国的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相当于春节,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中原地带从周代起官民都会有祭祀活动。《周礼》:“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饥饿死亡。
汉武帝时太初改历,实行夏历,将岁末推后至12月,岁终祭祀才与冬至相分开。但冬至一直排在二十四个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
冬至日处于岁末,是历法推算的重要观测点,所以皇帝向文武百官颁发或馈赠历书也多在冬至日进行,其做法类似于今天人们送日历、挂历习俗。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魏晋南北朝时,冬至称为“亚岁”,人们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冬至节的祭拜活动有很多,主要有祭祖、拜父母、拜师等。冬至祭祖,是人们向祖先汇报一年的丰收情况,祈求祖先保佑的一种行为。冬至祭祀为大祭,一般全族人都要参加,祭祀地点多选择家族祠堂或坟前。祭祀完毕,家族聚餐,若家中有人外出未归,则留出空座,摆上碗筷,象征性加些饭菜,以表示对家人的思念。读书人要祭祀先师孔子,因冬至如同过年,等同于增寿一年,所以冬至日要悬挂孔子像或设孔子牌位。这一天,学生还要备礼看望老师,酬谢一年的教育之恩。
冬至三候
冬至的物候是,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鹿角朝前生,为阳,故夏至后一阴生则鹿角解;麋角朝后生,所以为阴,故冬至一阳生时,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有温热感。
学者余世存认为,冬至的物候中,蚯蚓体形圆长而柔软,外表丑陋,经常穿穴泥中,能改良土壤,有益农事,它是农民的好助手,人们叫它“活犁耙”。蚯蚓也是动物的高级饲料,可作为鱼饵,俗称钓鱼虫。蚯蚓还是很重要的药材,中药里称之为地龙,《本草纲目》认为它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称道蚯蚓,说它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
麋跟鹿有所不同,它的角像鹿,尾则像驴,蹄像牛,颈又像骆驼,故人称“四不像”,它曾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动物,种群规模曾以亿计,自古被称为吉祥之物,却几度濒临灭绝。《封神榜》的姜太公的坐骑即为麋鹿,曾被称为上古神兽。“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山泉水是民间特别认知的一种饮用水,陆羽在《茶经》中说,山水上,河水中,井水下,即用来泡茶的水以自山中流出的山泉水最佳。冬至的物候中,如果蚯蚓不盘结,在古人看来,说明国君政令行不通;如果麋鹿的角不脱落,意味着兵甲武器不能收藏,即有军事行动;如果地下水泉不涌动,则说明阴气没有阳气来承接。
对农民来说,冬至节气算得上农闲时节,主要农事如积农家肥,做好防冻工作等等,并不算劳累。王朝时代的统治者会抓住这一时机,动员民众做一些大型工程,如兴修水利。明代的朱元璋就曾派国子监生分赴天下的郡县,组织吏民利用农闲时间,根据地形情况,全面整修水利工程。后来的统计数据显示,这次集中的整治行动共开塘堰四万多处,河道四千多处,坡渠堤岸五千多处。
冬至日太阳高度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散失的热量比吸收的热量多,故冬至后太阳虽然北移,地面温度却仍在降低。我们中国人自冬至后便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过了冬至进入“头九”,标志着最冷的冬天要来了。民间有“冬至不过不冷”之说,天文学上把“冬至”规定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在三九”,所谓的“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也是这个意思。
冬至人文
古人御寒保暖条件较现代简陋缺乏,寒冬也被视为威胁与惩罚而对天寒地冻生恐惧感,影响到人的情绪感受,以为冬季莫名其妙漫长。东西方人对此感受并无二致,只不过应对方式各有特色。在俄罗斯、在北欧,人们在漫漫冬夜里,会沉思,会团契,他们亲朋好友会聚在一起讨论问题,或者朗读小说。在欧洲人拓荒北美大陆时,一家一村落会冰天雪地封住,与世隔绝,他们应对漫漫冬天的办法,也是读书,据说当时天造草昧,文化并不繁荣,没有多少书读,他们会围着炉火诵读《圣经》,以此找到跟世界联系的通道,以此找到人生的意义。这样的过冬催生了心智,使得他们一旦开智启蒙,就能够在文学、哲学和历史等领域里立言立法。我们今天看到,18、19世纪文明史上那些最为辉煌的长篇小说,都曾陪伴过人性的冬季。
为挨过漫长冬季,中国人发现以“数九”方法消遣,是一个很好的应对办法,一家人在一起数九亦被视为逍遥境界。数九的习俗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实际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九十天。在中国文化里,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
明代有“画九”的习俗。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清代也有“九九消寒诗图”,这类诗有不少。
清代还有“写九”习俗。“写九”的文化味很浓,往往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风)”或“春前庭柏風(风)送香盈室”九字,先双钩成幅,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填写。用粗毛笔着黑色,每字九笔,每笔一天,九字填完正好八十一天。每天填完一笔后,还要用细毛笔着白色在笔画上记录当日天气情况,所以,一行“写九”字幅,也是九九天里较详细的气象资料。
冬季养生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因为“气始于冬至”。此时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因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在这个阴阳交接的时候,中国人通过艾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温阳救逆,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甚至会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
冬至一阳生。杜牧在《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里写:“去岁冬至日,拜我立我旁。祝尔愿尔贵,仍且寿命长。今年我江外,今日生一阳。”冬至所在的月又称子月,对天文历法而言,冬至是阴阳合历“十九年七闰”的起计点,即“朔旦冬至”。“朔旦”(初一)是太阴历概念,“冬至”是太阳历概念。每过十九年,太阳历冬至子时以后(旦),即太阴历初一(朔)。这一重要时刻,叫作“交子”,意为太阳历、太阴历的起计点,交于冬至子时。
张远山先生认为,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应该来源于此:饺子外皮为月形,象征阴阳合历的太阴历表象。饺子内馅为日形,象征阴阳合历的太阳历本质。所以阴阳合历起计点“朔旦冬至”的交子之时,必须吃饺子。饺子的标准褶子,应为十二,标示一年十二月。
确实,在冬至这天,中国人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一般人以为饺子起源于春秋时期,民间传说则以为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东汉南阳人医圣张仲景首创。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民谚有:“过年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学者朱伟认为,冬至的阴阳交替对应着《周易》中的复卦,复卦是震在坤下,这个“震”就是阳气初生,其卦象是一阳初生,五阴压迫,可见阳气非常微弱。但这一阳却开始蓄意勃发,这其实是一季之始,所以,周代以它所在的十一月为正月,这也是冬至如年夜的原因。
冬至之养身,其实原理都来自《周易》的复卦,因为复卦是个亨卦,亨通的前提是因为下面的震为动,坤虽是五阴压迫,性格却为顺,为什么顺应呢?因为一年一度的阳长阴衰,再阳衰阴长的“反复其道”是天理,那么,冬至之后是阳气一点点壮大,顺应它的壮大就是了。
“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也是《周易》里的说法,这里的“至日”确实就是冬至,但“闭关”并非是放假,是为在阴最盛时呵护微阳,目的是以静养顺应阳生,所谓闭关是“闭关静摄,以迎初阳。”这是孙思邈的说法。“后不省方”的“后”是君主,“省方”:巡视四方。
因此,《周易》复卦反复强调:“不远之复,以修身”、“休复,吉”,都是在强调以修与休顺应阳气渐生,生气复苏,修、休、养的目的是与新一季生态的活跃同步。这是古人特别了不起的智慧,就是把自己置身于自然界中,按季节而进补,并不是指你一定要求什么特殊的养身术。
比如,《保生心鉴》中说,这个月,火气潜伏闭藏,需要养其本然之真,这是对应来春发生升动之本。而《岁时广记》说冬至日要喝赤豆粥,也因为这个月因对应严冬而肾脏旺而导致心肺弱,需要调理脾胃来护心肺。而赤豆就被李时珍称为“心之谷”,行津液,利小便,是帮助调理肠胃的。萝卜的功能一样。
许多人错误地理解冬补,就因为不了解顺应时节这门其实特别普通的学问。
冬至日最需要记住的诗句,应该是杜甫的“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有老杜特有入骨的沧桑感。这个“泥”是“致远恐泥”的泥,是阻塞。面对新的一季“反复其道”,是悲观主义情调。
复卦时空
冬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冬至节气的前面为剥卦时空,时空中的阳能被剥尽,但中国人说,这不要紧,剥极必复,复则见天地心。什么是天地心?是太阳,是人心,是希望,是能量,是生命本身。西方科学家卡普拉则以复卦命名其专著The Turning Point(《转折点》,复卦英译为return或the turning point。有的版本还把复卦设计为封面),以复卦作为开场白,用复卦初爻所象征的转折点意义,来说明人类正处在是走向生存还是走向毁灭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这也是冬至给予人类的启示。诗人白居易有一年冬至在邯郸度过,他写诗说:“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在大时间序列里,冬至是坤卦时空和复卦时空的交汇点。坤卦时空的要义在厚德载物,复卦时空则是一阳来复,见天地之心。
冬至期间,处于北半球的中国大陆如华北、中原等地,此时仍冰天雪地。但在先民的观察中,日影较此前发生了变化,白天变长了。太阳回来了。杜甫有诗:“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这其中“刺绣五纹添弱线”,即绣女发现这一天比平时多添了几针线,意味着日头回来了。
人们在命名这几天时就称为“复”。复字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一个“每”字头,中间为“日”,下为“文”。在甲骨文中,其形体像脚从建筑物中走出来,后加上行走的偏旁;到了金书、隶书中,中间明确为太阳,意思太阳回到每年都要重新开始的地方,准备再度出发。
因此这段时间里,人们不要轻举妄动,而是要静养、庆贺。古典中国人说:“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对一般人来说,此时闲着正好可以祭祖、宴请宾客,用后来的话说,是亨通有利的。大家和乐往来,故说“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即使出门办事,也不会是长途旅行,故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此时人心与天时相合,人们办事顺利,故说“利有攸往”。复卦的“系辞”即是:“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先哲对复卦时空的观察,还得出很多结论,比如说七日来复,从阳气剥尽到一阳来复,也就七天时间,因此七日来复,正是天行。剥至极则必有复,复见天地之心。我们常说的成语“拨乱反正”,其实是“剥烂复正”。后来者解释说:“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复卦从象上看是雷在地中,先人在荒寒的天地之间感受到大地中的雷动兴复消息,但此时不宜行动挥霍掉这微弱的雷阳,而应该安静蛰伏,以养阳气。先王们会顺应天时,修道养身,以培养召回极微的正阳之气,使其潜滋暗长,不惊不扰。《礼记.月令》记载,当时要“土事毋作,慎勿发盖,毋发室屋及起大众,以固而闭”,如此安稳过冬。国家对民众不作动员,与民休息,商旅蛰伏,先王也不省视四方之事。所以说“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复卦一言难尽。它深刻地影响了个人乃至国家社会的命运,比如回家的欢乐,复兴之路的艰难,等等。阳气正气的恢复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慢慢地努力。跟一夜之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同,文明阳刚的积累是一点一滴的,所以个人有“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的体会。南北方冬来春来,有滴水成冬、大地渐暖的体验。
本文写作参考了南怀瑾:《易经系传别讲》;朱伟:《微读节气》、《四季小品》;辛德勇:《天文与历法》;余世存:《时间之书》;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宋英杰:《二十四节气志》。
【来源: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