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 信 篇
1、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解读:诚信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解读: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做到了尽心呢?同朋友往来是否守信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3、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礼记·大学》
解读:一个人内心的真情实意会在行为举止中表现出来,所以君子一定要在没有外人知晓的情况下,仍能谨慎对待自己的内心活动。
4、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春秋榖梁传·僖公二十二年》
解读:言语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通过言语能够取信于人。如果言而无信,言语再多也没有意义。
5、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解读:真诚到达极致,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即使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打开。
仁 义 篇
6、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文言》
解读:经常行善的家族,必有吉祥之事;累积恶行的家族,必然招致灾祸。
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解读:违反正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失败。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解读:君子懂得道义,小人懂得私利。
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解读:违背了道义的原则而获得的财富和地位,对君子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不值得看重,更不会为之所动。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解读:自己不想要的,就别强加给别人。
廉 耻 篇
1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四十四章》
解读:一个人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到羞辱;凡事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大的危险。
12、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解读:一个人总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13、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解读:面对财富不能随意攫取,面对灾祸不能随意躲避,要考虑是否合乎道义的要求。
14、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吕氏春秋·仲冬纪》
解读: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而不改变气节,可称得上“廉”。
15、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日知录·廉耻》
解读:人丧失了廉德,堕落到违背礼法和道义的地步,其原因都在于没有羞耻之心。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