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道德经》,最好先了解一下老子为什么要写《道德经》。道先天地生,周行不殆,远古三皇五帝等每一位圣人都是得道之人,所以并不是老子出现才有道,但是他最早用文字对“道”命名定义,进行系统性描述。最真实的写作原因,现在没法定论,个人提供以下4种说法,供大家参考!
1. 尹喜求著说。现在流行最广,相信者众多,来源有二:
(1)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2)紫气东来的出处: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用现代文来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
个人认为,此说法逻辑性不强,不符合常理。理由有三:1.洛邑与函谷关虽只相差200公里左右,老子是名人,尹喜可能认识老子,但一个是文臣,一个武将,两者无共同语言;2.职位高低不同,老子是周王室智囊团高参,地位应高于关长尹喜;3.两人年岁不一,一个中年,一个老年,尹喜尽管生卒不详,个人估计应小于老子二十岁左右.不管是尊老的传统,还是职位高低,名声差距等,尹喜都不可能强迫老子写书,何况老子崇尚道法自然,周王室都留不住,尚且关尹。
2.老子学派整理说.如同《论语》,由孔子口述,弟子整理而成。古时圣人均是述而不著,立德立功立言,是衡量圣人三不朽标准,但立言最难:一是得道很多时侯都需机缘巧合,灵光一现,刹那间,恍惚间获得,难以具体描述清楚;二是每个人心性,经历,悟性等因缘不同,很难传授消化;三是很容易误传,篡改。道不轻传,道不可授,禅宗传承衣钵:不立文字,教外莫传。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可道非恒道”;孔子弟子三千,那么大教育家自己也只是为《周易》作传,没有留下其它作著。但老子毕竟是东周朝庭的图书管馆长兼柱下史,这职位相当于后来的内阁大学士,知识渊博,明白四达,是当时学界的泰山北斗,虽处在东周乱世,但不影响他有很多粉丝,包括孔子数次请教,估计弟子随从不计其数,时常听他传道授业。古时讲课规矩很多,老师是没有教材的,更无需象现在老师的讲义,PPT之类,内容都化在他心里头了,讲课时信马由缰,信手拈来,想讲什么就讲什么,老师也不让学生记笔记,为什么呢?因为写字的速度远远慢于老师的语速,老师讲课的时候,你如果记笔记,把这句话记下来了,把下一句话错过去了,而且也容易分心。但是学生难免在课后会记录下来,以便日后时时温习。所以有人说《老子》这本书,是老子学派的这些忠实粉丝共同完成的,并不断修改完善:过函谷关写的一部分,各个时期的讲学内容,历史上的典籍等各部分综合而成。
3.政治需求说。我们知道任何王朝统治手段无非两方面:文治武功,马背上打天下,马背下治理天下,先期开疆扩土以武力为主,后期安邦定国以经济文化为主。周王朝实行分封制,按血缘关系与功劳大小对贵族进行分封:公侯伯子男。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周王室兵力、国土、人员等各种资源还不如强大的诸侯,那周王该如何进行更有效统治呢?只有借用天道圣贤信仰文化来宣传流脑,让诸侯们不敢肆意妄为。老子作为周王室的智囊团领导,高参,责无旁贷,不得不听从周王建议,给来准备朝聘各诸侯准备各种心灵鸡汤。个人反复研究《道德经》全文内容,如果真的按老子所提倡的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柔弱不争,上善若水,以道佐人,小国寡民等主张,谁会是最大受益者?当然是周王室。无奈周王室内乱不断(如周庄王时的王子克之乱,周惠王时的王子颓之乱,周襄王时的王子带之乱,周景王时的王子朝之乱),无暇理解采纳老子的谋略,以至老子不得不发出这样感慨:“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当然也产生一定效果,至少在春秋时期的每一位霸主侵犯别国时,还需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与三国初期曹操“挟天下以令诸侯”类似。
4.个人自传说。传家之书,老子家应是贵族,至少是中层贵族。老子父亲老佐,宋国司马,楚晋争霸时,战死;儿子李宗,也做过魏国将军,一家都是有官职的。春秋时基本上是世袭制的,秦孝公商鞅变法后才推行军功制,打通低层阶级晋升通道。老子离家出走时或临死时,想给自己家人留下一些东西,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老子作为仁者,总结一生所得所悟,正如54章所写: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馀。虽知在春秋战乱时代,统治者不可实现自己的无为之道,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战乱后统一安定是必然趋势,总会有一位心中理想的圣人出现,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蔂而行,他不得其时,他的子孙,学生等后人总有得时的那一天。400年后,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推崇黄老治术,采取无为而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等相关政策
此点纯属个人天马行空,胡乱猜测,有待考古学家鉴证。
个人直觉,第3种说法政治需求最为可靠。毕竟老子是国家档案馆馆长,有一官半职,食君之禄,谋君之事。不管老子是否愿意,周王是否采纳,只要周王需要,有利于统治的强化,但还是需服从,提出自己安邦护民的观念,但又不能违背自己的意愿,所以对道的描述是混沌,模糊状态,隐性的,对德的描述是简单的,具体的,显现的。道德合一,内可修身齐家,外可治国平天下,从人的基本物质需求,衣食住行出发,统治阶级的多欲与民众的少欲对比,再上升到精神层面需求,统治阶级的无为而治,民众自化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以日常身边事实为依据,多采用正面性,中立性,客观性,包容性语言,对偶,排比,比喻,设问反问,联珠等句式,结构紧密。
《道德经》短短五千多文,道尽天下事,天下理,不可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