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558——638),字伯施,浙江余姚人,初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与当时的欧阳询、褚遂良、薛稷等人齐名,并称为“初唐四大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太宗李世民最为宠信的文臣,在唐朝政坛和诗坛有着极高的地位。
初唐时期相对来说社会开明,李世民在接任之后,开始重用一些有识之士,当时虞世南写得一手好文章和字,于是被李世民所赏识,开始逐渐被重用。虞世南不仅有学识,同时品德高尚,这一点从他的作品中就能够感受到,以其最负盛名的《蝉》来说,通篇虽然看似在咏蝉,但是更多的是体现出了诗人高尚的品格,还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一首很典型的咏物诗,所描写的对象就是一只很普通的蝉,在诸多的咏物名篇中,大部分的作品都是有所寄托,为此具有浓郁的象征性。虞世南的《蝉》同样如此,每一句都紧扣主题突出蝉的外形,还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另外又是暗示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品行志趣,从而做到咏物变成咏人,蝉只是一种存在于作品中表象,内在的核心价值,却是告诉了世人很多的大道理。
虞世南最为得意的便是五绝,无论是技巧,还是作品中的独特的人文气息,在其诗作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除了《蝉》之外,还有很多的名篇,大多都是五言绝句,譬如另一首同样脍炙人口的《咏风》,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整首诗别具一格,体现出了诗人一种独特的个性,成为了咏风中的名篇。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风无形无色用肉眼看不到,只能通过一种感觉来呈现,虞世南正是通过一种感受,以此来描写风的姿态,还有对于风的赞美。为此想要写好这一类作品,其实是有难度,毕竟看不见摸不着,如果单一地描写风的样子,很有可能会落入俗套,但是虞世南却是另辟蹊径,从另外的角度来描写,为此使得全诗意境高远,读后让人拍案叫绝。
第一句便是突出风的姿态,这也是为了贴合主题,突出风的样子,当然风是没有形状,只能是通过其它的事物来呈现,而虞世南也是抓住了这一点,从长袖轻舞的形状中去感受风的存在“逐舞飘轻袖”长袖轻舞,大家正在翩翩起舞,看上去好像只是普通的舞蹈,可是通过衣袖的形状,便可以知道空中还有风的存在。
当人们翩翩起舞时,风也会如影随形,而虞世南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以此为切入点,写出了风独有的形态,由此也引出了第二句“传歌共绕梁”大家跳过舞之后,便坐下来一起大声唱歌,那优美的歌声绕梁,久久不息。虽然这一句,并没有突出风的形态,则是在描写当时的一种心境,在跳过了舞之后,便坐下来唱歌,看似与主题不切合,可是与前面的一句结合在一起,却又是让人啧啧称奇,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美,还有诗人志趣。
整首诗最让人惊艳的是结尾,为了再一次贴合主题,在最后两句中,把重点又拉回到了风的形态上,这样也是为了突出风在诗作中的核心位置,“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风吹动树枝,由于有风,便看到树影在随之摇动,在那风中还送来了阵阵花香,并且吹到了很远的地方。由于有风便是有树影的摇动,同时也有了迷人的芬芳,这些都是风所带来的感官上的享受,而诗人把这种感受,全部融入进了作品中。
虞世南的《蝉》所要表达的是一种高尚的品格,而这首《咏风》则是写出了风的姿态,还有风的独特性。两首诗虽然是不同的风格,但是却写出了写意,有着一种独特的美,尽管后一首没有前一首出名,但同样是难得的佳作,让人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成为咏风中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