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你生活的世界中,男女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吗?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介绍了一堂关于女性主义的语文课,这是课堂上给六年级孩子们的提问。
有男生回答,不平等,我们总是被女生欺负。有女生则反驳,那还不是因为你惹我们。
课堂上因为有老师的引导,所以男生女生之间的争吵没有恶化,甚至最后还在一系列的文本阅读、活动实践过程中,引发了双方的有益思考。但在现实生活中,关于男女平等的讨论却不断升级,成为当下热度最高的时代话题之一。
在国内大部分的争论中,我们能看到男性与女性所持的立场几乎都是针锋相对的。男性以传统文化认知、女性生理特质来强调他们观点的合理性,而女性们则利用女性主义进行反击。久而久之,有一部分人就把女性主义当作是洪水猛兽,厉声怒斥,或者避而远之。
《女性主义》是一本关于女性主义理论的科普化著作。这本书2003年出版,如今约20年后再版。作者李银河是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除了与先生王小波的爱情为大众熟知以外,她也凭着先锋思考与大胆言辞,成为社会文化领域里话题度不减的名人。
在《女性主义》这本书里,作者通过女性主义讨论的核心问题、女性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女性主义的流派,以及女性主义与现实的联系等几个层面,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女性主义的基本知识。正如作者所言,我们了解女性主义,并不是说要女性与男性为敌,而是希望每个人能够在观察社会时增加一个女性主义的视角,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
01 女性主义不是洪水猛兽
它本质是追求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
很多人在讨论女性主义的时候,很容易进入两个误区。
第一个是把女性主义看作是只有一种想法和理念,殊不知女性主义细分下来,其实千差万别。在书中,作者就用了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介绍了女性主义理论的11种流派。其中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和激进女性主义是我们较为常见的3个流派。
第二个误区则是把女性主义等同于打倒男性,但事实上并不如此。女性主义理论主张,目前存在的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是可以被改变的,因为这个观念是被人为构建出来的。因此,女性主义所倡导的其实是要去改变男尊女卑这种性别秩序,而不是说与男性为敌。
摒弃掉以上两个误区,我们可以更为理性地来看待女性主义。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讨论理性与感情,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关注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激进女性主义关注自然与文化……虽然女性主义理论纷繁各异,但它们都遵循着共同的讨论前提和一致的理想追求。
作者总结指出,所有的女性主义理论都有一个基本前提,即由伏波娃提出的“第二性”。具体来说,就是承认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这些压迫可能来源于生理上的不同,也可能可以溯源至文化需求、家庭分工等方面,因此,女性主义希望能够冲击、乃至改变这种固有观念下的性别认知。
总的来说,所有的女性主义都试图通过不同途径实现男女平等。但在作者看来,这个平等不是我们固有理解的绝对平等,而是短期层面强调现实生活之中两性的平等权利,长期层面则逐步消解性别身份,保留个人差异,创造丰富多彩的个性。
02 女性主义运动不是为了打败男性
它的诉求是为女性争取更多应有权利
今天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看到很多女性可以参加选举、接受高等教育,甚至很多领域里都有女性领导。这些看似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常态,却是当年女性主义运动争取的结果。
历史上有两次女性主义运动的高潮,分别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
在第一次运动中,女性主义主要诉求选举权、受教育权,以及就业问题,特别是已婚妇女的就业。以我国为例,国内的女性解放运动是从兴女学开始的,如1898年经元善在上海创办的经正女学、1902年蔡元培等在上海创办爱国女学等。
而第二次运动则发展为批判性别主义、性别歧视和男性权力。如1968年的抨击“美国小姐”选美活动,反对女性按照男性的要求打扮自己;1970-1974年达到高峰的提高觉悟小组活动,通过每周女性的小组聚谈,让受虐女性意识到自己遭遇的问题其实是扎根于社会结构之中的,逐步唤醒了个体女性的反抗意识,同时也推动了各种关于保护女性的立法进程。
从这两次运动的主要诉求来说,我们可以看到,女性主义运动不仅帮助女性获得了更多的个人权利,也促进了女性个人意识的觉醒,更提升了整个社会对于女性的关注度。
回顾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在男权意识主导的社会机制里,女性要不身处在看不见的闺阁中,要不生活在男性的凝视下。而女性主义运动的出现,仿佛是给整个社会的当头棒喝。从那以后,女性逐步获得了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女性开始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正视自己的需求。
03 女性主义不是让女生等同于男生
它期待解决的是个体的自我与社会价值认同
从获取权利到解放意识,女性主义讨论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以及接近性别本身。比如,关于性别认同的问题,为什么男性是男性,女性是女性。
很多人会觉得这是没有意义的讨论,毕竟性别从出生那一刻就确定了。这种观点有点类似性别问题上的生理决定论。
这个理论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支持者大多是反对女性运动的人们。他们通过染色体、荷尔蒙、脑重量等生理数据,试图以此证明男性优于女性,因此男权是不可避免的。但随着科学发展,后来的研究都进一步证明,男女性别间的生理数据,不足以支持生理决定论者们的推断。
而与生理决定论相对的是社会建构论。女性主义者认为我们对自身性别的认知观念,其实是由我们所处社会的文化习俗培育和引导的。
比如,一个婴儿出生后,可能因为天生是女性的生理特质,因而在后天成长过程中,就会被安排穿粉色的裙子,拿洋娃娃,留长头发;而如果是男性的生理特质,则会受到相反的待遇,他会被要求像男人一样勇敢、不许哭,喜欢玩枪或者车。
在这样的建构氛围下,女性主义关注的不是生理性别,而是社会性别的问题。女性主义主张解放性别认同,使它向各种选择开放。作者指出,
女性主义期望性别认同不再像传统社会中的“成为一个男性”或“成为一个女性”,而是“关于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社会性别的微妙的心理和社会的权衡。
从这点上来说,女性主义也是在解放男性关于自我性别的认同。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女性主义的最终关怀其实是落到每个具体的人的价值身上——尊重每一位个体对自我的认知与定位,营造开放且善意的社会氛围,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女性主义不是女性的专属理论,它是人类如何理解自身与社会关系的一个新角度。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增加多元化视角,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认知,更可以让我们理解与接受更多样化的可能。
如果每个人都愿意了解对方多一点,那么双方之间的摩擦自然也会更少一些。如此一来,两性关系将变得更为和谐,世界也将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