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黎海滨(whlihaibin)
—1—
年近八旬的母亲,每日虔心礼佛。
在老母亲看来,活在今生今世的人,个个既有前世,还有来生。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种什么因,结什么果,谁也逃不过。
如此,因果循环,前世、今生、来生,便构成了一个三生三世、首尾相接的闭环。
在这个出生、死亡、投胎转世再出生的闭环里,人生竟然失去了绝对的起点与终点。
你信不信呢?
—2—
有时候,我会陪在老母亲身边,静静地看着她礼佛。
然而,我是个无神论者,不相信有来生。对于前世,我毫无记忆;对于来生,也没有浪漫的憧憬。
母亲曾絮絮叨叨地说,不知道前生种了什么因,今生的我是个迟钝的觉悟者。前半生,我在懵懂中度过。直到四十五岁,才渐渐明白:人生就是一场远行。每个人都是行路人,在一条弯弯曲曲、宽窄不定、忽高忽低、有坑有洼的道路上奔走。
人生如远行。出生,就是每个人的人生起点;而死亡,则是每个人的终点。唯有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路程,构成今生今世,才是我们能够控制、把握的人生。
我说得对吗?
—3—
当我们站在人生起点的不远处,遥望、展望今生今世,常常会感慨:生命就像是一场告别,一路前行,从起点对一切说再见。
当我们站在人生终点的不远处,回望、回味今生今世,又是另一种感慨:生命就是一种体察与觉悟,一路走,一路感受,从终点对一切说不舍。
愚钝的我,四十五岁才明白:人生就是一场远行,且行且珍惜。舍不得,就留着;放不下,就背着;看不开,就记着。
人生就是一场远行。在向前行进的路上,我们迎接着,但更多的是告别;我们欢喜着,但更多的是惆怅;我们希冀着,但更多的是失落;我们幸福着,但更多的是感伤。
人到中年,且行且珍惜。我们拥有多少,就会告别多少;希望多少,就会失去多少;留恋多少,就会伤怀多少;爱过多少,就会错过多少。
有多少疼,就会有多少不舍;有多少不舍,就会有多少痛。纵有万般无奈,也终需告别。便纵有千种风情,又何必与人诉说?不如沉淀在心底里,以时间做曲,酿成醇酿。
美,始于怀念;爱,源于无言;恨,生于不甘。
你说是不是呢?
—4—
礼佛,让老母亲胸怀澄澈,内心安详,身体康健。
而浮躁、急切的我,这些年忙这忙那,一事无成,却也一刻不闲,以为忙碌可以填补人生的空虚。
母亲看我太忙太累时,就会劝我:“孩子,慢些,从容些。走得太急,你就顾不上欣赏道路两边的风景呀!”
愚钝的我,忽有所悟。
无法说清的是命运,不能参透的是人生。既有生,又何必有死?既有死,又何必重生?既遇见,又何必离别?既殇别,又何必重逢?既重逢,又何必月已残缺,满地落红?
红尘相看,不是看破红尘,而是我们一直被红尘看破而不自觉,不忍说穿,不忍道别。
人到中年,我终于明白:人生就是一场远行,且行且珍惜。留下深爱的,离开不爱的;收藏期望的,挥别失望的;舍弃负你的,保存你负的;背着你欠的,甩掉欠你的……
时间是大度的,给了我们一切。我们一路走来,不停地捡拾,很快就装满了口袋、背包。由于拥有太多,人生一度变得丰满、繁盛、富足。
可是究其实,时间却是吝啬的。到了最后的一场告别,我们走到人生的终点,才发现所有的拥有的,原来只是一场空。尘归尘,土归土。我们赤条条地来,最后又赤条条地去。
什么是真,什么是幻?什么是成,什么是败?什么梦,什么是醒?……佛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无即是有,有即是无。
原来,老母亲早已看穿了这一切。
愚钝的我,终于渐渐开悟:走过的路,经过的事,看过的风景,已经随着光阴渐行渐远,不必哀叹,也无需伤感。人生就是一场远行,且行且珍惜。人到中年,珍惜当下,恬淡随意地生活,便是浅浅的快乐。
(作者黎海滨友情提示:以文会友,读者朋友如有意购买作者的图书《四十五岁才明白》,可加作者whlihaibin,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