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芊和
儿子的月末考试成绩出来了,
拿到成绩单的瞬间我却大失所望。
原来他最擅长的数学竟然只考了69分。
要知道考试之前儿子还信誓旦旦地跟我说,
对这次考试很有信心。
我问儿子为什么数学考得这么差?
儿子支支吾吾地回答:
“卷子最后一面有两道大题我没看见。”
虽然心里早已开始暴风骤雨,
但还是没敢打击孩子,
我冷静地安慰儿子:
“我就说这不是你的水平嘛!
语文和英语不是你的强项,数学可是你最擅长的!”
没想到儿子却极不耐烦地打断我,并把我推出房间:
“妈妈,你别说了行不,让我一个人安静会儿。”
看到孩子的不耐烦,我没吱声。
把儿子的数学卷子找出来,
我才发现,最后一题竟然有他用铅笔写上又擦掉的痕迹。
我正想质问他。
他却“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哽咽着问我:
“妈妈,如果我不聪明了,你还爱我吗?”
淡定的孩子,只因为有淡定的父母
我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从儿子出生开始,我就一直信奉“赞扬式”的教育方式。
作为在“打击教育”“贬低教育”环境里成长的一代,
我一直活在父母的否定声中。
小时候父母带我去朋友家做客,
别人夸我“漂亮”,还没来得及高兴,
妈妈的一句“漂亮啥啊,丑死了”瞬间让我跌落谷底;
初中毕业考了全校第三,
拿到成绩飞奔回家里报喜,
爸爸却说:
“别以为考第三你就了不起,考上大学才算你真有出息。”
在这样的教育长大,自卑和敏感就像刻在我的骨子里。
所以当自己为人父母后,
我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勇敢。
我发誓一定要用“肯定式教育”,
让夸奖和赞美成为他生命中最亮的光。
儿子歪歪扭扭地学走路,我夸他:“你真棒!”
儿子咿咿呀呀地学说话,我夸他:“真聪明!”
儿子狼吞虎咽地自己吃饭,我夸他:“你好乖!”
在我的赞扬声中,儿子健康地成长着。
直到开始上学。
低年级的学习中,
儿子确实表现出了一些天赋,
特别是在数学学习中,
老师也说他脑子转得快。
于是,“你真优秀”、“你好厉害”成了我每天挂在嘴边的夸奖。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
这样的表扬不但没有让儿子更加自信,
反而让他在自负中走向迷茫。
其实,我早该注意到他表现出的异常:
记得有一次,
老师在班里表扬一位同学花三个小时背下一篇课文,
他回家跟我讲时,语气里充满了不屑;
前两天他和同学聊天,
我清楚地听到,
他得意地跟人炫耀自己每天回家最多做半个小时作业,
晚上八点半就准时睡觉。
现在我才知道,
原来,我的夸奖不但没有让他自信勇敢,
反而让他错误地理解了天赋和努力的意义。
在我的话语中,他对天才充满了向往,
在我的称赞中,他为自己不怎么努力也能学会而沾沾自喜,
甚至为了讨好我,他努力维持着自己聪明的形象,
害怕我会不爱那个真实的他。
后来,我偶然看到一段奥运首金获得者杨倩和妈妈的视频聊天,
面对拿到两块奥运金牌的女儿,
杨倩妈妈没有想象中的激动,
她温和平静地叮嘱孩子:
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
当杨倩的梦想成真,面对潮水一样的掌声,
妈妈只是默默做好孩子爱吃的油焖大虾,
甚至在杨倩夺冠后,
害怕影响接下来的比赛,
也没有给杨倩打过一个电话。
看到如此宠辱不惊、淡定从容的妈妈,
我才明白了,是什么成就了杨倩强大的内心。
回想起我那些不恰当的“夸奖式”教育,
我真的痛心疾首,后悔不已。
身为母亲,当看到孩子有好成绩时,会特别开心。
很可能不但经常夸孩子聪明,也会进行大肆的物质奖励。
结果,孩子很可能会对自己的天赋沾沾自喜,
甚至不能接受自己比别人差。
不恰当的夸奖,为什么会有害?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
“天才”可能是一种极高的肯定,
听到这样的夸奖会让她开心,
却未必能让她树立良好的心态,
正确地认识自己。
生活中,有很多家长怀着真挚的爱去赞美、夸奖孩子,
但却因为不恰当的方式,差点拖累了孩子:
随便的夸奖,会让孩子丧失对自己的清晰认知
儿童早期教育鼻祖卡尔·威特在书中写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叫莱恩的小孩,从小在音乐上表现出超人天赋。
他的父母非常宠爱他,动不动就夸他,
甚至当着众人的面,
说莱恩的水平早已超过了他的老师和其他同时代的音乐家。
父母的夸赞让莱恩陶醉在沾沾自喜中,自认为是天才。
他胡乱改动大师的作品,
觉得所有老师都不配指导他。
最终却在狂妄自大中沦落成了一个酒鬼。
莱恩的经历让人唏嘘,但也让我们发现:
如果没有用心地观察,客观地评价,
随随便便的赞美会使孩子失去自我判断能力。
很多人觉得夸孩子是件很容易事,
孩子跑得快一点夸他:“真聪明”;
吃饭多一点夸他“你好乖”。
“太棒了!”“真厉害!”
这些话随口就来。
可他们不知道这些随便的夸奖,
要么不切实际,要么充满敷衍,
一直这样夸奖只会让孩子错误地认识自己。
有毒的夸奖,夸出一个胆小懦弱的孩子
相比于一些父母随口的夸奖,
还有一种夸奖给孩子带来的毒害更大。
“你很聪明,但不努力。”
“你很聪明,就是粗心。”
“后面的大题你都会做,就是前面的小题你不认真。”
“死记硬背的科目你记住不,但是动脑子的科目你学得好。”
想想我们是不是经常听到这些话。
其实说这些的本意是给孩子树立信心,
告诉孩子“你只要想就可以做到”。
让孩子可以毫无顾忌地努力,
可给人的感觉却是:
“仿佛努力跟聪明比起来,是低人一等的。”
过于强调天赋,
会让孩子觉得努力是一种耻辱,
只有笨孩子才努力,
有些孩子甚至为了维持自己的聪明形象,选择主动放弃。
就像日本电影《垫底辣妹》中,
坪田老师对男孩森玲司的妈妈说:“只要做就可以做到,这么说是不好的,
假设如果做了但没做好,就是证明自己无能了,
孩子会越来越消极。”
希望所有父母,别再用这种有毒的夸奖,
让孩子忽视努力的意义。
操控式夸奖,夸出一个丧失自我的孩子
一个朋友向我吐槽,
自己5岁的女儿不知什么时候变得特别虚荣,
干什么都要得到夸奖才去做,
比如说吃饭,
必须要妈妈边哄边夸才能吃完。
周末去她家做客我发现了问题,
吃饭时,妈妈是这样哄她的:
“大口吃,妈妈最喜欢爱吃饭的小孩儿。”
“真乖,不挑食的孩子最棒了。”
“你吃的这么慢,我要生气了!”
朋友的夸奖让我感到一种强烈的操控感,
“真乖”,“真听话”,“这样才是好孩子”,
这些夸奖的潜台词是:
你做得好是因为达到了父母设定的目标,
而不是超越自己。
这样会让孩子觉得,
为了赢得夸奖,就要迎合别人。
让孩子从本来的 “我想做”变成“我想让妈妈满意”。
操控式的夸奖会让孩子失去自驱力,
把别人的认可作为自己的目的并确立自己的价值。
与其盲目的夸奖,不如恰如其分的鼓励
作为父母,
我们都想激励孩子积极向上,给予孩子前进的动力,
可很多父母却不知道“夸奖”和“鼓励”之前却有着很大的差别。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表达方式,
但,却隐藏着巨大的影响力。
与其夸奖,不如鼓励,
因为夸奖只能让人心情愉悦,而鼓励会让人充满力量。
对天赋的赞美,不如对努力的肯定。
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曾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
他对一些学生进行智力拼图测试。
他用不同的方式夸奖他们,
结果发现,
那些被夸聪明的孩子和被夸努力的孩子有着十分不同的表现。
德韦克由此提出了僵固型思维和成长式思维的概念,
他认为不同的夸奖方式激发了两种不同的心智模式:
夸孩子努力,
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成功与否的感觉。
他们会勇于接受挑战,在挫折面前不懈奋斗,
这是成长型思维。
而夸奖孩子聪明,
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他们会不敢努力,对失败束手无策,
这就是僵固型思维。
所以,相比于夸孩子聪明的天赋,
你更需要夸夸孩子的耐心、毅力和他的努力。
看到结果的表扬,不如伴随过程的鼓励。
杨倩在获得奥运首金后,
妈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孩子拿到奥运冠军,作为父母肯定感到开心和骄傲,
但我们也常常告诉她,要平常心看待一切结果。”
正是妈妈平时的教育,
才让杨倩拥有良好的心态,
“比赛的时候,没有过分想着谁输谁赢,
自己差几分这些情况,只是专注于做自己。”
杨倩的那句“只要把过程做好,结果一定不会差”更是让人感触颇深。
不管什么事情,
过程永远比结果更重要,
而对于孩子的教育更是如此。
父母强调过程的意义,孩子才能真正从中得到享受。
让孩子达到父母的期望,不如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泰国励志广告《每天努力一点点》中,
当教练说男孩基础不好时,
妈妈对男孩说:
“教练说你很努力,
原来头都顶不到球,现在可以碰到一点点了。”
当男孩跑步训练落后时,
妈妈对他说:
“再努力一点点,
只需要超过你前面一个人就好。”
在妈妈“再努力一点点”的鼓励中,
男孩一点点进步,最后赢得了比赛。
妈妈说:
“我可能不是一个好妈妈,因为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总得第一名,
但是,我希望他能每天超越自己一点点。”
也就是说,
比起用表扬的方式让孩子达到自己的期望,
我们更应该学习这位母亲,
用鼓励的方式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关于夸奖,这些小技巧可以用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说:
“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决不能随意用,
时间、剂量都要谨慎小心。”
以下有几个夸奖孩子的小技巧,
希望可以帮到各位父母:
用赞赏的语气描述看到的细节和自己的感受:
“你把书都分门别类整齐地放好了,我感觉很舒服。”
把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
“你每天都坚持背单词,这叫有毅力。
称赞时把“我真为你骄傲”改成“你一定很为自己骄傲”。
脱口而出的“你真棒!”也能让孩子感到你的热情和肯定,
但是别忘了后面用描述来补充你的赞扬。
注意夸奖的年龄: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表扬可以适当夸张,
对于年龄大的孩子,表扬要更注重真诚客观。
其实夸孩子没有什么绝对模式,
重要的是真诚和平等。
希望每一个父母都能让孩子感到,
不是你好的时候,我肯定你表扬你,
而是无论你怎么样,我都接纳你支持你。
我们给孩子的不仅是做得好时的赞美,
更是做得不好时的鼓励,
这才是最好的爱。
用爱来打底,
深情和克制的鼓励,
才是孩子建立健康自我的基础。
关于鼓励和夸奖,
太多需要误区被看到。
——End——
作者:芊和,热情的生活家,冷静的思考者。体验人生,记录生活,分享感悟。和你一起,读懂自己,读懂人生。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