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儿育女是人生的一大喜事。在中原地区,只要是生第一胎,无论 是男孩还是女孩 ,都要给孩子的外婆家报喜。第二胎如果与第一胎性别。 不同,也同样要报喜。其余则没有严格的要求。报喜的差事一般由孩子的父亲亲身力行。名为报喜,总要有些信息 标志,这就是报喜的礼品。
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报喜的礼仪有尊卑 之分。古人把生男孩子称为“弄璋”之喜,表示尊贵;把生女孩子称为“弄 瓦”之喜,表示卑顺。直到现在,在农村地区还有大、小喜之分。民间称生男孩为“大喜”,称生女孩为“小喜”。报喜的礼品也因而有异。在开封地区,报喜时一定会带上染成红色的鸡蛋,俗称“红喜蛋”。
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先把鸡蛋煮熟,在蛋壳上涂上红颜色。另一种是把 煮熟的鸡蛋剥去外壳,把蛋清染成红色。颜料多为食用色素,因而不影 响食用。如果生的是男孩子,鸡蛋要送双数,寓意为孩子长大后找个好 媳妇,日后与媳妇出入成双,花好月圆。数量上一般选用6枚或8枚,并 用墨或锅底灰在鸡蛋上涂一个黑点,表示“大喜”。
如果生的是女孩子, 鸡蛋要送单数,寓意为将来好嫁出去。数量上一般选用5枚或7枚,不 涂黑点,表示“小喜”。红喜蛋被送到外婆家,一眼便知是男是女。外婆 接到喜讯,招待完孩子的父亲后,还要亲自烙一张饼让女婿带回,不是为 了让女婿食用,而是为了让女婿在回去的路上把饼撕碎扔给狗吃,到家 门前拋净。
民间迷信,认为这样就可以让狗替孩子去咬灾,日后小鬼就 不会来找麻烦,孩子可以平安、顺利长大成人。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河南的其他地方还存在着很 多种其他的报喜形式和象征物。就拿报喜送蛋来讲,安阳地区也送,但不染红。数量上也是生男孩 送双数,生女孩送单数。
但生男孩时送的鸡蛋并不涂黑点。而且,外婆 也不用给孩子的父亲送烙饼。而同样在豫东地区,杞县的风俗又有很大的不同。孩子落地三天 内,孩子的父亲要到孩子的外婆家报喜。报喜时带的竟是面条。生男孩送宽面条,生女孩送窄面条。孩子的外婆收到面条后,会煮熟,给邻里、 亲朋各送去一碗,起到通知的作用。
但商丘地区却是送糕点,生男孩子 送两封糕点,生女孩子送一封糕点。豫西地区的渑池等地,报喜时要送粮食。生女孩送小米,生男孩送绿豆。豫南地区的驻马店等地,报喜时送活鸡。生男孩送公鸡,生女孩送 母鸡。豫北地区的沁阳市等地,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二天就要报喜。
生男孩 送烧饼,生女孩送麻糖。也有的地方生男生女都送烧饼,不同的是,生男 孩子时送的烧饼上打红点,生女孩子时送的烧饼上打花点。孩子的外婆 在收到报喜礼后,还要挑选些鸡蛋,用事先准备好的尿布包了,让女婿带 回去,算是回礼。而修武县地区,则是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三日报喜,报喜 礼送的是麻糖。
生男孩时,送的麻糖大,中间起棱;生女孩时送的麻糖 小,中间有缝。孩子的外婆接到报喜礼,分送给邻里、亲朋,以作通知。 并准备好芝麻、鸡蛋、童子衣服送给女婿,作为回礼。林州市地区的报喜 礼最为隆重热闹。多抬酒牵羊,羊脖子里挂着铜铃,羊身上披着红绸,喜 气洋洋。
还专门准备书写好的“报喜帖”,放在红木匣子里,装入钱褡,让 一个童子背着去报喜。生男孩用左肩背,生女孩用右肩背,途中不得换 肩。孩子的外婆家要用油饼、白馍热情招待童子。饭后,童子留下喜帖, 外婆赠予喜钱,即可回还。总之,报喜礼虽有千种,都为一个“喜”字,包含着淳朴的乡民千百年 来对新生命的无限祈祷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