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朝历代,都有一个神秘组织——丐帮,他们虽然没有小说和影视剧中描述那样拥有神功,但确实在社会上有不小的影响力。比如,清朝时期丐帮很讲究仪式感,并且还有一条“三节”的要饭规矩,不过和我们现在认为的可能不一样。究竟是什么规矩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从头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很多时候,乞丐表面上都独来独往,但实际上他们都是有组织的,也就是小编开头提到的“丐帮”。在古代社会,丐帮并不是谁刻意成立的,而是随着一个地区乞丐人数的不断增多,自然而然形成的,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乞丐群体的秩序稳定,就如同人类社会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国家一样。既然国家有领导,丐帮自然也有管事的,不过并不是武侠小说中的“帮主”,而是“师父”。
因为当乞丐要饭并不简单,他首先要找“文武先生”介绍,然后向祖师爷范丹磕头,接着再给丐帮管事的敬茶,最后才能加入丐帮做乞丐,因此他们称呼管事的为“师父”。帮里规定,乞丐在要到食物或者钱币之后,都要上缴一部分给师父,等天气恶劣不能乞讨的时候,师父用这些食物和钱币维系帮里乞丐的生活,如果有乞丐不幸生病了,师父也会用这些钱找大夫抓药,为其医治。
一旦加入了丐帮,
自然也就要遵守帮里的规矩,比如“四不准”,即一不偷盗抢劫,二不欺骗耍诈,三不打架斗殴,四不流氓无赖,否则就会被师父处罚打几十个板子,重者还会被逐出。除此之外,丐帮还有个关于“三节”的规矩,即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在“三节”之外,乞丐是不允许向开店的乞讨,比如客栈酒楼,粮油铺子和肉食铺子等,因为人家都要正常做生意,如果乞丐一去就会造成不好的影响。由此可见,乞丐也并非都是耍无赖的,他们会替做生意的店家考虑。
但是在过“三节”当天,乞丐则可以向这些开店的乞讨,而此时店铺老板也并不会不耐烦,或者驱赶,反而有些店铺还提前备好的酒食,等着乞丐这天来乞讨。因为很多店家也都知道丐帮“三节”的规矩,所以内心也有感激之情,就这样两者便可以长久地和平共处,也都相安无事。尤其是过春节的时候,不少乞丐还能过个肥年,但不过在过年的这几天也要遵守规矩,否则也会被罚
通常来说,过年要过三天,即初一,初二和初三。在过年的这三天当中,乞丐每天都可以出去乞讨半天,而此时很多人图个吉利也都会很慷慨地施舍,比如各种吃不完的酒肉,而且在冬天放很久都不会腐烂变质,也有的人还会把过去一年不穿的衣服,鞋子或者是棉被都给乞丐,这些对他们来说就像新衣服一样,还有人家会给一些小钱,林林总总加在一起也十分客观。因此,有些乞丐甚至比过去一年要的都还多,而这也正好应验了那句民间顺口溜:“一年不要饭,要饭吃一年”。
最关键的是,根据丐帮的规矩,这三天要的钱乞丐都可以自己留着,师父也不会主动要,因此有些乞丐还能有些积蓄。不过,也有一些乞丐会选择上缴一部分,一方面表示对丐帮这个大家庭的支持,也能在师父眼里留下好的印象;另一方面,乞丐知道自己存不住隔夜粮,所以上缴之后等自己没得吃穿的时候,师父也不会不管不问。不仅如此,这些乞丐互相也都帮助,一起吃肉喝酒。
乞丐在庆祝春节的时候,还规定必须要给帮里的师父拜年,虽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乞丐也讲究仪式感,如果不去给师父拜年,以后遇到什么事情师父也会“偏心”。因此,大年初一的早上很多乞丐都早早起来,然后赶到师父那里去磕头拜年,有时候去得最早的不仅会得到师父的大红包,还好给师父留下极好的印象,将来在帮里混起来也是如鱼得水,由此可见丐帮也有点势利。
丐帮是神秘的,虽然近年来乞丐已经基本绝迹,但关于丐帮的故事却流传甚广。如今,我们虽然都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但是也要牢记那些艰苦的岁月,激励我们不断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资料:
《中国乞丐大揭秘》作者:程刚 ,出版社:吉林摄影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