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圣贤智慧,践行中国式管理。
我们经常感慨“世界很现实,社会很残酷”,但那是因为你习惯冷漠,安逸太久,想要太多。更明确地说,若你不能以认真对待生活,又怎能奢望生活富足的回馈?若你不能以善意对待世界,又怎能企望与世界温柔相拥?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仁者不忧”,这固然是“仁者”怀揣一份雅士的淡定,能乐天知命、宠辱不惊,更因为对待“仁者”,乃至对待任何善良的人,所有人天然多出几分温柔和善意。人们愿意接纳你、认可你、帮助你,当你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你又怎能不越走越幸运?
不止如此,“忠、信、笃、敬”这些人性中的闪光点,一旦做到极致,就能产生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甚至能改变其他人、改变这个世界。
春秋时晋国有一个叫赵盾的大臣,大约比孔子早生一百年,却用实践证明了这个道理。
赵盾为人忠诚恭谨,时时以劝谏君王为己任。但晋灵公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混蛋,他对赵盾的唠叨感到厌烦,就想到了一个很不“君主”的主意。他雇了一个叫锄麑(ní)的杀手,想把赵盾杀掉,一了百了。
可是锄麑去行刺的时间很早,凌晨三点多就到了赵盾家里。这时,赵盾的卧房门已然打开,赵盾端端正正穿着朝服,正微微闭目在那里养神,等着上早朝。
锄麑大为震动,因此愣了愣,就缓缓退了出去。在这短短几步间,锄麑已经想了很多:
赵盾身为一代权臣,一个人独处的时候,都能如此毕恭毕敬,不见丝毫怠慢逾越,可见其忠诚。更何况,这时候的晋国,内有国君荒唐,外有强敌(楚庄王)窥伺,赵盾可以说是靠一个人的力量撑起了整个晋国。赵盾若死,晋国危矣。
于是锄麑脑海中念头电闪:假如杀他,我就是不忠;但如果不杀,又将失信于君王,这是不信。不忠不信,何以为人?左思右想,锄麑最终撞树自杀,用死亡成就了自己的忠义。
赵宣子“礼退杀手”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告诉我们为人处事“毋不敬”,只有时时提起恭敬心,心怀善意,认真对待这个世界,世界才不会敷衍你,才会回馈给你足够的尊重、幸运以及成功。
就如赵盾,赵盾死后谥号“赵宣子”,意即“中兴”,他也确实当得“中兴”美誉。是他,几乎一肩撑起晋国,维持了文、襄之后的晋国盟主地位。其功绩千百年流传,即便有“弑君”之嫌,也瑕不掩瑜,后世仍旧将其与商伊尹、汉霍光等名臣比肩,简直是忠君为国的楷模。一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谓形象地道尽赵盾生前身后无限风光。
还不止如此,赵盾也给自己的家人后代留下了丰厚的政治遗产: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就是其后人所立。
做人臣子到赵盾这份上,才不枉这一辈子!
【曾仕强教授智慧语录】
尊重不一定是“口服心服”,它代表“你对我好,我没有理由不对你好”,以及“你尊重我,我当然也尊重你”的“交互”心态。中国人相信“敬人者,人恒敬之”,便是此理。整个的噬嗑卦,叫做内自讼。内自讼就是自己跟自己打官司,不要去跟别人打官司。就是反省自己的意思,检讨自己,想办法改善自己,那自然会亨通。有人精心策划,紧张筹备,科学管理,严密控制,最后还是失败了。有人糊里糊涂的就成功了。你能怎么样?我们工作就是一个目的:在工作中,不断提升你的道德。其他全都是假的!行善避恶,自主权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欲仁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内求。当下一念,立即想到仁德,依仁心而行动,便是修己的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