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这首《采桑子》是晏殊的怀人之作,离愁别绪,借酒消思。长亭之别,已成往事,再回首,只如梦一场。
晏殊一生安稳,仕途颇为顺利,唯独感情困顿坎坷。在遇见萧娘前,他有过两任妻子,皆因病离世,伤心之余,开始流连烟花之地。
萧娘本是一位歌女,与晏殊一见倾心,奈何世俗桎梏,晏殊在朝为官,身居要职,没办法把她带回京师,此一别便是永别。
这首词,或许不是写给萧娘的,但是时光易逝,恩宠难寻,人生几度秋凉,最怕的就是晚年孤寂。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这首《武陵春》不仅仅是闺怨之词,更藏着对家国天下漫无边际的忧伤,是一个女人在丧夫之后的无能为力。
靖康之变后,赵明诚复官镇守江宁,幽居故里的李清照,因青州兵变决定投靠丈夫,于是押解满满15箱书籍文物,一路运到南京。当时时局混乱,路遇兵匪盗寇无数,可她还是安稳地来到了丈夫身边。因爱而无畏。
遗憾的是,康王赵构继位后,主张妥协投降,赵明诚迫于金兵南侵的压力,弃城逃跑。李清照与赵明诚行船路过乌江时,悲从中来,写下了那首名垂千古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或许,他怨赵明诚没有坚守城池,但责之深爱之切,更何况四个月以后,赵明诚因病离世,让她更加悲痛欲绝。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这首《村行》是宋代词人王禹偁的思乡之作,狐死首丘,故土难离,举目看见异乡的麦田,仿若自己儿时玩耍的田地,突然心生感慨。
淳化二年,即公元991年,王禹偁因得罪宋太宗,被贬官商州,离家乡越来越远,偶然间看见小桥流水,野菊盛开,海棠的叶子红得像胭脂一样,不禁忆起当年。
人生起起落落,此一时彼一时,有时候想,我们现代人不也是这样吗?成年之后离开故土,去社会上打拼,屡屡遭遇挫败。年纪大了,开始留恋过去,可是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留不下的城市,和一个暂时还回不去的故乡。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公元1076年冬,已入不惑之年的苏东坡在密州辞别孔宗翰,前往徐州赴职,此时,他的爱妻王弗已经过世整10年,加之仕途不顺,更让苏东坡觉得艰难。
但是,苏东坡是个生性豪爽之人,当初离京去往杭州,也是他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主动请离的。所以这首《东栏梨花》,除了感叹人生苦短之外,并没有太多哀伤的愁绪。
因为,他接下来的人生会更苦。
元丰二年,即被调往徐州后的第三年,“乌台诗案”爆发,苏东坡锒铛入狱,虽保住了性命,余生却一直在颠沛流离。
值得钦佩的是,苏东坡一直不忘初心,始终保持着作这首词时的心境,他的达观影响了很多人。
此时此刻,我心绪惆怅,就像东栏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将这纷杂的尘世看得通透与明晰。
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
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
天不老,人未偶。
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这首《谢池春》是宋代词人李之仪的作品,淡淡相思无处可寄,且将此情托付给门前杨柳,希望它能懂我的心。
李之仪是一个相对悲惨的人,被贬官后第一年,女儿去世;第二年,儿子去世;第三年,妻子去世;第四年,自己身患重疾。
但上天是公平的,就在李之仪悲痛欲绝时,遇见了自己的救赎,少女杨姝。那年他56岁,她16岁,两个人一见倾心,成为了忘年佳话。他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情诗,就是写给杨姝的: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可见,人生不止有离别,还有冥冥之中的等待。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元丰六年,即公元1083年,词人舒亶与尚书省意见相左,被神宗逐出京城10年,复官后再入京,已经物是人非,不由得感到孤独和凄凉,所以忆起故人,才觉得是人生最好的时光。于是写下了这首《虞美人》。
或者正应了杜甫的那两句诗:行色秋将晚,交情老更亲。
愿也只愿,每个人都能珍惜时光、珍惜缘分,把每一次的相遇都看成是自己一生的陪伴,不要等失去了,才会觉得遗憾。
友情也好,爱情也罢,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才是命中注定。
如果有时候,我们必须要学会忘记,那就忘得彻底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