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经贞观之治、永徽之治之后,至开元盛世,唐王朝发展到万国来朝的历史全盛时期。历经百年发展,天下承平日久,开元后期的唐玄宗逐渐丧失了向上求治的政治抱负,以致群小当道,朝政腐败,国事日非。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一场争夺统治权的内乱——安史之乱,成为国富民强的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此后,皇帝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已无实权,国力日渐衰颓。
安史之乱结束整整50年之后,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李商隐出生在一个小官僚的家庭。不幸的是九岁便丧父,受到家庭变故的影响,年幼的李商隐从小便承担起家庭的负担和希望,尊奉母亲之命回到郑州(今郑州市管城区),之后不久,便跟随堂叔学习古文和书法,并希望能才学振兴家道。十六岁时即以见长古文为当时士大夫所知。十七岁时被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辟为巡官,从此,开始了断梗飘蓬般的“薄宦”生涯。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在李商隐46年的人生里,共经历了由唐宪宗至唐宣宗的6位皇帝。他生活的年代,虽然出现元和中兴、会昌中兴的局面,但唐王朝的皇帝已然无法再挽回走向衰落局面。这一时期,宦官弄权、朝臣党挣、藩镇割据,整个士人阶层心中都笼罩着一层失望和沮丧,犹如乌云一般。作为晚唐最杰出的诗人,本就生性敏感的李商隐也被动陷入党政。
或许是因为李商隐幼年丧父和过早承担起家道中兴的责任和期望,以及薄宦漂泊、寄人篱下的人生境遇,造就了他敏感细腻的人生性情,所以诗风缠绵悱恻、隐晦迷离。
宣宗继立,牛党把持朝政并开始政治清算,郑亚被贬,南迁桂林。李商隐接受郑亚邀请,离开长安,到桂林当幕僚。由于郑亚的信任,以及离开长安这个党争的漩涡,桂幕时期的李商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心理解放。《晚晴》这首诗即是这一时期所写。
《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⑴夹城:城门外的曲城。
⑵高阁:指诗人居处的楼阁。
⑶迥(jiǒng):高远。
⑷微注: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和柔和。
⑸越鸟:南方的鸟。
整首诗的大意是:一个人深居简,日子过得清幽安宁,俯瞰夹城,春天已经过去,初夏时节天气尚且清凉。幽深处的野草得到上天怜爱,被雨水美美地浸润一翻,黄昏时分,雨过天晴。登上高阁远眺,天高地远,晚霞的余晖照进窗棂。越鸟的窝巢也已经干了,它们飞回来的样子显得也更加的轻盈。
首联即点名诗人览眺晚晴的时间和地点,诗人在自己清幽的居所俯瞰夹城,时令正是清和的初夏时节。
初夏的傍晚,雨后初晴,云霞漫天,煜煜生辉,而诗人一反常规,并没落笔于宏观大景,偏偏关注幽暗处因雨潦长得丰茂的野草,以细腻柔和的感受虚处用笔,暗寓晚晴。久雨晚晴,草木生辉,诗人因触景而心生“天意怜幽草”感想,写景的同时,也是在隐喻和感叹自己少小丧父身世以及薄宦漂泊的命运,就像是这幽暗处的野草一样,幸而自己的主官也对自己怜爱和关怀,犹如晚晴斜晖照在阴寒潮湿处的野草上,温婉柔和,自然引出“人间重晚晴”一句来,赋予诗题美好乐观的人生含义,整句混融天成,拖寓深远。
雨后晚晴,诗人站在自己居住的阁楼上俯瞰夹城,因为空气澄净,目之所及,遥远开阔,晚霞斜晖温婉柔和地照在阁楼小窗上,这样的象外之趣使人心情舒畅、明朗。
不仅如此,诗人还发现天气转晴以后,鸟巢逐渐变干,归飞的宿鸟体态也变得轻盈。眼前之景,皆映照着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诗人阁楼俯瞰夹城时,眼中景象皆是心中景象,一片欣欣然喜悦,自然而然地将心中感受化在对晚晴景物的描写之中,不着痕迹。李商隐在这一天傍晚,应该是开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