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诗词中永远的话题,关于游子思乡的诗词,比比皆是。故乡是梦想,是梦里依稀牵挂的地方;他乡是现实,是诗人无法离开的现实。这是一种无奈,明代诗人在《客中除夕》写到: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今夕为何夕”,表达出作者长期在外的现实,今儿晚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只能在异地他乡诉说故乡。
唐代诗人韦庄则更为凄凉,他在《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中写到: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春暖花开,万象更新。洛阳城里,春光明媚,娇好异常。可是,我这个天涯浪子,却只能异地漂泊,老死他乡。
公元九世纪(唐僖宗中和年间)避乱洛阳时的作品。韦庄客居洛阳,正是国家多事之秋,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自己则浪迹他乡一事无成。所以词一开头,就以排比偶句写景抒慨。上句写景,洛阳多花,春光确实很好;下句抒慨,洛阳多才子,但他们却因为生不逢时而垂老他乡。洛阳的大好春光未能使之陶醉,反而触发了他的隐忧,可见这位“洛阳才子”此时感慨颇深。
其实,故乡和他乡对于一个常年在外的人来说,是很难区别和取舍的。明朝诗人祝允明在《丙子重九戏题》中写到:
行年五十壮游肠,几把他乡作故乡。
我已经五十岁了,多年来在外地做官,已经把他乡当作是自己的故乡了。虽然作者不舍他乡,但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已经离家太久,背后的思乡之情深更是不言而喻。
唐代诗人刘皂对待他乡与故乡的感情就更为复杂了,他在《渡桑干》中写到: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他虽然日夜思念着故乡咸阳,但一旦真正离开他乡并州,渡过桑干河的时候,回头看一看并州,心里却已经把并州当作故乡了。
这真正的是一个复杂的情感,没有非白即黑的情感。
为什么会这样呢?大文豪苏东坡做了总结,他在《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中写到: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他乡跟故乡的地位并不是绝对的,一个人如果在他乡住久了,也住得心安了,那么,这里就成了故乡了。我问你:“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