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馋嘴的我又没有逃脱“每逢佳节胖三斤”的魔咒。唯一可以聊以自慰的是,这几天倒也抽空翻了几本书,而且全部是自己喜爱的作家的散文集,相当于同时享受了另一种形式的盛宴。
一直喜欢散文,尤其是近几年。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也和很多人一样越来越习惯“碎片”式阅读,这就使得精炼、优美的散文所具备的优势更加凸显。
例如,在上下班的地铁上,完全来得及读上几篇散文。当我们被那些美妙的词句吸引,通勤的时间也就变得没那么无聊了,说不定还会引发自己的一些思索和感悟。而那些大部头,则需要相对集中的时间段,不然总是被中断,就会变得不连贯,破坏了阅读体验。
过年的时候,看似时间宽松,但是对结婚成家的人来说反而是最忙的。好不容易放假了,全家老老少少聚在一起,正是需要好好表现的时候,往往是上顿还没吃完,就已经在考虑和讨论下一顿的食谱和菜单了,另外,还要多和老人说说话吧,还要多陪陪孩子吧,还要走亲访友,以及参加同学会吧,还要瞅几眼电视里的各种晚会吧?
如果你此时列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读书计划,打算系统学点什么的话,估计多半最后会落空。不是窗外的鞭炮声总是打扰你,不是客厅里电视机传出的欢笑声总勾引你,而是真的很难拿出大块的时间。
所以,我选择的是一些读起来轻松自在的散文集——《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完美珍藏版)、蔡澜的《暖食》和《愿你成为最好的女子》、陈晓卿的《至味在人间》(重读)、汪曾祺的《独坐》和《独酌》,以及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
这类书的好处是,你随时可以读进去,也随时可以放下,内容也非常契合节日的氛围,另外,你不必按顺序从头读到尾,而是可以翻至任何一页,一切全凭你的喜好。
这几本散文集多与美食相关。其中,《舌尖上的中国》是近年来少有的、口碑极佳的优秀纪录片,而之所以有如此好的收视效果,其考究的解说词绝对功不可没,给观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甚至有“舌尖体”的说法,可以说,每一集解说词都可以充当散文写作的范本;而陈晓卿和蔡澜分别是《舌尖》的总导演和总顾问(蔡澜还与金庸、倪匡、黄沾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与《舌尖》解说词不同的是,他们各自的美食文章因为带有作者自身鲜明的个性特征,也流传甚广;汪曾祺呢,用陈晓卿的话说,他心目中最好的美食文章是汪曾祺留下的,每一篇都可以反复读,有味道。
汪曾祺
这些天的阅读过程,让我很自然地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吃货与美食家的差距就在于是否能写好散文。
不知从何时开始,很多人都以“吃货”自居,经常有人在朋友圈刷屏,似乎在昭告天下,又在哪里、又吃了什么。“吃货”这个词放在从前即便不算骂人,也绝对是贬义的,不过在现代语境里,它甚至连“自黑”或“自嘲”都算不上,反而有一点夸耀的成分。
但是,要知道,如果仅仅是“吃货”,那还是差些境界的,即便有着异常敏感的味蕾,即便有条件出入各地的名家酒肆。我敢打赌,你肯定没有汪曾祺、蔡澜、陈晓卿等人会吃,而他们则是公认的美食家。
其中的区别就在于,你尽管有幸品尝过很多好东西,但你说不出其中的门道,或者,你说出来的不能打动其他人。不,“打动”一词不准确,应该说是“感动”或者“触动”。你最常做的就是掏出手机,拍拍拍,甚至都不能把这些图拍得更美观一些,或者稍微花点心思为这些图片配上一句得体的说明。而那些美食家们除了俗话说的“会吃”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能够在食物之外体会到更多的东西,并用恰当的语言或文字传达出来,引起读者们的共鸣。
或许你会反驳说,我怎么能够和美食家相比呢,他们吃的肯定是天下最美的宴席,普通人没有那个口福啊。
那你还真的说错了。在那些大家的笔下,所写的也多是普通百姓的日常饮食。例如,蔡澜先生虽然尝遍了世界各地的饮食,但是他也并不总是写那些我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东西,而是经常着墨于蛋炒饭、面条、饺子、鸡蛋……,陈晓卿也会写麻辣烫、田螺、米粉、菜苔……
随着阅读的深入,你就会发现,他们的文章并不是简单的就吃论吃。我偶尔花心思做些与平日不一样的饭菜时,也会一步步地拍下来,再写篇习作,因为总是侧重于介绍操作步骤,所写的文章称为菜谱好像还更贴切一些,干巴巴的,不像散文。
那么,这些优秀的散文究竟有哪些共性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明白散文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文体。
什么是散文呢?广义上,为区别于韵文和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狭义上,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既然如此,是否“散”就是散文最大的特征,是否可以想到哪儿就想到哪儿呢?
当然不是,每个人中学的时候都学过这句话——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这里所谓的“神”应该是贯穿全篇的主题。
就拿《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松茸,精灵般的贵族》这节来说吧,其中写到了松茸生长的环境是没有污染的高海拔山地;一个月的雨季过后,松茸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经验丰富的村民能否找到松茸也要看运气;卓玛和妈妈离开村子进入2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后,一般得走上一公里左右的路,才能找到一朵松茸,而她们为寻找松茸,一天要走11个小时的山路;一只松茸在产地的收购价是80元,六个小时之后,它就会以700元的价格出现在东京的超级市场中,在大城市的餐厅里,一份炭烤松茸的价格能达到1600元……,这些内容看起来很杂,但其实中心只有一个,就是要从多个角度来说明松茸这种食材的珍贵。
蔡澜
从大的分类看,散文属于非虚构文学的范畴,其特点之一就是要有真情。所以,写散文的一忌是文字没有感情,或者是渲染得太过,让人感觉不真实。
还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在《莲藕,湖泊深处的礼物》一节,用很大的篇幅来描写“藕是一种饱含了人工劳动的自然食材”。挖藕的人在秋冬季的寒凉的湖水里从事着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但是他们的想法却是:
“他们还是喜欢天气寒冷,这并不是因为天冷藕容易挖,而是天气冷的话,买藕做藕汤的人会多一些,藕的价格就会上涨。”
这段朴实无华、实实在在的话,却让挖藕人看似矛盾的心理一下子合理起来,原因无他,只是真实。
蔡澜在《主食人生》一文中写完各地不同炒饭的做法之后,说:
“如果问说天下炒饭,哪一种最好吃?那当然还是慈母的了。 ”
对于蔡先生这样的结论,相信每个人都不会怀疑。事实上,我们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大都是小时候养成的,这也是很多人都怀念“妈妈的味道”的原因所在。
陈晓卿
此外,散文虽然不是韵文,但并不意味着不讲究语言的使用。季羡林就曾经说过,“节奏和韵律,本来都是诗歌的特点;但是,在优秀的散文中也都可以找到,似乎是不可缺少的。”
陈晓卿在《那条愤世嫉俗的鱼》一文中,是这样描写自己平生吃到的记忆最深刻的一条腌鲜鳜鱼的:
“举箸夹在眼前,鱼肉如鲜百合一样,层层散开。这时候,能看到的鱼肉的横断面,中心雪白,往边上渐渐上色,到最边缘,居然艳若桃花一般了。 ”
这段话把食物的“形”和“色”写得极美。作为安徽人,作者对家乡的特色美食更是不吝赞美之词,似乎把自己的文采发挥到了极致,淋漓尽致地全部倾泻给了那道味道极其特殊的臭鳜鱼。
蔡澜先生说,喜欢吃东西的人,基本上都有一种好奇心,什么都想试试看,慢慢地就变成一个懂得欣赏食物的人。
所以,以“吃货”自居的朋友们,下次再吃到什么新鲜名贵菜品的时候,建议你除了拿出手机拍照之外,也试着拿起笔写一写吧。你与美食家的距离只有一步之遥——值得读者回味的散文!
美文如美食,不可辜负。作者:握瑜来源: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