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丨职场思维
字数丨3300字,阅读约5分钟
职场上,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顺风顺水,可现实中难免会有各种“意外”,有时候,就会出现一个很尴尬的情况,那就是“背黑锅”。
很多时候,明明不是你的原因,至少你不是主要责任人,但事情确实是搞砸了,那么这个时候,到底该由谁来“背黑锅”呢?
正常情况下,没有人愿意背黑锅,但是我今天想要跟你说的是,如果能够考虑清楚,很多时候学会主动“背黑锅”反而会成为你职场上的一个重要“优势”。
权力与责任究竟哪一个先来?
为了搞懂今天的问题,我们必须明白一个在现代管理学当中非常重要的原则:权责利原则。
简单来解释就是,在管理领域,有三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分别是:「权利」、「责任」、「利益」。
这三者在管理实施过程中缺一不可,在管理实践中,三个要素越是取得平衡,那么管理达到的效率也就越高。所以,在现代的管理体系中往往追求的就是三者的平衡。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企业任命了一个「生产主管」,主要负责车间的生产效率。
但是,尽管任命了这个职位,可这位主管却没有指定排班安排的权利,也没有对生产人员的奖惩权。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一线生产人员根本不拿这个主管“当回事”,而他也根本调动不了这些员工。
而相对应的经理则会发现,自己手头的工作一点都没有减少,依旧要每天审批排班计划、员工奖惩等琐事,车间的生产效率也没有获得提升。
最终一怒之下,认定“生产主管”无能,并予以开除……
在这个简化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生产主管他仅仅是承担了责任,却并没有被赋予相对应的权力,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就是无效的,如果不能做出赋权,那就还不如直接取消这个岗位。
而同样的道理下,如果「权利」大于「责任」那会发生什么?
依旧以这个案例来说明,假设还是这个公司,还是这个「生产主管」,现在他手头不仅拥有了安排排班的权利,总经理脑子一热,把「制定生产目标」的权利也交给了他。
这个生产主管一琢磨,既然「生产目标」可以由我来定,那我干嘛不把「目标」制定的的更低一些呢?这样大家随便干一干,就能超额完成目标。所有人都能拿奖金,岂不美哉?
结果……车间生产量越来越低,可人力支出成本却越来越高,最终的结果就是整个公司遭受损失。
当然,现实生活中不会出现这么极端的例子,但是通过这个分析,我希望您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权力、责任、利益,这三个要素必须是相匹配的。
没有权利的责任会造成无效管理,没有责任的权利则势必带来腐败与浪费。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有些疑惑:我又不是管理者,为什么要明白这些道理?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管理当中的一环,搞清楚管理究竟是怎么运作的,才能够让我们在职场上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而回到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中,我之所以用这么长的篇幅来说明「权责利原则」,就是因为这个原则能够带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所有的权利必然附带着某些责任,而远离责任,往往也就意味着远离权力。
说的再直白一些,在企业管理当中,绝大多数情况下, 我们都是先有了责任,之后才会拥有权力。
而“背黑锅”恰恰意味着让所有人都承认了你对一件事情“有责任”。
主动“背黑锅”往往也意味着你从侧面获取了“权力”
当然,在这里我们需要澄清一个概念,那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背黑锅」真的不是「替人顶缸」。
比如说,一个事情出了问题,但是这件事情的责任人不清晰,甚至根本就是集体决策失误导致的结果,原本就没有一个主要责任人,这个时候你上来主动承担责任,这是一个将责任明确的过程,从整体上来看,对管理效率会提供正向的收益,我将其定义为「背黑锅」。
但是,一件事情,明明主要责任人,比如你同事手一滑,把一杯咖啡洒在服务器上,这时候你站出来替他顶罪,这种行为会导致责任变得不明确,不匹配,也就是一种对规则的破坏行为,显然是不值得鼓励的,我将其称为「替人顶缸」。
如同前面所说的那样,当你主动背黑锅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将「模糊不清」的责任,主动「落实」到了自己的手上。
而伴随着责任而来的,往往也就意味着与其匹配的权利。
讲一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刚工作那会,企业微博刚刚兴起,当时的总经理对这一块有所期待,就让我负责企业微博的运营。
但是吧,当时在公司里,根本就没人懂微博怎么玩,也没有给我相应的营销资源,有时候想做个转发抽奖都申请不到奖品。
而且在当时平均年龄35+的公司里,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微博是个什么东西,连公司内部的人对微博抖不感兴趣,得不到任何资源支持的情况下,可想而知微博运营效果一定很糟……
做了一段时间之后,有一次,总经理无意间看到微博粉丝还是两位数,于是就觉得很生气,把我们部门经理和我叫过去训斥了一番。
当时被骂自然不好受,不过微博运营的工作却也因此得到了转机,被骂之后,我觉得要想搞好这件事情,就必须先把公司内部的员工发动起来,于是就申请给公司全员进行一次微博使用的培训。
没想到这个申请很快就被批准了下来,而且培训当天,总经理亲自到现场参加,全公司自然谁都不敢不来,培训结束后,总经理做总结时,又再三强调了公司里每个人都应该对微博予以充分的重视和配合。
结果,后续运营微博的工作中,无论从资源上,还是大家的配合上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并且很快得到了不错的成果,而我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与青睐。
从今天的角度,再回看这段经历,就能清晰的分析出责任与权力之间的紧密联系。
虽然我负责微博,但是因为缺乏资源的支撑,直接导致工作效果不佳,从本质上来说,主要问题出在权力与责任的匹配上,而并非我自己身上。
当总经理责备我时,在当时固然有点「委屈」,可如果当时直接「甩锅」,跟总经理说:“我能办的都办了啊!做不好能有什么办法?”,这种情况表面上是回避了「责任」,但从结果上来说,只会让领导觉得我「能力不足」。
因此,主动把这个锅背下来,然后把领导的「关注」转化为自己可以借用的「权利」,反而才是对我最有利的选择。
前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也深谙这个道理,那就是始终坚持“专门给领导看最破的地方”。
当有领导来故宫视察的时候,不要光带着领导去看光鲜亮丽的地方,更要把做的不好的地方,荒草萋萋的地方拿给领导看,因为这样做,领导的责任感就会油然而生,也就更容易帮故宫解决实际的问题。
这种想法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智慧,毕竟在一般人眼中,把缺点暴露给领导,往往就意味着承担责任的风险。可是换个角度想一想,黑锅永远都在那摆着,越是没人去背,黑锅就会越来越沉。
这时候如果有人主动把黑锅背起来,将面临的困难与所需资源大大方方的亮出来,反而更容易得到所所需要的一切,而无论在任何地方,能够带领大家把问题解决掉的人,才是最有价值的存在。
“救火”时,更能凸显一个人的能力
当遇到事情时,很多人会出于本能的「甩锅」,趋利避害是人们天性,而很多人之所以不敢承担责任,是因为害怕可能的「后果」。
比如:我如果背了这个黑锅,领导会不会觉得我能力很差?我背了这个黑锅,领导会不会一气之下开除我?
我能够理解大家的担忧,但是只要略做思考,你就会发现这种担忧往往并不符合现实。
事实上,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一定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当问题已经发生时,纠结于这是谁的责任并没有什么意义,如何解决,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企业当中,尤为如此,如同前面所说的那样,很多时候,我们背的黑锅,其实是那些不清晰的责任。在事情办砸的情况下,把这些责任背到自己身上,也许在当时会受到一些责难,但这种责难通常是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毕竟对于你的领导来说,他很清楚这件事情不是靠一个人就能“办砸”的,而且目前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解决问题。而惩罚你,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
从这个角度来看,承担责任的人,其实就天然有着解决问题的「优先权」。
我认识一朋友,他从事的也是运营工作,因为几年前版权意识淡薄,在微信里用了一张图,结果被XX中国发来了法院传票,直接索赔10万……
公司收到法院传票后,自然是非常生气,这位运营免不了被一通责罚。
不过责罚之后,公司决定跟XX中国硬钢一次,委派这位运营配合律师去应诉。
于是,这位运营在那几天玩命搜索相关案例,又配合律师积极准备各种材料,准备出了非常详尽的证据。
而最终,因为他们确实做好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居然打赢了那场官司,朋友后来非但没有因此受到惩罚,反而在公司更受重视,没多久就在竞聘中获得了升迁。
对于这个运营来说,虽然他的确犯了错,但那毕竟是「无心之失」,公司对其也不会做出太过严苛的处罚。
反而是当面临问题时,他能够积极承担责任,并主动寻求解决方案,在「救火」这件事情上,展示出了他的优势,并成功解决问题。
从长远上来看,这次事故反而是一次「因祸得福」的契机。
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在职场上,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
一旦遇到问题,就立刻「甩锅」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的人,固然躲避了眼前一时的责任,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类人很难得到领导的信任与器重。
反而是那些不怕「背锅」的人,在一次又一次的救火当中,大放异彩,并最终取得权力。
最后,再来回顾一下我们今天文章的核心:
权责利法则告诉我们:当你逃避责任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放弃了权力。
主动使“模糊”的责任在自己身上变得清晰,这是一种良性的「背锅」。而让清晰的责任变得模糊,那就是糟糕的「替人顶缸」,我们要学会背锅,但要避免顶缸。
永远记住一个道理:职场上,能够解决问题的人,才有更大的价值。而主动背锅,往往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启发,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