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原始的出处是在《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
食指大动
突然有点好奇“食指大动”这个成语,最早是如何出现的呢?食指为什么会动呢?
根据成语词典的解释,“食指大动”原来指的是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来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最原始的出处似乎是在《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具体故事是这样的:春秋时,楚国人把一只鼋献给郑国国君郑灵公,时逢郑国的大夫公子宋和公子家正准备进宫,公子宋的食指忽然自己动了起来,他就给公子家看,并说据他的经验,人如果食指大动,必定有好宴席吃。
等他俩进宫以后,果然看见厨子正在杀鼋,两人便会心而笑,郑灵公问他们为何发笑,公子家就说出了实情。可能是想开个玩笑吧,到吃鼋肉时,郑灵公故意不让公子宋吃,引得公子宋大为愤怒,就用手指在鼎中蘸了一下,尝到一些汁味后出宫而去。郑灵公很生气,想杀公子宋,但却被公子宋和公子家先动手,共同谋杀了。
看到这里就知道,这个故事恐怕只能让我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食指是公子宋的,它发现意外美食是会自发动起来的,就是这样了。如果要问为什么碰到美食食指就会动呢,或者为什么不是其他地方动,我想恐怕公子宋自己是说不明白的。但不知道现在心理学、神经学或者运动科学什么的能不能解释清楚了。
可能就像有的人神经异常敏锐,碰到危险时可能会提前察觉到什么不对从而避开一样吧,这或许可以归结为某种类型的心理反应、条件反射。不过,我却是没发现自己的食指有因为发现美食而颤动过的,或者真的动过,那就是在餐桌上,把手动得不亦乐乎,当然是用来抓食物了,哈哈。
这个故事同时也是所谓“染指”的来源了,指分取不应该得到的利益,或者插手某件事情,常常看到很多小说里人们争抢什么不属于己的东西就用“染指”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