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硕(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章首发在广东政协《同舟共进》,收入漓江出版社《2020中国年度随笔》。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一、少年陆羽的佛门岁月
陆羽乃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士,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以“茶圣”之名著称于世,影响力独步古今,无远弗届。
然而,文献中对陆羽生平并没有系统的记述,散见于多部文献之中,如《陆文学自传》、《新唐书·陆羽传》、《因话录》、《煎茶水记》、《牧守竟陵因游西塔著三感说》、《茶中杂咏序》等篇章。
文献的分散让后人探寻“茶圣”的人生轨迹造成了极大难度,往往只觅得一鳞半爪,犹如吉光片羽。笔者尝试将上述史料对比互证,去伪存真,再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物相互印证,籍此梳理、勾勒出陆羽恬淡风雅的一生,以飨读者。
对于陆羽的记载,最完整、最详实、最权威者首推《陆文学自传》。斯文乃陆羽亲自执笔,落款时间为“上元辛丑岁子阳秋二十有九日”。由是可知,此篇写就之际,岁在唐上元二年(761年),肃宗李亨执政时期;是年,陆羽二十九岁,隐逸于苕溪山林之间(今浙江省湖州市)。文章题名系后人所加,因陆氏曾在代宗朝诏拜“太子文学”,故以“陆文学”称之。
陆羽能从辗转飘零的孤雁,成为天子的座上宾,再到名满天下的“茶圣”,与其早年经历息息相关。按照《陆文学自传》所述:陆羽“三岁惸露”,沦为孤儿,顿失凭依,所幸在竟陵西湖之滨得遇龙盖寺(今湖北天门西塔寺)方丈智积禅师,收养抚育。
陆羽能成为一代茶圣,与恩师智积的教诲密不可分。禅师平素不仅精研佛法,且深谙茶道,曾于御前盛赞陆羽茶艺精湛,上演了“智积品茗识陆羽”的佳话,传诵至今。
洎小陆羽九岁之时,智积便“示以佛书出世之业”,对他寄予厚望。让禅师意外的是:自幼失孤的陆羽,心中始终怀有“孝道”。虽然身在庄严佛门,却心系“儒者之孝”,愿习“孔氏之文”,结果是双方各持己见。若干年后,陆羽回忆彼时情景,写道“(积公)执释典不屈,予执儒典不屈”,相持不下。为了考察陆羽,智积禅师命其试贱务,扫寺地,洁僧厕,践泥墙,还在西湖之滨牧牛一百二十蹄,以试其心。
繁重的劳动并未让陆羽改变初衷:缺少纸笔,他便以竹画牛背练字;偶得张衡的《南都赋》,自己纵然不识其字,仍模仿学堂的青衿小儿,正襟危坐,假装诵读。最终,智积禅师被陆羽的向学之心打动,决定“从尔所欲”,听之任之。
关于陆羽与智积的关系,唐人赵璘在《因语录》中提出一种观点:陆羽的姓氏亦得自禅师的俗家姓氏——陆,但此说经不起推敲。 一方面,在《陆文学自传》当中,并无智积禅师让渐儿“以陆为氏”的记载。另一方面,通过前文师徒二人关于“孝”的争论可知:智积禅师作为一代大德高僧,早已以释为姓,斩断尘世种种,岂会让弟子使用自己的俗家姓氏,理不通也。
对于陆羽的得名缘由,《新唐书·陆羽传》的记载较为可信:陆羽的名字与表字,是其占卜自筮,得“水山蹇”之卦,变而为“风山渐”,乃取“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的“陆”、“羽”、“鸿”、“渐”四字,分别作为姓名、表字。
与今人直呼其名的习惯不同,古人皆称表字以示尊重,故历代典籍中“陆鸿渐”的使用频率远高与“陆羽”。
二、“茶禅一味”与陆羽《茶经》
少年陆羽在佛门净土的生活经历,尤其是智积禅师将释教“茶禅一味”的义理倾囊相授,对其毕生的茶道修行产生了重要影响。
所谓“茶禅一味”,可以追溯到中国禅宗始祖菩提达摩。南朝中期,南天竺(今印度南部)高僧达摩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赉衣钵浮海而来”,在广州南海郡的珠江岸边登陆。至今,在广州市荔湾区下九路西来正街,尚有一通“西来古岸”的石碑,另有“西来庵(今华林寺)”矗立在侧。
不过,碑文落款岁在“萧梁大通元年(527年)”,与柳宗元在《柳河东集》卷六《释教碑》中所述“北魏太和十年(486年)”相差四十余载,故具体日期有待考证。
所幸达摩抵华后的轨迹基本清晰:因其与笃信佛教的梁武帝萧衍相谈不契,遂离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一苇渡江”,来到北魏境内的少林寺,在嵩山五乳峰盘膝静坐。
在面壁参禅的岁月里,倦意时时侵扰,纵使一代宗师亦有昏昏欲睡之时。为了扫除困意,达摩割下眼睑以保持清醒。不意,眼睑落地之后竟然生根发芽,长成茶树。此后,达摩每逢疲惫之时,便摘食其叶,驱赶倦意,提神醒脑。这便是日本学者认同的茶叶起源——达摩禅定说。
实际上,中国汉代结集而成的《神农本草经》中,业已出现“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记载;因此,茶叶起源于达摩的说法并不成立,但释教与茶道结有不解之缘却是不争的事实。
以茶参禅、以禅修身,最终达到妙悟之境地,乃是“茶禅一味”的重要体现。唐代寺院都设有茶寮作为僧众精研佛理、品茗交流的场所,陆羽的恩师智积禅师本人便是茶道大家。是故,成长在寺庙环境之中的陆羽,对此感悟颇深,也将禅宗的恬淡清净的思想融入到茶道之中。
唐玄宗天宝之世,安禄山祸乱中原。陆鸿渐只身远赴浙江结庐隐居,在山溪、苕花之间,辨水煮茶,不问尘事,“自曙达暮,至日黑尽兴”,对前人的饮茶方式进行归纳。
起初,人们直接使用“生叶”混煮羹饮,制作方式如同烹粥,即“烹茶法”。对此,皮日休认为“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直到陆羽出现,情况为之一变。他对前秦至唐代对茶事进行了梳理、勘误,“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制定了饮茶对各项细则,并编纂了历史上第一部茶文化百科全书——《茶经》。
在陆羽看来,对茶叶进行加工煎煮,需先将茶饼烤炙、碾细,继而投入水中,整个过程需遵循“三沸原则”。“初沸”在水沸如鱼目之时,加以盐、姜等佐料,调而饮之。这种饮用方式被称为“调饮法”,属于“烹茶法”之遗意。而“二沸”则在“涌泉连珠”之际,舀出一瓢水备用,继而投入茶末。待到翻波鼓浪之刻,表示“三沸”来临,将备用之水倒入止沸,便大功告成,可以分酌茶汤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陆羽之前,《尔雅》以及前文提及的《神农本草经》等典籍,并无“茶”字,均作“荼”字。至陆羽写就《茶经》,改“荼”为“茶”,始被认可。
尽管后世对陆羽所著《茶经》奉为圭臬,但其茶圣地位的确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主要与李季卿、唐代宗以及智积禅师等人有关。作者/林硕(中国国家博物馆 副研究馆员),文章首发在广东政协《同舟共进》,收入漓江出版社《2020中国年度随笔》。未经许可谢绝转载。图片来自网络。
敬请期待下一篇:服膺与折辱——真假茶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