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钢
“我的很多创新理论,其实受到了古诗词的启发。”由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诗意花城 听见花开”系列活动之“吴硕贤诗歌主题媒体深度访谈”近日在广州市新闻发布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所长吴硕贤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向外界透露了他独特的创新密码:从诗词中获得灵感。
从小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
“黄叶半干枯,依依别植株。虽违枝上秀,却把锦途铺。”骑车在校园,看到路上落叶,吴硕贤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黄叶》。六年来,他保持着每日一首的创作力,至今已有2000余首作品。
与诗词结缘,缘自他的家庭。
吴硕贤的父亲吴秋山是一位高校的古典文学教授,并且身兼作家、诗人、书法家几重身份。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吴硕贤从小喜欢诗词,并且从初中开始,尝试创作诗词。
对于古典诗词,吴硕贤认为,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歌赋的传统延绵不断。
在此后的成长中,吴硕贤响应时代的号召,立志以科学报国,最终成为了一名建筑学专家,而不是一名文学家。
但是,吴硕贤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诗词梦想。甚至将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引入到了科学研究中去。
提出“三景融合”的观景学
他告诉记者,自己从事的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科技与人文的交叉学科,他所提出的一些创新理论,也是受到了诗词的启发。
在城乡规划界,吴硕贤提出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作为指导城乡规划的哲理,认为城市不仅要有建筑群、建成区,还要在两者之间有充分的留白。这一理念本身是受到了《道德经》的启发。
最近,吴硕贤又提出了观景学的概念,倡导观景的新学科,提倡“声音的声景、嗅觉的香景和光景”的“三景融合”,作为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的新理念。
他认为,过去的风景园林,主要以视觉景观为主,忽略了听觉和嗅觉,也忽略了欣赏光源和光影变化的观景感,而美丽的风景都是三景相融合的。
他的这一理念也受到了《诗经》的启发。吴硕贤曾经在建筑学报发表过一篇重要的论文——《中的声景观》,文章通过对《诗经》中所描述的各种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声景观进行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声景观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人居生活的重要意义。
“我发现《诗经》中的28%的内容与声景有关。譬如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一句,‘关关’就是鱼鹰的叫声。”吴硕贤说。
受苏轼启发 提出将人的活动纳入景观元素
吴硕贤还曾经发表了将人和人的活动作为景观要素的文章,这一理念同样也来自于古诗词——受到苏轼《蝶恋花·春景》的启发:“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吴硕贤说,苏轼这篇有名的诗词不仅描述了自然的景色,而且延伸到了景色中人的活动,最终抒发了情感,如诗又如画。
“过去风景园林中的景观元素局限于具体的客观物体,但是忽略了人和人的活动,它们都是作为景观的元素。”吴硕贤对记者说。
吴硕贤认为,无论是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还是具体到建筑声学,最终都是服务于人,要以人为本。因此,在指导研究生时,也会向学生强调科技和人文关怀相并重。
在声景方面,吴硕贤强调要研究声环境,关怀人的听觉。在光景方面,他认为过于强调照明强度的亮化工程走入了误区,不仅对人和自然的生理节奏造成了影响,而且还会形成光污染,所以他认为要把光作为景观来营造,不同社区、不同环境下有着不同要求,不能千城一面。
像广州这样的超大型城市,吴硕贤更是提出,从规划角度来说,要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作为指导规划的哲理,不能无限扩张,不能到处都是混凝土的海洋。要有足够的留白空间,改善人居环境。
文理互通 都强调联想和创造性
对于自己的诗词创作,吴硕贤说,要善于联想,才能写好诗词,联想能力本身就是创造性非常重要的方面。
“文理科思维特点其实是相通的,诗词创作对我的思维很有帮助,古诗特别是绝句,语言高度凝练,从数学上来讲,就是要抓住最本质的东西,这和诗词写作的思维实际上是一样的。”吴硕贤举例,“搞科学研究时,我们看到的很多表面的东西是非常丰富、复杂的,但是要从中找出规律、发现一个公式或者一个规律,这就是抓住本质。另外还需要有顿悟的能力,科学和文学创作一样,也需要具有由此及彼、在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的联想能力。所以我觉得,从思维本质上来说,文理科并没有特别的不同。”
关于“诗词广州”,吴硕贤则表示,生活在广州,诗意无处不在,就像广州春天的美一样。而他每天写一首诗,正是发现广州诗意的过程。他同样认为,广州从来就是诗词之都,要激发年轻人传承诗词文化的责任感,也要做好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教育的平衡,形成传承与创作新时代诗歌的氛围。(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高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