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
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
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
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
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
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
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
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
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
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
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
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学 问 类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已工夫。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养 生 类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谦逊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刘念壹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较大"。
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火"。
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腾,则气自平矣。"
经和气迎人,则乖 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以浩气临事,则以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偏当矫之以宽,躁当矫之以和缓;暴怒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沈潜,浅薄当涵之以浑厚。
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馑"。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以虚养心、以得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刘直齐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敬守此心则凡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论,自临履薄处得力。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冲繁地,顽钝时,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火。若决烈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愤、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人世间性偏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 谬戾,可胜言哉。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躬身操守类
聪明睿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只是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溢,则免于过。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过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我行我素,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行已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择友经求益,改过经全身。
心不妄念,身不忘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为大快。
以情怒人,以理律己。
以怒己之心怒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唐荆川云:"须要时刻检点自家病痛,盖所恶于人许多病痛处,若真知反己,则处处有之也"。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身胸宽大,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人遇变故之时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物解救,而自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手要严明,不可激烈。
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居安、备安,处治、思乱。
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查。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胡文定公云:"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事不足处,方好,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来,历试历验。
邵康节诗云:"好花看到半月时,最为亲切有味"。
精细者,无苛求之心;光明者,无浅露之病。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足恭为态礼之贼也;苛察歧疑,智之贼也。
处 事 类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吕新吾云:"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须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明察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盖群情多阐于远识,小人不便于私已,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神福。
白香山诗云:"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刘念壹云:"学者遇事不能应,总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练心法更无练事法。练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工夫得力处"。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先自处不暇 ,何暇治事?
论人,当即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接 物 类
持己,当从无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待人,当亦有过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人之谤我也,兴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张梦复云:"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又云:"凡事最不可想占便宜。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争也。我一人据之,则怨集中于我矣;我失便宜,则众怨消矣,故终身失便宜,乃终身得便宜也。此余数十年阅历而得之言,应遵守之!毋忽!余生平未尝多受小人之侮,只有一善策,能转弯早耳"。
忍让足以消无穷之灾祸。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穷寇,不可追也;遁辞,不可攻也。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先益后损,则恩反为谁,前功尽弃;先松后紧,则管束不下,反招怨怒。
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吕新吾云:"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机。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曲木恶绳,顽石恶攻,责善之言,不可不惧也。
吕新吾云:"责善要看其人何如?又当尽长善救失之道,无指摘其所忌、无尽救其所失、无对人、无峭直、无长言、无累言,犯此六戒,虽忠告非善道矣"。
又云:"论人须带三分浑厚,非直远祸,亦以留人掩盖之路、触人悔悟之机、养人体面之余,犹天地含蓄之气也"。
使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便是损阴隙处。
凡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盖人喜,则言易人;怒,则言难入也。善化人者,心诚、色温、气和、词婉,容其所不及。而谅其所不能,怒其所不如,而体其所不欲;随事讲说,随时开导,彼乐接引之诚,而喜于所好;感督责之宽,而愧其不材,人非木石,未有不长进者。
我若嫉恶如仇,彼亦趋死如鹜,虽欲自新而不可得。哀哉!
先哲云:"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
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吕新吾云:"论人情,只向薄处求;说人心,只从恶边想,此是私心杂念,非长厚之道也"。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恶,莫大于从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案此指言人之非者
人偏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盛喜中,勿喜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静座,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阿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若刻骨。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惠不在大,在乎当厄;怨不在多,在乎伤心。
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刘直齐:"好合不如好散,此言极有理,盖合者始也,散者终也。至于好散,则善其终矣。凡处一事,交一人,无人皆然"。
严已之心以拒外诱,有知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已之心以待同群,有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著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戏谑,慎勿形言。
结怨谁,招祸害,伤阴隰,皆由于此。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穷天下不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
林退斋临终,子孙环跪请训,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已善,莫如乐道有善。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积要能容纳;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精明须藏在浑厚里,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过者。
德盛者其心各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吕新吾云:"世人喜言无好人,此孟浪语也。推原其病,皆从不忠不恕所致,自家便是个不好人,更何暇责备他人乎"!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事有急之不白者,缓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苛刻以益其顽。
已性不可任,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性不可拂,当用顺法调之,其道在一"恕"字。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今人见人敬慢,辄生喜愠心,皆外重者也。此迷不破,胸中冰炭一生。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
吉祥类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造物所忌,日刻、日巧;万类相感,以诚、以忠。
"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岳,以立身;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
谈玄说妙修次第,自以佛书最为祥尽,而我等初学之人,持躬敦品,处世接物等法,虽佛书中亦有说者,但儒书所说,尤为明白祥尽,适于初学,故今多引之,以为吾等学佛法者之一助焉。
悖 凶 类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
敦 品 类
敦诗书、尚气节、慎取兴、谨威仪,此惜名也;竞标榜、邀权贵、矜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惜名者,静而休;市名者,躁而拙。
辱身丧名,莫不由此!求名适所以坏名,名岂可市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弘一法师)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其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老子)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连千岭无际自高。
为人当有补于世,凡事求其心所安。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