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被误解的不止是作品,也是作者本身。
提起张爱玲,人们想到的往往是遗世独立,眼神清冷的形象。她永远像是漂浮半空,冷眼旁观着世间纷扰,是少有烟火气的“人间清醒”。
张爱玲的“醒”,并非她的本意。
以这般形象示人的张爱玲,很难让人将其与“母亲”形象联系起来,不止是旁人,怕是张爱玲本人也想象不出。
原本,张爱玲是有机会做母亲的,孩子的父亲不是广为人知的胡兰成,而是张爱玲的第二任丈夫,赖雅。
赖雅与张爱玲
赖雅是谁?若是对张爱玲了解不多,大概是要一头雾水的。
这不奇怪,因为张爱玲虽是华语圈知名度最高的女性作家之一,但关于她和赖雅的往事,很少有人提及,很多的张迷甚至将赖雅视作张爱玲人生的一个“污点”。
赖雅其人,能查找到的记载很有限,即便是这寥寥几笔的文献,勾勒出的也是一个落魄文人形象,若要说赖雅这个落魄文人有何特别,大概就是他德裔美籍的身份,还有他大了张爱玲整整29岁,有一个与张爱玲年纪相仿的女儿。
世人偏爱男才女貌,张爱玲是有才有貌的佳人,她的另一半的才华自然是只许多不能少的。
而赖雅呢?他衰老,他离异,他没有作品流传于世···
“张爱玲这朵鲜花,漂洋过海插在了赖雅这坨牛粪上”,这是36岁的张爱玲与65岁的赖雅结婚后,世人对这段婚姻的评价。
婚礼是在1956年8月的盛夏,世人的唾沫却似12月的凛冬一样寒冷逼人。
张爱玲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才华也好,般配也罢,旁人的评价只是一时,日子总是要两个人一天天过出来的。赖雅是76岁离世的,在有他陪伴的11年间,向来孤寂的张爱玲应该是幸福的。
这在张爱玲的文字中可以找到佐证。在日记中,张爱玲记录下了自己38岁的生日,这是在她和赖雅在一起的第三年。
这次的生日,现在看来,并无什么特别,两个人一起做了晚饭,都是些家常菜,一起出门看了一场喜剧电影,两个人都笑出了眼泪。
是因为电影太好笑,让张爱玲印象深刻才写进了日记中么?不至于,让她印象深刻的是那一天是她的农历生日。
农历与公历的换算,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赖雅作为一个外国人,为了给张爱玲一个惊喜,硬是仅凭张爱玲的公历生日推算出了她农历的生日。
“他对她的爱,是毫无保留的爱”,赖雅的女儿菲丝在多年后回忆起父亲和张爱玲时这样说。这个与张爱玲年纪相仿的继女,也为张赖两人的爱情动容。
即便两人生长环境完全不同,即便两人年龄相差将近有一倍,即便世俗对两人百般不看好,张爱玲与赖雅的爱,超越了这一切。
赖雅与张爱玲
但他们,并没能留下爱的结晶,关于这一点,也是猜测纷纷。
有人说,是赖雅不想要这个孩子;有人说是赖雅经济拮据,没能留下这个孩子;还有人说,是赖雅年龄实在太大,张爱玲怕孩子会有先天疾病,所以放弃了这个孩子···
基本都觉得是赖雅的问题,之所以少有人怀疑是张爱玲的原因,大概是觉得对于女人来说,或许没有什么比“为他生一个孩子”更能表达对一个男人的爱的了。张爱玲都已经能超越年龄,超越文化,超越世俗地去爱了,又怎么会因为经济原因,年龄原因而不要孩子?
但从张爱玲的自传性小说《小团圆》来看,堕胎很可能就是出自张爱玲本人的意愿。不是不能要,不是不想要,而是她不敢要。
1967年,赖雅去世。张爱玲开始了幽居生活。之后张爱玲开始着手写一本自传性质的小说——《小团圆》,直到张爱玲去世后才发表。
张爱玲自传性小说《小团圆》
书中就有一段关于主角九莉堕胎的描写:
“九莉看见抽水马桶里的男胎,感觉恐怖到极点,遂扣动机钮,胎儿在波涛汹涌中消失了。”
“九莉”就是张爱玲为书中的自己取的名字。这一段描写,大概真实再现了张爱玲自己堕胎时的场景。
张爱玲与赖雅是闪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张爱玲当时已有身孕。两人2月相识,5月有了第一次肌肤之亲,8月成婚。结婚时,张爱玲怀孕不到3个月。
从书中的“男胎”描述来看,胎儿已经发育到可以看出性别,这至少是在怀孕4个月之后了,这说明,堕胎并非是因为张爱玲一时的不知所措,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这个“深思”可能远比和赖雅的相识早得多,张爱玲并非不要赖雅的孩子,而是谁的孩子也不想要,准确地说,是不想要张爱玲的孩子。
张爱玲母亲
《小团圆》中,关于要不要孩子的问题,九莉,也就是张爱玲,是这样回答的:
“生个小盛也好,” 起初汝狄说,也有点起疑。
九莉笑道:“我不要。在最好的情形下也不想要——又有钱,又有可靠的人带。”
这段描写,表面上看,其实是有些矛盾的。“九莉笑道”给人一种玩笑随意的感觉,好像并没有认真严肃对待这个问题,所以笑着回答。
但从后面“又有钱,又有可靠的人”这样详细具体的条件描述来看,九莉显然又是对生孩子这件事有过自己的思考的。
所以,九莉,或者说张爱玲,在要不要孩子的问题上如此决绝,到底是怎么想的呢?这在书的末尾给出了答案:
“她(九莉)从来不想要小孩,也许一部分原因也是她觉得如果有小孩,定会对她坏,替她母亲报仇。”
九莉是张爱玲,九莉的母亲指的自然是张爱玲的母亲了。在张爱玲看来,自己不想要孩子的根源,在于她的母亲,在于他们的母女关系。
张爱玲称自己的母亲为“二婶”,因为她年幼时曾在名义上被过继给了伯伯,但实际上,张爱玲和弟弟张子静一直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过继虽有名无实,但从这一称呼上,就能看出母女的关系的敏感微妙了。
不同于赖雅的只言片语,后世对于张爱玲母亲的记载就要多得多,因为张母也是一位毫不逊色于女儿的奇女子,世代的弄潮儿。
张母名叫黄逸梵,原名黄素琼,黄逸梵是她在张爱玲4岁时,离开家庭出国后为自己取的名字。
黄逸梵深受五四思潮的影响,留过洋,跟徐悲鸿,蒋碧薇等人都熟识,是个不折不扣的新派女子。
而这样一位女子,也还是难逃包办婚姻,在22岁时被家里许配给了李鸿章的外孙——张志沂。不同于张爱玲与赖雅的结合,黄逸梵和张志沂在当时看来,可谓是门当户对。
只可惜,对的是门户,而不是门里的人。张志沂虽然也读过书,但骨子里还是个旧社会的遗少,纳妾、逛窑、大烟,样样全沾。和思想前卫解放的黄逸梵完完全全是两路人。
这样水火不容的两个人被捆成一根绳上的蚂蚱,结果可想而知。
张爱玲记事起,对于父母的印象就是不停地争吵,争吵个不停。一直到张爱玲4岁时,母亲决定离开这个家,这一走就是四年。八岁的张爱玲盼回了母亲,却不知母亲这次回来,父母的矛盾再次升级,以至于母亲要起诉离婚。
两人离婚时,母亲这样对张爱玲说,“你想清楚,跟着父亲钱是有的,跟着我却要过苦日子。”
母亲自然是替女儿考虑不希望她受苦,而这在张爱玲听来却意味着抛弃。
而“钱”这个破坏母女关系的隐患也就此埋下。
黄逸梵考虑了经济问题,却忽略了人。张爱玲跟了吸大烟的父亲,日子并不好过,她总是挨父亲的毒打,被关禁闭,有一次几乎被折磨致死。此时幼小的张爱玲,如何看待母亲,可想而知。母亲是走了,离开了这噩梦般的家,却是孤身走的,把自己留下了。
后来张爱玲也出国投靠过自己的母亲,但也只是从肉体的虐待变成了精神上的折磨。多年后她写下这段经历时,是这样说的:一个是低声下气,一个是如施舍般收留。
每次张爱玲向母亲拿钱时,母亲都会说“好久没打牌了,都是因为你”、“好久没买新衣服了,都是因为你”、“生下来就是害人”。
这与张爱玲所渴望的母女关系相去甚远。张爱玲对于自己是母亲是有一种几乎崇拜的感情的,换作是谁,有黄逸梵这样一位时髦漂亮的妈妈,都会感到自豪的。
“我最初的回忆之一是母亲立在镜子前,在绿短袄上别上翡翠胸针,我在旁边仰脸看着,羡慕万分,自己简直等不及长大。”
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
张爱玲也一直以为,自己的不幸是来自纨绔的父亲,跟着母亲就好了。可盼了好久的母女团圆,盼来的却是这般的冷漠与嫌弃。
不只是如此,真实的母亲好像也并不像自己记忆中的那么值得骄傲。母亲身边一直男伴不断,并且多次堕胎。
母亲的种种表现,让张爱玲觉得母亲根本不爱自己,在母亲眼中,钱都要比自己的女儿来得更重要。
以至于张爱玲成名后,攒了好久的钱,她将这笔钱交到母亲手中时说“花你这么多钱,我心里一直过意不去。”
母亲在接过钱后,怔住了,许久后落泪了说“就算我不过是个待你好过的人,你也不必对我这样,‘虎毒不食子’暧。”
从母亲的反应来看,张爱玲是想错了,母亲是爱她的,不然不至于难过落泪,只是不懂如何表达。
当局者迷,张爱玲仍未察觉母亲对自己的感情,只觉得是两不相欠了。
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
若干年后的伦敦,黄逸梵感觉自己要客死他乡了,于是给张爱玲写信,希望能最后见女儿一面。
但张爱玲认为这不过是母亲向自己要钱的理由,只匆忙寄了一百美元给她。母亲的希望落空了,两人终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母亲死后,张爱玲收到了母亲的遗物——满满当当的一堆古董。
这时她才醒悟过来,母亲并非爱财之人,是真心想见自己自己最后一面,而自己却因偏见,错过了。张爱玲是醒了,而母亲却再也醒不过来了。
张爱玲
这就是张爱玲在《小团圆》中写的“定会替母亲报仇”的原因,她觉得自己如此对待母亲,将来自己的孩子也会像自己当年那般刻薄,替母亲回来报仇。她愧疚,以致不敢生孩子。
老照片虽然模糊,但还是能看出黄张母女两人长相上的相像,但两人像的又何止是长相,还有两个人的命运。“爱”都是两人一生的追求。
了解张爱玲和胡兰成往事的人,都会替张爱玲不值,觉得她糊涂,何必为了这样一个男人卑微到这种地步?这是那个清醒到清冷的张爱玲么?
卑微到尘埃中,就是张爱玲理解的“爱”。
张爱玲
而母亲黄逸梵呢?她不卑微,反而是高高在上,她寻求的是“关注”,所以流连辗转几个男人间,不停地换着枕边人。
关于这一点,张爱玲是看明白了的,她在后来是这样评价自己的母亲的:
“她并不是要和人上床,她就是要人喜欢她。”
但不管是卑微到尘埃中也好,高高在上也好,都不是真正的爱。黄张两代人都不会正确的表达爱意,这才造成了两代人的悲剧。一生求爱,求而不得。
在《小团圆》中,九莉一生只和母亲有过两次亲密接触,都难说是什么美好的回忆。
第一次是九莉9岁时,母女两人过马路,母亲牵了她的手,两个人都感到不适。第二次则是九莉三十多岁时,腿上烫了鸡蛋大个包,母亲替她上药。
这两次亲密接触间隔时间之久,令人咋舌,而且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发生的。九莉也并未感到温暖,而是觉得“换了从前,早羞死了。”
张爱玲
黄逸梵爱自己的女儿,但她不懂如何表达,所以尽可能的避免肢体接触,这在日后又发展成了语言上的。
每次张爱玲问她拿钱时,她总要奚落女儿一番,说她“生下来就是害人”,也是下意识地想跟女儿保持距离,不要太亲密,因为她不知道如何与女儿相处,亲密关系让她感到窘迫。
母亲这种刻意营造的距离感,让张爱玲日后自己去爱时,选择了报复性的付出,因为在她看来,无原则无底线的对一个人好,付出,就是爱。这是她年幼时渴望却不曾得到的。
一个不会爱,所以选择了高高在上,一个不被爱,所以选择了卑微到尘埃。
张爱玲与友人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她自己就是年少成名,7岁时就写出了第一篇小说,是名副其实的天才少女了。
人人都羡慕天才,却不知天才早慧的背后也是无奈的早熟。
因为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所以早熟,孤寂清冷并非是张爱玲的风格,是写作需要,而是她的童年确实不曾被爱,她懂如何与人相处相熟,无法参与只得冷眼旁观,早早的看透世间种种。
张爱玲还说“人生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后人只感叹其比喻的精彩,但对她自己来说,确是“事实”。
张爱玲
晚年的张爱玲一直疑心自己的住处有虱子,3年间搬了180次家,几乎每周都在搬家,已经病态。
虱子在房间里么?不,“虱子”在张爱玲的心里。她要逃离的不是小虫,而是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基因,有很多她不想要,但又是原生家庭带给她的东西,想逃却怎么也甩不掉。这让她几乎崩溃。
她内心深处也明白,自己已经无力改变,但至少这一切不要再在她和孩子之间轮回了。
平凡的人艳羡他人的传奇,而传奇却只想求一生平凡。如果有得选,张爱玲只想做一个普通的,能和孩子享受天伦之乐的母亲。
可惜,如果只能是如果。
那一天,张爱玲按下机钮,看着孩子在漩涡中消失不见时的心里所想,即便文笔老辣的她,也说不清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