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是残酷的逆旅
过年回乡,团聚是既视感,社交是真图景,重逢是真相,代沟也是真相。多少年来,年轻人对于回乡的可怖感始终没有减弱,就在于故人的山河里,永远存在人情世故的练达,以至于晚辈如果不能摸透长辈的心思,就算礼品送到,也会被打入家族的冷宫,很难再翻起身来。
普遍而言,长辈眼中的优秀晚辈一定要满足“三个要素”:其一,跟长辈接触的时候,不能沉默或尬聊,必须打成一片才好,否则就是不懂事儿;其二,不管工作再忙,都要抽空回乡,要不然就是不懂事儿;其三,长辈嘴上说送不送礼无所谓,但是该送还是必须送,否则就是不懂事儿。
就“其一”而言,这好像是长辈狩猎晚辈最普遍的存在,不管晚辈在外面混得好与坏,只要回乡后还能跟长辈打成一片,就能在“及格线”以上被谈论。不得不承认,乡土秩序下的尺度,还是比较热衷外向型人格。
而“其二”来讲,虽说“常回家看看”值得推崇,但是如果尺度只建立在长辈的认知上,那么晚辈依然是被道德绑架的一方。可事实上,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有时候真的是没时间回乡,因为城市的围墙越来越高,稍有懈怠就可能被踢出局。
“其三”就比较显而易见了,比起宏大叙述中乡情的朴素,夹杂其中的贪婪成性也是该被看见的。一箱牛奶,一盒蛋糕或许不值多少钱,但是它却能很大程度影响长辈对晚辈的最终评分,就好像“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一样,送礼和不送礼完全是两种结局。
说到底,回乡是为重温乡情,可当乡情变成某种程度的严苛评判时,回乡的意义也就彻底变味了。只是,无论何时,乡情从来不是避风的斗篷,它更像是港湾近处的海浪,不时地敲打着游子的心,并且告诉他(她)“你该这样儿,你该那样儿”,而非是“无论你是哪样儿,你都要回来”。
要知道,个体在乡情的建构过程中,永远是不能冒尖的,即便冒尖也要成为父母在家族中存在感的体现,也就是长辈之间的竞争永远存在,他(她)们之间如果不能比出高下,就会借助子女的高下不断较量,以至于晚辈在家族中的活动,多半代表的是父母的脸面。
所以也就能理解,为何晚辈在送礼的过程中,礼品的尺度多半会受父母掌控,以至于送多少或送给谁,都是十分有讲究的。这导致,很多人情礼往并非是简单的礼尚往来,其中更关乎晚辈身后父母在家族中地位的存立。
因此,过年回乡,更像是晚辈被父母工具化的过程,就好像“自己过得好”一定要被同宗同缘盖章认可,才算是真正的过得好。不得不说,晚辈之于家族的意义,永远只跟长辈有关,直到晚辈熬成长辈,才能有机会找回自己的存在感。
另外,乡情的残酷无情,就在于“嫌贫爱富”很直观,这导致“失意者不回乡”,“得意者常回乡”已经成为某种结构性揣测的基本逻辑。并且,这对于多数长辈来讲,是很热衷在背后谈论的事儿,就好像晚辈不按照他(她)们的指示生活,就不能有出头之日一样。
可事实上,随着晚辈在异乡扎根,并逐步适应原子化的生活秩序时,乡情的残酷终将会变得“无的放矢”。当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更愿意把乡情和乡愁等同起来。可事实上,这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因为“乡愁”更关乎精神回味,而“乡情”只不过是某种直观的氛围而已。
所以,如果反过来思考,既然乡情有残酷无情的一面,为何非要让晚辈必须逢节回乡呢?难道就因为年岁轻就该被道德绑架吗?这着实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回到团聚的问题上,最好的答案,一定是“值得回”的问题,而非是“不得不回”的问题。
与此同时,“不愿意回乡”的潜台词里,最需要被戳破的就是“它对于晚辈的意义何在”,而非是“它对于长辈的意义何在”。如果回乡只是为迎合长辈们的心思,那么晚辈又何苦受这份无辜的狩猎呢?之所以这样讲,并非是要否定人情,而是希望人情不那么艰涩。
只是,放眼望去,长辈在对晚辈进行严苛的评判时,多半是“简单归因”逻辑,就比如:“晚辈突然不爱交谈”,就认为人家是“脑子出了问题”;晚辈礼品比去年送的便宜一些,少一些,就认为人家是“工作不行了”。
可事实上,长辈对晚辈了解的并不多,但却总想通过简单的迹象给晚辈开生活的良方。只是,但凡有这样心态的长辈,多半也都是生活的失败者,但是他(她)们在谈论晚辈的是非时,却总是自信无限,这不得不让人感到诧异,也让人感到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