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甄嬛传》中,后宫的女子们,为了博得皇帝的宠爱,使出了浑身解数,学跳舞、学滑冰,也是很不容易。
其实,在汉武帝时,有一个女子,仅凭一首诗就获得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宠爱。简直不要太容易。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汉武帝爱看歌舞,宫里有一个乐师叫李延年的,能歌善舞,武帝非常喜欢。
这一天,李延年照常起舞,唱了一支新歌: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武帝听了十分动容,可又伤感起来:世间真有这样美的女子吗?
一旁的平阳公主说:还真有。李延年有一个妹妹,芳华绝代,跟诗中的佳人有得一比。
武帝一听,赶紧召见,确是绝世美女,还能歌善舞,于是宠幸了她,这就是李夫人。
而这首《李延年歌》也成为赞美女性的千古绝唱。
《李延年歌》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在汉武帝宠爱的众多后妃中,最生死难忘的,要数妙丽善舞的李夫人;而李夫人的得幸,则是靠了她哥哥李延年的这首名动京师的佳人歌。
这一首短短的诗歌,能使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闻之而动心,立时生出一见伊人的向往之情,说明了这首诗的确有超众的魅力。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北国有一位美人,姿容简直是举世无双,她娴雅之性超俗而出众,不屑与众女为伍,无人知己而独立。
“遗世独立”可见女子超脱尘俗、与众不同的气质。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这位北国佳人,有多美丽呢?
她只要对守城士卒瞧上一眼,便可令城垣失守;倘若再对君王秋波那么一转,国家就要遭受灭亡的灾祸。
许多人读到这一句,都要感慨,太夸张了吧!
“倾城”出自《诗经·大雅·瞻昂》,此处的“倾城”意为“倾覆城池”的意思。
在《李延年歌》里,却反其意而用之,以其具有倾城倾国的巨大魅力来极言佳人之美,达到引动君王思美之心的目的。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这是一句感慨:但纵然是倾城、倾国,也不要失去获得佳人的良机——美好的佳人,毕竟是世所难逢、不可再得的啊!
如此佳人,激发人读者对她的向往与渴望之情,您难道不知这具有倾城倾国之貌的佳人,一旦错过就再难得到了!
拳拳之心意,殷切的情感,在一咏三叹之中挣到了充分的表达,产生了沁人心脾的感染力,拨动了汉武帝的心弦。
果不其然,一生见惯美女的汉武帝,也为之感伤:世间真有这样的佳人吗?
在听了这首歌后,汉武帝也发出诘问,可见此诗的魅力。
从此“倾国倾城”也成为赞美女子绝美的专用话语了。
“倾国倾城”常见于古装剧中,每每看古装剧时,多会出现一个绝代的佳人,此时,一旁的男士多会花痴地说:这位美女真是倾国倾城。
可事实上,“倾城”一开始是一个贬义词。
“倾城”出自《诗经大雅·瞻昂》。
《瞻昂》诗痛斥了周幽王荒淫无道,祸国殃民的罪行。其中第三小节中有诗云:
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倾城,是指城邦覆灭。“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意思是“智慧的丈夫为城,智慧的妇人坏城”。
周幽王宠爱褒姒,为了博得褒姒一笑,幽王点燃战争时才会使用的烽火。
要知道,在古时,烽火是战争时求救用的,事关重大,而幽王却因宠爱褒姒而轻视国家大事。
后来,西周果然灭亡,而褒姒也被掳走,下落不明。
许多人把西周灭亡的历史罪责加在褒姒头上,认为她们是红颜祸水,祸国殃民。
夏商周以来的妺喜、妲己、褒姒等被认为是祸国殃民的女子。
美女是祸水,会倾覆城池,甚至国家,这种荒谬的认知盛行于几乎整个封建王朝时代。
而“倾城”这个词也成为“倾覆国家”的贬义词。直到李延年的“倾国倾城”的出现。
李延年反其意而用之,他用“倾城”的夸张手法,极述佳人之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时候,想要取得出众的效果,可以学一学李延年,“反意用之”效果可能会不错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