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报 · 此刻夜读
睡前夜读,一篇美文,带你进入阅读的记忆世界。
“学而优则仕”,在仕途上干一番事业是许多唐代诗人们的人生理想。知名诗人白居易以《长恨歌》《琵琶行》等诗作名传千古,他被贬江州尽人皆知,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此前他在中央曾担任过翰林学士这一重要职位,在当时,翰林学士是很多文士梦寐以求的职位,翰林学士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呢?在学者、历史学家于赓哲的新作《唐朝人的日常生活》中,他根据史料虚拟翰林学士白居易的一天,得以让读者跟随白居易的足迹,走入大明宫,探索唐代文士的生活、工作情况。
白居易早年间出仕后最苦恼的事情是无力在长安买房,这一点早在他进京赶考的时候就有人告知过他。唐张固《幽闲鼓吹》:“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顾著作,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唐代文人科举前都要“行卷”,即送自己的文集给达官贵人们,以求闻达,有利于考试(唐代科举阅卷不糊名)。在拜谒著作郎顾况的时候,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称长安并不易居,果如其言。最初白居易在长安连一间房也买不起。这个情况持续了不短的时间。在诗文中,他曾以落魄者的口吻,流露出在长安买房安身的巨大希望。只要能够买房,他可以不问地段,也不问环境:“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但道吾庐心便足,敢辞湫隘与嚣尘?”(《白居易集笺校》卷十九《卜居》)因此在早期,白居易只能与元稹、周谅等人合租在比较僻静的永崇坊华阳观,当了一个租房族。
只要能够买房,他可以不问地段,也不问环境:“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但道吾庐心便足,敢辞湫隘与嚣尘?”(《白居易集笺校》卷十九《卜居》)因此在早期,白居易只能与元稹、周谅等人合租在比较僻静的永崇坊华阳观,当了一个租房族。
白氏文集古抄残卷
新昌坊位于唐长安城外郭城的最东边一列坊的中间,从坊的南门向东走可以直达长安城东门之一的延兴门。白居易骑马从新昌坊家中出发——唐代除了个别高官坐车,大多数官员上下班骑马。有些俸禄微薄的官员租不起宫城附近的房子,上下班路上花费的时间就会比较多,就必须要早起,以保证不迟到。白居易诗中就反映了这种现象,《初授赞善大夫早朝,寄李二十助教》:“远坊早起常侵鼓,瘦马行迟苦费鞭。”住的地方离官署很远,只能早起。常常还能听见夜晚的更鼓,而马又太瘦,任你鞭打也行路迟缓。
《早朝贺雪寄陈山人》也写道:“上堤马蹄滑,中路蜡烛死。十里向北行,寒风吹破耳。待漏五门外,候对三殿里。须鬓冻生冰,衣裳冷如水。忽思仙游谷,暗谢陈居士。暖覆褐裘眠,日高应未起。”时值寒冬,白居易在漫天飞雪中骑着马,打着灯笼艰难前行,时刻需小心马蹄打滑,中途因为风雪太大灯笼里的蜡烛熄灭。而这些都还不是最大的困难,扑面而来的凛冽寒风才是对身心的巨大考验。雪打湿了衣衫,落在须发上冻成冰。此刻的白居易无比羡慕盩厔仙游谷的陈居士,可以在暖和的被窝里,睡到日上三竿也不用起。
大明宫平面示意图
白居易终于到达大明宫外,通过大明宫西南隅的兴安门,沿着大明宫西宫墙与西内苑东墙之间的道路向北走。从右银台门进入大明宫时,可以看到在主管内侍的指挥下,无数车马载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贡物,通过此门送入位于西夹城内的右藏库,以供皇帝和后妃们的日常生活所需。右银台门位于大明宫西城墙中部,是大明宫西宫门之一。右银台门是大明宫比较繁忙的一个宫门,翰林院和右藏库都在此门附近,翰林学士上下班都是走此门,给皇帝进献物品也走此门,因此翰林学士会经常目睹给皇帝进献物品的队伍。唐宪宗时期就有翰林学士上书谏止,无奈之下,宪宗只能偷偷吩咐底下人以后进献物品不要走右银台门,以避开翰林学士。因此,时为翰林学士的白居易完全有可能目睹此种情况。
戴敦邦绘《长恨歌》
白居易终于到达大明宫外,通过大明宫西南隅的兴安门,沿着大明宫西宫墙与西内苑东墙之间的道路向北走。从右银台门进入大明宫时,可以看到在主管内侍的指挥下,无数车马载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贡物,通过此门送入位于西夹城内的右藏库,以供皇帝和后妃们的日常生活所需。右银台门位于大明宫西城墙中部,是大明宫西宫门之一。右银台门是大明宫比较繁忙的一个宫门,翰林院和右藏库都在此门附近,翰林学士上下班都是走此门,给皇帝进献物品也走此门,因此翰林学士会经常目睹给皇帝进献物品的队伍。唐宪宗时期就有翰林学士上书谏止,无奈之下,宪宗只能偷偷吩咐底下人以后进献物品不要走右银台门,以避开翰林学士。因此,时为翰林学士的白居易完全有可能目睹此种情况。
唐肃宗时,因为要平定安史之乱,军国大事往往需要皇帝决策并保密,皇帝需要有心腹为他的决策提供参考,并草拟诏书,秘密发出。于是与皇帝接触密切的翰林学士地位提高,文士以能成为翰林学士为荣,翰林学士草拟的内制的重要性逐渐超越中书舍人草拟的外制。与之相应,翰林学士在人员设置上也更为规范,像中书舍人那样置六人,在其中选择德高望重的一人为翰林学士承旨,与皇帝密切交流,承接皇帝的旨意。德宗文学素养不错,因此该时期翰林学士的选拔更加严格。德宗贞元以后,翰林学士承旨多为宰相,参与军国大事。《旧唐书》卷四十三《职官志二》载:“至德已后,天下用兵,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出。尤择名士,翰林学士得充选者,文士为荣。亦如中书舍人例置学士六人,内择年深德重者一人为承旨,所以独承密命故也。德宗好文,尤难其选。贞元已后,为学士承旨者,多至宰相焉。”此时白居易的工作就是在翰林院值班,根据皇帝的旨意草拟诏书,而这在李白所在的唐玄宗时期更多是中书舍人的工作。李白的理想是成为中书舍人,他的苦闷来源于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白居易想到这点,不禁为偶像惋惜。但其实李白性格豪放不羁,又爱饮酒,几杯酒下肚嘴上就没了把门的,而中书舍人负责草拟诏敕,是很机要的岗位,需要的是严谨小心,所以李白注定不能胜任。
唐 李昭道 龙池竞渡图(宋摹本)
关于李白为什么郁郁不得志,民间流传很广的说法是他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诗遭恨。其时高力士借题发挥,说此诗是在诅咒杨贵妃。杨贵妃怀恨在心,撺掇唐玄宗把李白赶出长安。但其实此事纯属虚构。第一,时间不对,《松窗杂录》记载此事发生在开元年间,而李白当上翰林待诏是天宝初年的事情,在此之前他都没有常住长安,开元年间的唐玄宗当然不可能找他写诗。第二,和李白同时代或者稍晚的人并没提过李白撰写过这三章《清平调》,这个说法一直到晚唐才出现。第三,历史上李白的确遭过陷害,但施害人不是杨贵妃,也不是高力士,而是张垍。张垍是驸马都尉,娶了唐玄宗女儿宁亲公主,深得玄宗恩宠。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张垍以太常少卿身份入翰林院为学士,与李白成为同事,但是他与李白多有不睦。按照李白的说法,进谗言贬低他的人就是此人。当然,主要原因还在李白自己身上,他豪放不羁,又爱酒,并不是谨言慎行的人。有史料说:“玄宗甚爱其才,或虑乘醉出入省中,不能不言温室树,恐掇后患,惜而遂之。”(《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温室树”典出《汉书》,说的是汉代有个叫孔光的大臣掌机要,嘴很严,家人打听温室殿旁种何树,该人竟然不答。这一点李白能做到吗?显然不行。所以舍弃他是唐玄宗不得已的选择。当官和当诗人毕竟不是一回事,需要的是严谨小心,这方面李白肯定不合格。
在翰林院处理完文书后,白居易刚想起来活动活动筋骨,就见传旨的内侍走来,说皇帝召白居易去麟德殿。白居易随着内侍出发,向东走不远就到了麟德殿。麟德殿建于高宗麟德年间,故得名,又由于其前、中、后三殿毗连的结构,又称“三殿”,是举办大型宴会的场所。白居易心想:最近并没有听闻有外国使节、地方节度使来朝,也不是什么节日,皇帝为何会突然召我去麟德殿呢?其实唐后期的麟德殿功能比前期更多,除了在此举办大型宴会,还有召见大臣、试演歌舞等。皇帝召白居易来,是想让他一同观看新排练的歌舞。翰林学士是皇帝近臣,皇帝体恤翰林学士工作辛苦,故特意叫他来麟德殿休息放松片刻,顺便让他帮忙鉴赏,提出意见以供改进。对于皇帝的恩宠,白居易感到受宠若惊,感激皇帝体恤臣下,同时侍奉更加恭谨小心。(白居易确实曾经参加过皇帝的内宴,他在《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一诗中云:“身贱每惊随内宴,才微常愧草天书。”描述了在任翰林学士期间受宠若惊,谦虚谨慎的态度。)毕竟这是一个直接服务皇帝的职位,是荣光,也是压力。
“三殿”模拟图
翰林学士是皇帝近臣,皇帝体恤翰林学士工作辛苦,故特意叫他来麟德殿休息放松片刻,顺便让他帮忙鉴赏,提出意见以供改进。对于皇帝的恩宠,白居易感到受宠若惊,感激皇帝体恤臣下,同时侍奉更加恭谨小心。(白居易确实曾经参加过皇帝的内宴,他在《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二十四先辈昆季》一诗中云:“身贱每惊随内宴,才微常愧草天书。”描述了在任翰林学士期间受宠若惊,谦虚谨慎的态度。)毕竟这是一个直接服务皇帝的职位,是荣光,也是压力。
皇帝商议完国事后,离开金銮殿。白居易根据皇帝的决策起草诏敕,然后发给相应部门。而后,白居易在金銮殿值班,直到天黑才下班。白居易本身是文士,之前又做过秘书省的校书郎,因此十分喜爱读书,于是出了金銮殿之后,又向东边蓬莱殿的方向走去。蓬莱殿西侧有一延喜阁,这个延喜阁与李泌有关。
在延喜阁中看了一会书,白居易看天色不早,只好恋恋不舍地放下,走出延喜阁,向西从右银台门出去,再向南,通过兴安门离开大明宫,然后骑马回家。白居易是唐代公务员的代表,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唐代公务员的生活。他们也是按时上下班,有工作地点,有负责的具体事项。能力强的像白居易,还有机会成为皇帝近臣,得以近距离接触皇帝,在皇帝寝宫附近办公。
白居易的一天至此便结束了,忙碌而又充实。
节选自
《唐朝人的日常生活》
(篇幅所需有删节)
于赓哲/著
果麦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
新媒体编辑:张滢莹
配图:摄图网、资料图
秋季文创与2022年订阅已开启
进入微店订购文创
秋季文创线上首批限量100份
报纸订阅
中国邮政平台
本报为周报,周四出刊,通过邮局寄送,邮发代号3-22,全年订价61.8元
每天准时与我们遇见的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