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白事再忙也要参加,红事却没人帮忙,这是为何?在农村,大家潜意识里对“礼”是很看重的,这个“礼”包含着对人有礼,包含着在亲情关系等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上有次序、有讲究,还包含着一种重大的“仪式感”,这是儒家观念的渗透。在对人有礼上,农村人对彼此说话一般都很客气,遇到矛盾也讲究退一步慢慢商量,就算是意见也会用很委婉的方式提醒,在人际关系的次序上,大家很讲究辈分、称谓、地位等等,在酒桌上的落座次序就是最形象的代表。而在重大的仪式感方面,从农村人办酒的习惯上就可以看出来,红白喜事、过寿、满月、周岁、迁居等等都是值得大操大办的。不过,论起头等大事,那还得算是红事和白事了,不过,近年来似乎红事和白事在待遇方面似乎有了一些区别。发生白事时,即使再忙,农村人都会参加,但红事上帮忙的人就少了,这是为什么呢?
1、白事流程更繁琐
虽然同为头等大事,白事虽然也是喜事(老人寿终正寝),但毕竟带着一些悲剧的色彩,为了体现对先人的尊重,为了对外界彰显儿女的孝心,其过程要比红事麻烦很多。整个一套流程下来差不多要七天时间,还有很多复杂而困难的事,搭棚子、做饭菜、抬棺、守灵等等,除了守灵是自家人换班之外,其他事情都是需要很多人协助的,光靠一家人通常做不下来,这个大家都有共识了,都会互相帮忙,为的就是自家有一天遇到需要帮忙的时候,也能有人对自己伸出援手。
2、红事宴请的氛围更窄
红事和白事不同,白事邀请的宾客范围很广,可能住得稍微近一些的人全部都会来参加。而红事是真正的大团圆喜剧,其主要邀请的客人都是亲属和关系很好的朋友,更像是家族的聚会,一些关系不是太近的人就不会好意思凑过去,有些人在外工作,收到白事请柬可能会回去,也是表示对别家先人的尊重。但如果是收到红事请柬,一般都是让人把自己的份子钱带过去而已。其实这种心理很正常——你家有困难(白事)我一定会来帮忙,你家有喜事(红事),如果我不是太亲的人,就不来参加了,但一定会给你祝福(份子钱)。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