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夕,少女又收到了 3 张结婚请柬。
“哎,请柬收了一轮又一轮,为什么我还是单身呢?”
听到少女的叹息,朋友毫不客气地怼道:
“这句话我都听烦了,你是真的想谈恋爱吗?”
“当然啊,但是社交圈太窄,很难认识新的人。好不容易有可以接触的,又总觉得差点什么,所以......”
朋友又打断了我:“这些客观原因,你总结过无数次了,但明显不是主要问题。”
我一时语塞,条件反射似地问到:“那是什么原因?”
她却卖了个关子:
“给你推荐一部新的综艺,去看看第一个女嘉宾的故事吧。”
01
想要脱单的我们,从未发出 “我想恋爱” 的信号
她推荐的这部综艺叫《90婚介所》。
少女看完,感觉像是 “一对多的限时相亲现场”。
简单介绍一下节目流程:
30 个男嘉宾被分到 4 个房间,每个房间各有一个主题:过去、兴趣爱好、价值观、未来。
之后,女嘉宾选择进入其中一个房间,和该房间的男嘉宾们进行 9 分钟的互动。
互动结束后,双向选择成功的男女嘉宾,可以进入第二轮的1 v 1终极试恋。
之后最终决定,是否和对方牵手(女嘉宾有一次重换房间的机会)。
第一位女嘉宾叫韩笑(悄悄说一句,这个节目所有女嘉宾的颜值都很高!)。
她在自我介绍中表示,自己单身的原因是:宅,朋友少,社交圈窄(这不是和我的原因一样吗?)。
接着,韩笑选择进入了“过去”房。
因为相同的兴趣爱好“打游戏”,很快和其中一个男嘉宾刘天杨建立了共同话题。
后续的采访中,两人也都表达出了当时对对方的好感。
接下来,房间里的所有嘉宾一起看了韩笑的自我介绍视频。
当她说道:给我一根网线,我可以永远不出门。
刘天杨马上表示自己也是这样的,接着,两人聊起了一部动漫的最近动态,在场的其他人都成了背景板。
9 分钟结束后,韩笑走出了房间,开始选择让自己心动的嘉宾,而男嘉宾们,也留在房间里决定是否想跟她继续相处。
所有的嘉宾和助恋团成员都认为,韩笑和刘天杨一定会双向选择。
少女感慨,还是要多认识新人啊。
你看,打开社交圈认识了新朋友的韩笑,马上就找到了心动对象。
然而下一秒,视频里传来冷冰冰的声音:匹配失败。
门外的韩笑,选择了另一位男嘉宾,蒋一凡。
屏幕前的少女震惊了:???这人谁啊?
其实,蒋一凡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存在感,但他留给我的唯一印象就是:喜欢记笔记。
甚至在女嘉宾还没进来之前,就在笔记本上开始对她进行预测。
但是,整个过程中,他和韩笑除了群体讨论环节聊了几句,没有任何单独的互动。
那选择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韩笑是这么回答的:
然而这一切,蒋一凡完全不知道。
看到这,少女恍然大悟,明白了朋友为什么推荐我看这一段。
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想脱单,但其实,并没有给对方释放出“我想要和你恋爱”的信号。
那认识再多新人,也白搭。
02
恋爱的信号,到底要怎么发出
说到底,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以不同方式进行连接的过程。
我发出信号,你接收信号,就是这样。
亲密关系也不例外。
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呢?
第一步,是表达“我对你产生了好奇”
节目中的韩笑,完全没有表现出来。
在“过去”房中,她曾经这么评价自己:
少女读大学时,曾经也有过这么一段 “过度关注自我” 的时期。
那时候,我把全部的时间花在自己身上,觉得 “任何关系” 都是没有必要且无用的,拒绝参加班级和宿舍的集体活动,拒绝和其他人深入沟通。
当“自我关注”占据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自然就无法对他人产生好奇了。
韩笑也是如此。
她选择蒋一凡的理由,不是因为对他有兴趣,而是想知道 “他的分析”,想看看对方是如何评价自己的。
她关注的,本质还是她自己。
事实上,过多的自我关注代表了一种个体对自我的不确定 (self-uncertainty)。
而较高的自我不确定,会让一个人无法判断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关系,以及和什么样的伴侣会更契合。
当然,我们完全可以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自己身上。
但如果想要迈出 “恋爱” 这一步,就要做好建立一段关系的准备。
有时候,爱情不需要思考太多,罗曼蒂克的灵感往往就在一瞬间。
但前提是,你要看见那个人。
而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把目光从自己身上挪走。
第二步,不要过分看重 “灵魂伴侣” 这回事
采访的时候,节目组问过韩笑一个问题:你的理想型是什么样的?
韩笑的答案是这样的:
我们都知道,现实生活中是没有李泽言的(她自己也承认是在口嗨)。
但事实上,很多人都有一个理想中的 “李泽言”。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灵魂伴侣” 。
美国的一项民意调查里,大约 75% 的人都相信,世界上的某个角落,一定有 “对的人” 等着自己。
他们的一生,就是为了找到那个人,以期让自己的生命与灵魂更加完整。[1]
诚然,认真选择伴侣很重要。
但少女更想强调的是,一直心心念念要等灵魂伴侣出现,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大量心理学研究都发现,那些相信缘分天注定的人,爱情中更容易出现危机。他们在一起很快,分开更快。[2、3]
因为,这种爱情观,很容易会对他人有过高的期待。
同时,为了验证自己找的人是对的,会一直关注对方的缺点,甚至是故意挑对方身上的毛病,而忽视了其固有的优点与长处。
当意见不合或是遇到困难时,咬定问题在于 “ta 不是那个对的人”。
然后愤而离开,寻找下一个,形成恶性循环。
美剧《老友记》里,住在 Monica 楼下的怪老头去世后,Monica 在他的日记中发现,他年轻时曾经是一个很受欢迎的男孩。
但每次约会时,他都会因为对方一个很小的缺点,而判断对方不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因此停止约会,结果落到了孤独终老的地步。
很多时候,我们都把 “找到 ta ”看成了爱情里最重要的步骤,所以在进入一段关系前,会忍不住期待对方和自己想象中的“李泽言”一模一样,没有任何缺点。
而这恰恰导致,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对的人。
第三步,寻找“成长型”的伴侣和亲密关系
放下对“理想型”的幻想,也就意味着,你准备好了接受一段共同成长的关系。
心理学家 Knee 通过关系内隐理论(Implicit Theory of Relationships),将人们的爱情观分成了宿命型(Destiny Belief)和成长型(Growth Belief)。
人们对于恋爱的不同信念,往往决定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是否会影响他们对关系,以及伴侣的满意度。[4、5]
心心念念寻求灵魂伴侣的人自然属于前者,他们相信爱情是命运安排,命中注定之人是存在的。因此,当他们发现对方和自己理想中有所差距,会因为这种落差感到深深的失望;
而成长型爱情观的人,则会将这种落差解读为一种自己开始深入了解伴侣的信号,认为落差是由于自己正在认识真实的 Ta。
他们虽然可能也会有短暂的失望,但他们接受这种差距,不仅不会因此给伴侣或是这段关系扣分,还会在日后相处中看到伴侣的改变和成长时给 Ta 加分。
选择宿命,你可能会在一个又一个 “差一点点” 的人之间游走,而选择 “成长” ,你才有可能拥有一份不断做加法的爱情。
少女心中最理想的爱情,是《老友记》里 Monica 和 Chandler 那样。
他们做了 5 年朋友,在一起之前,这两个角色都有很明显的缺点,Monica 挑剔龟毛,Chandler 喜欢逃避问题。
但在一起之后,Monica 教会 Chandler 正视爱情里的冲突;Chandler 也用自己的温柔包容了 Monica 的小小缺点。
以前看只觉得甜蜜,现在才发现,他们都是成长型爱情观的人,也都在这份爱情里变得越来越好。
他们从不曾完美过,但他们拥有了最完美的爱情。
写在最后
前几天,韩笑发布了一条 vlog ,官宣了她和刘天杨的恋情。
她说:“不确定刘天杨是不是百分百完全合适的人,但是是她接触后觉得不错的那个人,所以决定尝试一下。”
这也让少女想起了前段时间在网络上走红的“985相亲局”。
抛开真实性不谈,它的存在本身反映出了,“相亲”这个曾经代表了 “大龄单身”“条件差” 的负面字眼,已经变成了当代年轻人不再排斥的方式。
它不再像以前那样,是父母强压下的被迫选择。
而成为了一种“可能”的开始。
和有可能的人试一试,不是向现实妥协,也不是将就,更不代表放弃爱情和浪漫。
一点好奇,减一点“理想主义”,多一点共同成长的耐心,最后再有一点点机会,或许就是爱情的配方。
最后,送一句大叔的名言:
“你不要追求一个 360° 连火锅口味都一样的灵魂伴侣,你追求一段美好的、舒服的、包容的、有成长性的爱情,那个对的人自然会追着和你跑。”
少一点纠结,冲呗,别忘了: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References / 少女参考的文献资料:
[1] Poll, M. (2011). It’s Destiny!. Most Americans Believe in Soul Mates.
[2] Knee, C. R., Patrick, H., & Lonsbary, C. (2003). Implicit theories of relationships: Orientations toward evaluation and cultiv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7(1), 41-55.
[3] Knee, C. R., & Petty, K. N. (2013). Implicit theories of relationships: Destiny and growth belief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lose relationships, 183-198.
[4] Knee, C. R. (1998). Implicit theories of relationships: Assessment and prediction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 initiation, coping, and longev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2), 360.
[5] Knee, C. R., Nanayakkara, A., Vietor, N. A., Neighbors, C., & Patrick, H. (2001). Implicit theories of relationships: Who cares if romantic partners are less than ideal?.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7(7), 808-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