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上,唐代是最开放的一段时期,世界各族人民都到唐朝来了。高度的文化融合让唐诗有了发展的空间,其他艺术也有了相当高水平的发展。就连音乐水平也很高,当时的人们都喜欢听国外的流行音乐,也就是胡乐,而其他的音乐像弹奏七弦琴就容易忽视了。
董庭兰就是这样一位悲剧的唐代音乐家,他擅长弹奏七弦琴,弹奏水平也十分高超。可惜生不逢时,他苦于没有听众。即使有人倾听,也不能懂,仿佛俞伯牙难遇钟子期一样,不过他的知己很快就出现了,那就是唐代著名诗人高适。知音难觅,遇到高适是董庭兰的幸运,他感动极了。这就是传说中的知己吧,只有高适最懂得自己了。可惜好景不长,董庭兰马上就要踏上旅途,告别知己了。未来的日子里,会不会还有人像他那样懂我?为了劝慰好友,高适写了首诗,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就是《别董大》。
董大就是指董庭兰,因为唐代人爱按照家族中的次序来称呼别人。如李白被称为李十二,杜甫被称为杜二,王维被称为王十三,白居易被称为白二十二,韩愈被称为韩十八,柳宗元被称为柳八,高适被称为高三十五,岑参被称为岑二十七,王昌龄被称为王大,元稹被称为元九……董庭兰他在家排行第一,自然是称为董大。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千里黄云白日曛”,开篇就写了恶劣的环境,乌云遮天蔽日。在夕阳的照射下有些泛黄,而太阳就要下山了,阳光也混乱无比。悲伤的氛围一下子就出来了,曛在这里就是昏暗的意思。如此压抑的天地间,自然而然就有了下一句“微风吹雁雪纷纷,”西北风一个劲儿的吹,大雪纷纷扬扬的飘,一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走了。这样的场景,好似是老天爷看懂了董大的酸楚,而故意营造出来的一样。
但高适却没为眼前的景象所感动,他仍旧豪情万丈写了下面这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你不要害怕遇不到知己,天下谁不知道大琴师董庭兰呀。这句话是劝勉朋友的也是高适说给自己的。此去一别,高适也要踏上自己的旅途了,可他已经47岁了。仍旧一事无成,在经济上他穷困潦倒,在政治上,他也只是怀才不遇。可他就是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自信,他相信未来一定会遇到自己的知己来提拔自己的。
果然,自信的人总会有好运,高适的自信让他没有沉沦,反而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曙光。三年后,高适就在知己张九皋的举荐下,一改往日的潦倒,一步登天,走上了事业巅峰。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豪情,人们往往在分别离开之际,总是会悲伤难过,甚至痛哭流涕。即便豪迈如王勃,也写了“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王维也写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悲伤的句子。可自信的高适在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却似乎不受一点影响,用近乎咆哮的语气,不加雕饰的喊出了对朋友,对自己的希望。这种豪情,纵观大唐诗坛,历史人物也是十分少见的。
可见自信对人多么重要,不过自信不是自负,他需要的是对自己清醒的认识,是在艰难的环境下保持着自己的坚韧和初心,是在对自己充分认识的前提下始终坚持的信念,即使环境再恶劣,即使处境再艰难也要乐观面对,积极向上,这种自信往往会有神奇的力量,总能让人在前路看到新的希望,拥有逆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