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的秋雨
壹
今秋,老家万荣在一个月里竟然下了三场连绵不断的雨。
整整一个夏天,人称“干万荣”的家乡没有下过一场透雨。乡亲们从初春开始,施肥、浇地、打药、疏花、套袋、除草,几乎没有一天停歇。眼看着枝头挂了果子,但那小青果躺在厚软的双层袋子里仿佛睡着了,总不见长大。人们不知捏过多少遍了,袋子还是瘪瘪的。往年此时,果子已将双层装撑得鼓圆了。能做的都做到了,就缺一样——水。村里倒是有一眼深井可供浇灌,但是一千多亩的果树,满地裂着干渴的嘴,那三寸粗管子里的水,何时才能流到自己的嘴边呢?
黄河灌渠的蓝色接口也早在地头安好着,浇也方便,但是久旱少雨,都急着想浇。早已排上队了,轮到浇时没水了。急流涌浪的大渠水被无数纵横交错的小渠分抢着,变成了涓涓细流,到离主渠稍远的我们村那片土地上,没水了。仁慈的黄河母亲很难照顾到她所有的儿女们,她有限的乳汁被遍地张着的大口吸干了。
面对这片干渴的土地,乡亲们只能翘首望天了。“久旱有久雨”,大家还是抱着希望等待应验。为了减少地面杂草与果树争墒,便纷纷背起打草器械。到处是嚓嚓的打草声,到处笼罩着打草扬起的黄尘。
我客居西安,老家没有果树,但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菜蔬。持久的干旱,豆角叶子变黄了,菜果秧子快干了,几窝南瓜的大叶子一到中午便耷拉下来,奄奄一息。人常说的“旱不死的葱”的叶子也变成了麻白色,有的已经枯干了。
为了留住我亲手营造的这一片绿色,我采取了“保苗战略”。每天傍晚,接上长长的水带,开大自来水龙头,逐个漫灌。水带伸不到的地方,接满大桶提着灌,每晚要提十几大桶。除了下面灌,我又提着洒壶从上面逐个浇。村里的自来水比西安贵多了,但我已不惜一切代价。我喜欢这小院的绿色,不仅仅是实用,它更是我心灵安放之所,是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
傍晚,人们从地里回来,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是天旱,手机上点看最多的,电视里关注最多的是天气预报。河南郑州新乡一带遭水灾,那里有我的亲戚。那么多的雨水下到这边果树地里有多好!
空气湿度小,天气预报也不太灵了。手机上明明显示要下雨,不大会儿再看时又成了大晴天,让大家空喜一场,有点不相信预报了。偶尔不远处飘过一团云,有人说,今天某某村下雨了,路上都起了水。就有人接着说,人家兴运哩,这可是下钱哩。真是坐观邻村天,徒有羡雨情啊!
在家乡这片田野上,曾有的希望落空了,新的希望又总在萌生着。手机和央视预报都说,一轮大范围的秋雨将要来临,电视上一大片深绿色遮盖住了这一片!大家满心期待,迎接着天大的喜事快快来临。我多次想过:是谁第一个用“希望”来修饰“田野”,真是太恰当不过了。
这一次的预报没让人们失望。晚上刚睡下,便听见院子里沙沙的细雨声,接着又听到四周有节奏的打炮声,连续着在高空轰响。我知道这是化云为雨后催雨炮。没有电闪雷鸣,这炮声听着格外清亮,像结婚时迎新的礼炮。
炮声在夜空中震荡着,雨也随之越下越大,由开始的沙沙沙,变成了哗哗哗,混合着雨打藤叶的叭叭声和院子里一溜大小盆子的叮当声,宛如悦耳动听的秋雨交响曲。想起了杜甫的《春夜喜雨》,又想起了白居易《秋雨夜眠》里的诗句“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想象着小院里我的那一片菜蔬已泛出了新绿,想象着乡亲们都在各自家里度着这个舒心的夜。
第二天早上天微微亮,我按捺不住喜雨之情,起床站在廊下看下雨,开了大门到大巷里看流水。雨还在下着,朦胧中看见几个邻居巳经打着雨伞站在自家门外,好像等待着给每个人报告昨夜下雨的好消息。
“这雨下美啦,整整下了一夜夜”
“院里的脸盆都下满啦,足有十公分!”
“预报说还要下好几天哩”
“下吧,地干透啦,反正咱这里水灾不了”
远远的隔空喊话,爽朗的声音在雨中传响,喜悦荡漾在在每个人的心间。天公似乎要偿还半年来对这片土地的亏欠,昼夜不停,连绵不断,把这甘霖似的秋雨普降在家乡的每一寸土地上。
常说人是个“旱虫”,连下三天雨,人就憋不住了。这次连下五六天了,人们似乎突然有了耐性。没有怨雨的,说的最多的是“这下不用浇了”,“这是下钱哩!”
连绵了几天之后,雨过天晴。不顾道路泥泞,人们急切地开上三轮,纷纷到自家地里看那喝足了水的果树。挂满苹果的枝头沉甸甸的弯下了腰。多日不变的果子几天功夫竟然明显长大了许多,有人站在田间地头简直流连忘返了。
地表刚能涉足,憋足了劲的乡亲们便又忙碌起来:打草、施肥、拉着一车长短不齐的带杈木棍支撑那压弯的果枝……
新红星果该拆纸袋了,那是要赶在中秋节前卖的。硕大的果子刚拆袋时洁白的像吃奶娃娃的脸蛋。
人们在树缝间的地面铺上一层耀眼的反光膜,潮气大,太阳一晒,三两天就变成了鲜艳的粉红色,继而又变成了厚重的深红色,像一盏盏红灯笼挂枝头。
田间小路两旁的柿子树经过一番秋雨的洗礼,深绿厚实的大叶子在太阳的照射下泛着青光。满枝金黄的柿子在绿叶的衬托下更显得亮丽。“美巴”、“嘎拉”苹果正是采卖期。乡间的条条道路上,满载新鲜水果的三轮车一辆辆奔驰而过。秋天的田野上,到处漾溢着收获喜悦,闪耀着希望之光。
我家小院里保住的那一片绿色,雨后也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藤架上新长出的红豆角绿豆角,又细又长垂成了彩帘,南瓜藤上向左向右疯窜出了多条新蔓,喇叭状的金黄色花朵点缀在绿叶间,新种的几畦香菜、黄萝卜嫩黄鲜绿,猛长了几寸,远看像一块块l绒绒的地毯。连先前已麻白的葱叶也奇迹般地泛青了,一行行直挺着向上窜长。陶醉在雨后小院这一片新绿中,我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好一场甘霖雨!
贰
天公好像把五湖四海的雨都带到了这里。第一场连绵的秋雨刚过,乡亲们在阳光下忙碌了没几天,预报显示,新一轮的雨又要降临,而且又要连绵五六天!人们的心里减了几分喜悦,多了几分忧虑。
要是再连续着下,该卖的早熟果子无法摘卖,需要阳光照射才能变红的果子也迟迟难红,这可要错失中秋节前的销售时机了!
“南方这一程的高温么雨,电视上看那一片血红血红的,雨下到那儿多好!”
再下,今年的好收成就么指望了!
大家开始怨雨了。但是天公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第二轮秋雨如期而至。而且从早到晚昼夜不停。一团团的乌云似千军万马,从东北方涌来。没有电闪雷鸣,只将携带的雨铺天盖地一个劲地往下倾泻!
老人们讲,“云往南,水滩滩”。年过半百的人都没见过这水滩刚渗又是水滩,一脚踩在地里,就陷进一尺深的泥潭。
正如人们所料,许多家的早熟果子因雨没能在节前卖完。商机过了,外地果商挑剔多了。商品果卖成了次果价,甚至卖成了两毛一斤的落果价。前几天渐渐变红的果子竟然又返青了!
连绵的秋雨还使许多家多年不漏的房子漏水了,有几家都把在外打工的孩子从天南海北叫回来修补房子。
一天晚上,我打着伞到一位独居的老人家去看望。一进门,老人正端着盆子往外倒水。见我走来,便叨叨着:“你看这雨下的,么个窝立站,你看这屋里都成啥啦!”
我帮老人整理了一会。房子都是钢筋水泥的,水泥老化,缝隙都漏水了,满屋子大盆小盆叮当响,一片狼藉。
返回家,电视又没了信号,我坐躺不安。夜深人静,窗外沙沙的雨声和房顶下水管里的叮咚声格外刺耳。眼前挥之不去的是那位老人家里的情景,是乡亲们忧郁的面孔,真是“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啊!
而且,不断有令人恐惧的坏消息传来。有人说,陕西洛川下冰雹了。洛川苹果我知道,很有名。我在西安市场上,洛川苹果和我们万荣苹果都是亮牌子。
一天下午,雨渐变小,我和邻居们都在家憋够了,到大门外“放风”,只见西北上空的云黑得怪样,空气也骤然变冷。手机上突然传来下冰雹的视频,是几十里外铝厂的朋友发的。她的车子避在树下,密集的冰雹还是把车砸得噼啪乱响。冰雹在前玻璃上狂蹦乱滚,车内一片惊叫声。我急问,“这是哪里?”回答是铝厂。大家围看着视频,随着一阵阵惊呼。
又有人手机上也传来消息:裴庄也下冰雹了。不由人倒吸一口冷气。裴庄离这儿直线不过十里!邻家婶子惊惧地说,“可别下过来,下过来今年就完了!”心,都提到了喉咙眼。如同大兵压境,每个人的脸上都显得惊恐。我说了一句自己都没底的“不会吧”试图安慰。我只愿刚才的消息是假,盼着西北方那片黑云快快消散。
好在那片黑云渐渐向西南散去,大家这才长舒了一口气。一会儿,金色的阳光从西边一团白云下斜射过来,刺眼的光芒照在每个人的脸上,一色红瓦屋顶,整齐排列的我们的新农村,更显得洋洋大气,金壁辉煌。
不一会儿,朋友又从铝厂发来照片,是双层的彩虹。我急忙沿楼梯登上屋顶,寻观彩虹,只见在东北方向的蓝天之下,一抹白云间正有一段弯弯的彩虹在变幻着,在蓝天白云和绿色大地的衬托下,绚丽夺目。望着我举起手机拍照,邻家婶子在大巷高声喊问“彩虹在哪边?”听我说在东北后,婶子笑着说“那就么事啦,东边落空西边雨”。人们的心又一次放下了。
远望东方那道美丽的彩虹,我想起了《阳光总在风雨后》那首歌,不由哼唱出声来。唱到“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这几句,联想到我的同事丁燕军老师发在【铝城文苑】上的那篇美文,《一切都会过去》。是的,世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像这秋雨彩虹。春夏秋冬,阴晴圆缺,沧海桑田,悲欢离合。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尽情享受“花明”,又坦然面对“柳暗”,因为一切美好都在路上。
中秋节到了。天公似乎又善解人意,十五傍晚,天空格外清朗。月亮还未升起,深蓝的夜空,几颗闪亮的星星已眨着眼睛,传递节日的吉祥。
我和乡亲们团坐在门外的空旷处等着赏月,欢声笑语,老老少少一大片。这是两轮秋雨过后难得的好时光。在这中秋的晚上,更像是一家人。有孩子喊,“月亮出来啦!”大家纷纷站起,只见一轮明月从东边巷头的果树梢上冉冉升起,月光皎洁,银辉洒向大地。月是故乡明,明在亲情,明在乡情,明在世代劳作在这片土地上的乡亲们的心里。
孩子们在外工作忙,难得回老家跟我们团聚,但一条条祝福的短信,寄来的月饼、狝猴桃、冬枣等一大堆美味和头顶那一轮圆月,已经把我们亲人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我们把大方桌搬到院子中央月光能照耀的地方,摆满了各种鲜果佳味,对着天上的圆月不,许下了我们年过六旬的心愿: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孩子们健康成长,全家和乐平安!
叁
度过了美好的中秋之夜,还奢望着十六的圆月,但是天公不会一味地满足你。十六下午,天空收起来了灿烂的一幕,第三轮的秋雨又来临了。人们早知道了预报,心也坦然了。
“今秋的雨把人都下服啦”。还有人似在自我安慰说“据说多年前秋后还连着下过四十多天雨哩,墙倒厦塌,粮食收不回来在地里都发了芽,照样过来了”。
听着乡亲们这一言一语,我暗想着:百姓生存的韧性真是强大。风调雨顺,家道和昌时欢声笑语,享受着美好;天灾人祸,不可抗拒时又咬紧牙关,苦熬前行,那怕在遥远的地方有一点微弱的光!这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根源么?《周易》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个励志经典,我们应代代传承。
作者:司文生,1956年3月出生,万荣县人,先后在运城市和河津市教育糸统工作,2018年在河津三中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