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杭一带,风物闲美,人文昌盛,才俊蔚起,作为南北交通的枢纽,自隋唐起便拥有极为重要的经济地位,备受倚重。在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范成大所著的《吴郡志》就有云:“天上天堂,下有苏杭”。用天堂作比,可谓是人杰地灵。早在晋朝,名将陆逊的孙子陆机便有“山泽多藏育,土风清且嘉”的诗句赞美苏州的亭台楼阁山泽湖泊,可见当时苏州便已是美不胜收。与苏州并称的杭州自然也是不遑多让的,但要提起杭州的美景,首当其冲必然是西湖。
去过西湖的游人,都觉得西湖的美景难以描摹,因为西湖的风光时时变幻,各不相同。当你亲至杭州,畅游西湖,便会发现真是一寸有一寸的光景,步履不停,美景便不断。自古文人墨客的灵魂在此获得安养,寄情于这湖光水色之间,你才会明白何为中国古典之美。无论你是谁,似乎这里的烟霞碧波总能让人找到归宿,犹如一泓永远不醒的梦。西湖究竟有多美?宋朝两位著名的文学家苏轼与杨万里各为西湖作过一首诗,以咏叹其美。两首诗末尾皆是名句,不妨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一、《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赏析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万里
白话意译:
不愧是西湖六月时的景色,美丽而独特的景致与其他季节不尽相同。碧落色的莲叶密集地铺满了整个湖面,入眼是一片翠绿,似乎与天空连接在一起。在阳光的照射下,荷花显得分外的鲜红。
这是一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写景诗,描写的是六月西湖的景色。第一第二两句是是诗人直观的感受与赞叹,开头的“毕竟”两字,是非常直观接近白话的感叹,体现诗人在感官上受到的强烈冲击。到底是六月份的西湖啊!风景别致,与众不同。到底是怎样特别的风光能使得诗人发出由衷的感叹呢?诗人一下子就把读者的好奇勾了起来,以自身观感强调了景色之美,也为读者领略诗人笔下的西湖风光进行了铺垫,强化了观众的感受。
第三第四句便是写具体的景色,诗人调用了非常强烈的颜色来进行描述,就像是一位非常大胆的画家,用骄阳之下、蓝天碧水中郁郁葱葱的荷叶与透红的荷花,为观赏者共同构筑了眼前这一幅鲜艳华丽、灿烂夺目的画作。入眼便是画作中被衬托得极为好看的荷花与荷叶,画的尽头荷叶与蓝天相连在一起,满目的苍翠与嫣红,煞是好看。同时也解释了“不与四时同”的因素,花期以六月左右开始的荷花是夏天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景物。诗作读到此处,方才恍然大悟,明白了诗人的用意。全诗以一个先感叹的倒装形式对风景进行了强化,平铺直叙所达到的效果才最好。后面写景之句也是极美。诗作虚实相生,统一而贴切,读来不自觉地被诗人引入画面,欣赏沉醉,只能与诗人一样,发出由衷的赞叹。
二、《饮湖上初晴后雨》赏析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 苏轼
此刻天气晴朗,灿烂的阳光投射到西湖之上,波光潋滟,是非常漂亮的。下雨的时候,远山被笼在蒙蒙细雨之中,别有一番景色,同样十分美丽令人称奇。真想把西湖比喻成传奇美女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非常美丽,极为合衬。
同样是描写西湖景致,苏轼这首前两句分别为读者呈现了两幅不同的画面:其一,是晴空万里的艳阳天,西湖倒映着天空的景色,太阳与云彩在柔柔的波光之中荡漾,金黄银白的涟漪极为动人的明艳之景;另一幅,是微雨迷蒙,烟笼雾罩之下远山如黛,更添水气氤氲的玄幽之景。众所周知,苏轼本人是爱极了西湖的,必然也是多次游湖赏玩,才会知晓不同的美景。于是无论是山水云雨,还是艳阳微风,虽然观赏风景时的心境体会各不相同,但在苏轼的眼里都是绝美的风景,这两句描绘了西湖的风光可以说是相当传神了。
后两句是超脱之笔,诗人称自己想要把西湖比作四大美女之首、有沉鱼之貌的西施,是放弃了去具体的描写西湖所有风光,弃其外形而取其神髓,使得西湖景致之美得到了升华,进入了全新的境界,且清晰而立体。此一方山水的造化钟灵真可谓巧夺天工,犹如惊艳天下的美女。晴或雨早已不再对其的风貌景致有任何减损或不适,无非是美女妆容或淡或浓罢了,都同样美丽且各有意趣。
三、结语两首诗作都是极为不错的作品。杨万里的诗作紧扣主题,心思巧妙,其起始感叹的手笔妥帖恰当而又能引人一窥,全诗完整精彩,讲求情景虚实相结合,表达畅达且丰满不干涩,是极具特色的写景诗,六月西湖的风情也在诗中体现的分外妖娆。此诗也作为山水诗作大家杨万里的代表作,数度入选课本,可以说是相当有名的作品了。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则并不聚集于写一时一处之情景,而是将西湖晴雨景致分别描写后总领全局,对西湖进行全面深彻的描摹。最后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当真是神来之笔,以奇情巧思将西湖的生命力凝于笔端,赋予了西湖之美全新的定义。这样的美明艳蓬勃,形象生动极具韵味,意象悠远隽永。这首诗对西湖的描写真乃独步古今,难以匹敌。也难怪后人直呼“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
如此天成之句,也只有才华横溢、潇洒豪放的东坡先生能以妙手偶得了吧!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留言探讨,期待您的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