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推荐 | 北京心理咨询师李昭
到2020年初,简单心理平台上有来自全球117个城市、近900位专业心理咨询师。
每一期「简·推荐」,介绍你认识一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情绪,是一种冷色调的感觉,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一种无力的,无助的,无望的感觉。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抑郁情绪反反复复?
那可能要考虑是不是在以否认的方式对待抑郁情绪。
如果内在核心信念和感受没有改变,只是意志上强行要求自己不许抑郁,那可能就会进入轻躁狂的阶段。看起来就活力四射,但内在其实仍然是孤独、不满、疲惫的。躁狂和抑郁交替是很常见的现象。
所以当我们想去理解和缓解抑郁情绪时,对自己诚实的态度会更有帮助。
3种类型的抑郁
接下来想要介绍布拉特所提出的几种不同类型的抑郁,帮助大家理解抑郁情绪更内在的表现。
1 、情感依赖型抑郁
自我体验感觉到我是空虚的,我是有需求的,我是饥饿的,我需要有外界来填充我自己。他们体会到更多的羞耻感,而不是内疚感——情感依赖型抑郁的痛点在于人际关系中的自我。
他们的内在体验是孤单,害怕被抛弃,对此非常的敏感和脆弱。
这类抑郁修复的重点是通过建立现实的关系来帮助自己。
2 、内摄型抑郁
感觉到的不是空虚,而是完全的糟糕,例如道德上的自我批判,总觉得自己在犯错,因此感觉到更多的内疚,而不是羞耻感。
个体会因为我不够完美,我不够好,我没有很好的照顾好他人,而进行自我攻击。有个信念认为自己就是不好的,自我憎恨。
他们会把攻击直接指向自身,持续自我批判,禁止自己完成任何愿望。常常是完美主义者,虽然看起来自我贬低但其实非常强调自己的独特性,其实也带有一些全能自恋的幻想。
他们内在认为其实谁都不会爱我,所以我只能靠自己——那么这一类抑郁的工作重点在于自我攻击的转化。在关系中学会表达愤怒不满,去看到这并不会摧毁关系,反而会让关系更真实。
3 另一类常见的情绪是躁狂或轻躁狂
有这类情绪的人看起来并不抑郁,但其实以否认的方式防御抑郁感。他们会表现的几乎总是忙碌,积极有趣,有魅力,甚至是有一些戏剧性,夸张性。
他们可以跟他人建立很多关系,但这个关系会表现得非常的表浅表面。当躁狂者采用的否认机制失效时,就会陷入到抑郁当中,可是呢,一旦他们的抑郁有所好转的话,他又很快的再次变得非常的开心,有魅力,而且呢他很难去关注到底是什么让自己的情绪,这样的起伏变化。
轻躁狂情绪的人,往往过去经历了非常多的创伤性的分离以及比较严重的虐待,这样的一些经历非常痛苦,以至于唯一的应对方式就是对此否认。所以临床上认为,有躁狂或轻躁狂反而是更难治疗的。
如何应对抑郁情绪:八个方向建议
1 、关于给不给建议的两难
作为动力学派的咨询师,在心理咨询中,一般是不给建议的。
为什么呢?首先,咨询师不是全能全知的,并不知道来访者的真实处境,也不知道她到底想要什么——来访者自己可能意识层面上也不知道。
那么越俎代庖提供建议,只能是出于猜测,以及认同了来访者某些需要,特别是情感依赖型的来访者。
这对来访者深入理解自己是没有什么帮助的。罹患抑郁情绪的人,都有过丧失的体验,有否定自我、理想化他人的倾向。
他们最终真正需要的,是找回自主权,对自己生活恢复自治,而不是服从一个新的权威。提供建议的人,无论是医生,咨询师,还是其他专业人士,都很容易被体验成权威。
但是抑郁者对于权威就像对父母一样,往往有着复杂的感受:既渴望得到认可,又有无法言说的愤怒,他们渴望分离变得独立,但又害怕失去关系。在这种纠结的情境中,来访者需要的是厘清自己的体验,理解自己的欲望和恐惧,做出自己的选择。
这个选择也许看起来和以前没什么两样,也许是改变到新的关系和模式,但这是自主做出的决定,是一个相对自由的选择。
2 、抑郁的意义——过渡阶段
抑郁英文是depression,也是经济大萧条的意思。
如果用比喻的角度去看,大萧条就像冬天,要清理很多旧账,孕育新的生机。
就像冬天的树,看起来掉光了叶子,毫无生机,但其实只是在积蓄能量,等到春天依然会发芽长叶。抑郁情绪不舒服,但它也可以被视为一个机遇,两段不同生活之间的过渡阶段,去重新审视自己,调整生活和目标。
当达不到很多外在目标,做不到心目中“应该“的程度,也许我们可以向内去看,这些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吗?我们喜欢的是什么?那么我们可以问自己,我们允许自己快乐吗?是不是担心一旦快乐,满足,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就会滑向堕落的深渊?
是不是快乐了,就担心着丧失了成功的可能性?毕竟我们小时侯每次取得好成绩都被训斥不许骄傲自满,必须继续吃苦再接再厉?
快乐即使近在咫尺,我们也需要修通最后的障碍,允许自己快乐起来。对于任何人格类型,只要生活非常艰难的话,人们就会变得比较脆弱。
抑郁情绪在困境中更加常见。
为了预防或者避免,最好能够对此进行一些交谈,对自己理解的越多,与自己的这两部分抑郁有关的内容进行更多的交谈,在心理咨询中获得更多的好的一些效果和帮助,就有可能会避免基础人格在抑郁情绪累积之后发展出抑郁症。
3、 抑郁与信任
线上有人说,因为对人的不信任,不想看医生。缺乏信任确实是抑郁情绪的特点之一,因为过去的经验中缺乏信任关系。
这几乎是个无解的问题,因为不去尝试就很难得到帮助进而印证对方值得信任。方式之一是,在心理咨询中试着与咨询师建立有限的信任关系,带着有限的信任讲述愿意讲述的内容,并在与咨询师的互动中体会相对安全的爱恨情仇。
在设置和伦理的保护下,这份关系是亲密而又有边界的。
就像一个试验场,通过言说情感和体验,避免在现实生活中直接以影响工作和关系的方式去重演某些模式。即使信任之后失望(那几乎是难免的),也可以发现这个过程是可以有所收获的。
所以我会说,信任不一定是工作的前提,它很多时候就是咨询的目标。受训的咨询师即使面临攻击也会保持觉察,以不批评的方式去回应,促使来访者在一个相对安全自由的空间里反思和理解自己。
4、 抑郁与自主选择
看到一个人提出的问题是“明知道自己该做某事,却总是无法下定决心,踏实努力的去做——其实并不喜欢这个专业”。
这可能是一个相对普遍的状况,无法做出自己喜欢的选择,但又不甘心在别人替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走下去。想要关系,但是害怕一旦自己做主就会被人抛弃,或者让别人失望,自己也没把握做好,于是就陷入了无力、没有兴趣以及绝望的抑郁情绪里。
在这种状况下,更需要反思和理解自己真实的欲望和恐惧,试着重新掌握自主权,而不是在别人的评价体系里,要求自己“应该“如何如何。
反思和理解的过程不一定会更快乐,但它是通向自由的必经之路,因为觉知会使自己有力量去自由选择想要的生活。
荣格说:向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探寻的人才是清醒的。
荣格的自性化的倡导,也可以为抑郁情绪找到升华的意义:当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时候,怎样找到让自己感觉自己有价值,发挥出潜力的方式?超越抑郁的方式,需要向生命深处探寻。
顾城在《哲思录》里这么说:“一个彻底诚实的人是从不面对选择的,那条路永远会清楚无二地呈现在你面前,这和你的憧憬无关,就像你是一棵苹果树,你憧憬结橘子,但是你还是诚实地结出苹果一样。”
所以,人有一个基本任务是理解自己,到底是一棵什么树,我们在要求自己结什么果?
5 、接受有限性
抑郁情绪,需要我们慢慢接受追求完美是不可能在现实层面实现的,自己并非全能,也不是更努力了就能控制一切改变一切。
很多时候我们不做事,是保留着一旦做了就应该做成的幻想,而意识层面害怕幻想破灭,于是以拖延甚至放弃来平衡。接受自己的有限性可能很挫败,但是它会令人平静。那些看起来遥不可及的要求,很多只是出于自己的想象和恐惧。现实层面上,即使做不到完美,也可以取得一些成绩。
也并不是只有成功才能得到爱。这世界其实对我们没有那么多要求,人们也没有真的把拯救世界的任务交付到我们身上。
我们不需要活成别人期待的那样,失望也并不会击碎关系。我们不需要背负起别人希望我们背负的责任或者义务,我们可以做不到,或者不想做。
6 、身边有抑郁情绪的朋友怎么办
如果身边有朋友被抑郁情绪困扰,可以多陪伴而不评价,支持而不要求,相信对方自己能对生活负责,而不是急着帮他做自己认为正确的决定。
可以温柔而坚定地拒绝一些感觉为难的要求,这也可以为抑郁情绪困扰者提供一个榜样:拒绝并不意味着不爱,也不意味着关系断裂——这只是为了关系存续和发展所必需的界限。
如果朋友表明有自杀的想法,请告诉他不会为此保密,并鼓励寻求专业帮助。不要以自己认为正确的理念去劝说、批评有抑郁情绪的朋友,他们常常懂得一切,只是无能为力。
7、 创造升华抑郁
写日记或者创作文学艺术作品也是很有效的方式。
抑郁情绪压抑了很多表达,而不予表达的情感需要出口。艺术创作是力比多的升华,它也是自主性的花朵。
国家不幸诗家幸,抑郁的人会更敏感地体察情感,会更创造性地表达。这也是为什么文学作品悲剧多于喜剧,悲伤的歌曲比快乐的多。读诗,唱歌,也是有效寻求心灵共鸣和抒发情感的方式。
比如泰戈尔的诗,有很多描述丧失、迷茫、抑郁心境的篇章,以及他在其中宁静的觉察,丰富的通感,是非常适合抑郁者诵读的。
8 、真实表达,平静道别
抑郁情绪来自压抑,有很多内隐的愤怒和攻击无法表达。
真正的哀伤和康复,离不开对自己真实情感的肯定,其中包括爱恨情仇。
只有接纳了内在阴暗荒芜的部分,才能完整地接纳自己。如何去做,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方式和道路。
最后,我想分享一段优美而诚实的内心独白,来自德国作家海因里希·海涅:
我的性情最温和了。我的愿望是,有个简朴的小房子,茅草屋顶,但是床要舒服,吃得要好,要有新鲜的牛奶和黄油。窗前有花,门前有几棵长势喜人的树。
如果上帝想让我人生圆满,我会很乐于看到六七个我的仇人吊死在树上。临死之前,心一软,我会原谅他们对我做过的事。是的,谁都必须原谅他的仇人,但不能是在把仇人吊死之前。
简单心理咨询助理:在咨询过程中的关注或思路是什么?
李昭咨询师:在心理咨询中,最有效的工具,就是咨访关系,或者叫做心理咨询的工作联盟,其本质就是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人际互动。因为所有的技术操作,都必须在这个主体间性的关系中展开。
在这种关系中,咨询师与来访者是平等且对等的主体,咨询师无法控制和决定来访者的心理与行为,同样,来访者也无法控制和决定咨询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进行互动。但是,咨询师与来访者的互动,却是可以有效地影响着来访者的心理变化与发展,促进来访者的心理健康与发展。
简单心理咨询助理:想对来访者说的“一句话”?
李昭咨询师:Naomi Remen说,我们服侍生命不是因为它是破碎的,而是因为它是圣洁的。服侍本身不是一个技术,而是一个关系——两个人带着他们所有人性的全部力量来到一个情境中。
咨询师专业经验介绍
李昭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初级组在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职研究生结业;北京大学学士,美国范德堡(Vanderbilt)大学硕士;美国NGH协会认证催眠治疗师。执业心理咨询之前具有十余年国家机关、NGO及外企工作经验,学养阅历丰富,深具人文关怀精神。长期接受APSAA精神分析师一周四次的高频个人分析,持续参加职业培训,坚持在严格的个案督导下工作。
李昭咨询师,擅长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心理咨询,与来访者一起向内探索自我成长过程中所遇到问题或挑战,包括丧失、死亡、恐惧、内疚、焦虑、羞耻、拖延等;理解心理与行为模式背后的潜意识动力和冲突,实现个人成长,开拓自我格局。
李昭咨询师认为,每个人的心理内部都有自我完善的内在潜力,心理咨询则是促进该潜力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咨询师以专业理论和经验为框架,提供一个有利于来访者成长的关系和情境,由此陪伴来访者逐渐地恢复心理健康。
咨询师擅长咨询领域
婚姻恋爱:伴侣沟通,安全感,冷暴力,感情变故,婚外情,婚姻危机
学业职场:学业压力,留学适应,工作压力,职业迷茫,职业倦怠,职业规划
人际关系:社交障碍,讨好型人格,沟通模式,人际压力,不合群,沟通技巧
个人成长:自尊自信,自我价值,成长突破,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理想主义
收藏&推荐李昭咨询师
(长按保存分享咨询师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