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我们也许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境:
因为家人逝世,所以好朋友状态并不是很好。他嘴上说着“我没事啊”,但他憔悴的面庞和微微咬紧的嘴唇无不在告诉着你“I'm not fine”。你想帮助他摆脱这种低落的情绪,你想安慰他。但当你张了张嘴时,你发现你说不出话。“节哀顺变”?“会好起来的?”所有你能想到的“安慰”似乎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因为他的苦痛,你体会不到。
不要因为这个问题而责备自己并不是一个好朋友。如何安慰别人,不仅对我们来说是个难题,哪怕是天天接触伤病与死亡的护士,也会为这件事挠头。一项专业调查研究显示[1],大约三分之一的护士不知道如何安慰离世病人的家属。朋友亲人过世时,我们的确很难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而且如果说错了话,反倒会让朋友迁怒于你或者更加痛苦。
心理咨询师是怎样做的呢?
从心理咨询的角度而言,咨询师要帮助来访者处理心理层面的问题,而非物理层面的问题,而非专业人士常常会急着给出问题的解决办法。举个例子,当学生向你诉苦,“我觉得我学习不够用心”,普通人可能会开始向对方建议各种学习方法,而咨询师则会关注这种想法背后的原因,“临近考试,你有些焦虑么?”。
心理咨询师这样做背后的逻辑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心理咨询认为,人在心理状态正常的情况下,可以独自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而当面对亲人逝世这种重大事件时,人的情绪很可能无法自我恢复,进而变得无力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所以心理咨询的目的,就是解决来访者心理层面的困难,帮助来访者修复内心的问题,使他有足够的心理资源去面对自己的困境。
和升学考试压力不同的是,亲人逝世是无法挽回的。无论你如何安慰他,悲痛的事实已经无法改变。你所能做的,就是陪伴在他身边,听他倾诉,直到他重新拾取过去的内心力量。
这时候,比起关注自己该说什么去安慰他,不如关注对方想说什么。要怎么样才能像一个心理咨询师那样倾听呢?心理学家给出了深度倾听的四个步骤。
步骤1:别带着自己的压力与焦虑来
我们很容易陷入我们自己的情绪。一个接一个的ddl,满满的日程表,996的生活。一天的忙碌、焦虑、担忧、压力,全都充斥着我们的大脑。带着自己的压力与焦虑,是很难安抚好别人的。所以,我们必须换一个模式。在亲人过世的人面前,我们不再是那个雷厉风行的职场强人,而是温柔体贴的倾听者。
该怎么放下自己的烦恼呢?你可以在敲门之前,停下脚步,花几分钟深呼吸,让我们的心静下来。请切记你是为何而来。你不是来完成一项待办事项的,你也不是来开会的,你更不是带着解药来让逝者复活的。你在这里,是为了表达你的爱与支持,尽你所能地安慰对方悲痛的心。
步骤2:坐在他身边,陪他说说话
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其实,具体的措辞没那么重要,你只要传达出了你的意思就好。“我来了,我在这儿呢,我陪着你呢。”这种简单的句子,有时候就能够给对方温暖与力量。你可以问问对方:“你今天过得怎么样?”然后,像个侦探一样,从对方的言行举止中收集线索。
或许对方只是会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比如最近的热点新闻啊,朋友的八卦啊,或者是今天的午饭有多难吃啊。又或许,对方会跟你敞开心扉,讲述逝者生前的故事,哀叹自己难以承受的悲痛。无论如何,你不用故意岔开话题,也不要打断他,顺着他的意思,点头嗯嗯,偶尔复述对方的话,遇到合适的时机,鼓励对方说出自己的感受。
比如听到他今天在抱怨午饭有多难吃,你可以这样附和“一个人点外卖,却没吃上好吃的,一定很难过很寂寞吧。”对方就可能会更多地敞开心扉:“唉,真的好寂寞,好想念外婆做的饭。”
步骤3:注视着对方的眼眸
在深度倾听中,我们很容易走神,思绪乱飘:“好想喝水……啊,他刚刚说了啥?噢天呐我该怎么回应他?”其实,走神的现象很正常,你要接纳自己的不耐烦,不要因为自己的走神而怀疑自己与对方的朋友关系,担心自己安慰不好对方。
如果你在乎对方,在对话中的偶尔走神是没关系的。当杂念出现的时候,你应当觉察并接纳自己的杂念,同时,持续地用专注的眼神关注着对方,时不时地点头附和,并静静地等待杂念消失。
步骤4:别陷得太深
鼓励一个身处悲痛的人,是需要勇气的。逃离不舒服的地方是人的本能,但正因为对方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我们才能够克服逃离的倾向,敞开我们的胸怀,来拥抱对方的所有痛苦。不过,我们也别陷得太深。保持一只脚在水里,一只脚在岸上。
请记住,虽然我们是来支持对方的,但前提是我们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当友人经历亲人逝世,有的人会很自然地深陷痛苦的大坑之中。对方的痛苦,并不是我们的痛苦,帮助别人的前提是做好自己。你可以把呼吸当作你的安全绳,当你发现你已经掉进坑中,深陷悲痛,请你慢慢地深呼吸,停止胡思乱想,把注意力放回实际生活中。尽管你陪着他,你还是在自己的身体里,有自己的呼吸节奏。请记住,能扎根于自己的内心的人,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
深度倾听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过,为了我们爱的人,我们愿意,并努力去做去尝试。
“请记住,我是爱你关心你的人。当你特别需要倾诉的时候,我绝对会在你身边,治愈你,陪你度过这段绝望的日子。”
参考文献
[1] Boerner, K. , Burack, O. R. , Jopp, D. S. , & Mock, S. E. . (2015). Grief after patient death: direct care staff in nursing homes and homecare. 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 49(2), 214-222.
编译 | 咪某静 咪某萌
编辑 | S2
想了解更多生命知识与新闻,尽在“慧殡葬APP”新闻栏、报告栏,让您从容了解既神秘又有温度的生命文化。也可以添加官方微信【SHWH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