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秋季的衣食住行都有着中医指导理论之下的经验,并且,他们把这些经验总结成朗朗上口的谚语广为流传,在信息流通不发达的时代,便是这些蕴含着丰富养生健康知识的谚语,起到了科普教化的作用。下面,就介绍了五条老祖宗的养生智慧。
一、“秋令时节,重养肺阴”——秋季总纲中医认为,五脏与四时相应,秋天对应的脏腑是肺脏,对应的邪气是燥邪,燥邪易伤肺,故秋天来临之际,保护肺脏阴液充足,不受燥邪所伤,便是重中之重。
从西医的角度看,秋季气候变化多端,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因此也宜加强对肺部的保养。
二、“春捂秋冻”——穿衣指南
“春捂秋冻”的全句是“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类似的谚语还有“春不减衣,秋不加帽”,意思是春天不要急着脱去厚实的衣服,而秋天则应该相反,不要急着把单衣换成厚衣,而应逐渐增添衣物。这么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秋季处于夏冬交界,气候变化多端,且昼夜温差偏大,不应机械的贸然增添衣物,而应该根据温度随时增减衣物;二是为了使皮肤的调节功能逐渐适应外界的温度变化,加强御寒能力,使机体自发适应大自然的气候变化,如此,可增强心肺功能,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秋冻”不是一种机械的定论,不是要强行使机体抵御寒冷,而是要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理解,要随着当年气候的变化来进行衣物调节,同时注意不要一次性增添太厚重的衣物,以免影响机体本身的抗寒能力。
三、“素三宝,贴秋膘”——食材推荐在炎热的夏季,人体出汗较多,消耗较高,而紧接着的秋季,便是很好的补充夏季失去的能量的时机,因此,适宜吃一些营养充足的食材,有助于进补。素三宝指的是红薯、芋头和莲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用红薯、芋头和莲藕三种食材,可以很好的在秋季进补”。
红薯,味甘,性平;归脾、肾经,可以补气健脾,润肠通便,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其中蕴含的大量赖氨酸可以很好的增强饱腹感,既能令人吃饱,又满足营养需求,其通便的功效还可以促进消化。
芋头,味甘、辛,性平;归胃经,可以益胃生津、宽肠通便、调中益气、化痰散结。芋头的淀粉含量达到70%,还富含多种矿物质及维生素,质地细软,自身易消化的同时,其富含的纤维素也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非常适合脾胃虚弱、肢体乏力的人食用。
莲藕,味甘,生者性寒,熟者性温;归心、肝、脾、胃经。生用清热生津,凉血,散瘀,止血;熟用健脾开胃,益血补心,对阴虚导致的一些出血症状最为有益,比如鼻血、咯血等燥邪所致的出血。
这三种蔬菜,均是营养价值丰富且易于消化吸收的食品,符合秋季需要进补、又不宜补充过于油腻的需求,适合秋季养生食用。
四、“金秋欲解燥,梨子百合最奇妙”、“柑橘营养价值高,理气健脾润秋燥”——宜食水果这两句谚语都是在讲秋季适合食用的蔬果。
梨味甘微酸、性凉,入肺、胃经;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解酒的作用,老话有“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的作用,意思是梨生吃熟吃都可以去火滋阴,对于秋季干燥伤阴导致的口干咽干、咳嗽咳痰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此外,梨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纤维素,对人体有很好的作用。
百合味甘,性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食用能够润肺止咳、补中益气、养心安神。阴虚导致的燥咳、虚烦、失眠,都可以食用百合进行治疗。除了蛋白质、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外,百合还含有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对秋季气候干燥导致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着预防作用。
柑橘类水果包括柑、橘、甜橙、金桔等,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及膳食纤维,味偏酸,中医认为酸入肝,秋季是肺应的季节,属金,肺金克于肝木,则肝气易于不足,多食酸味的水果,可以调和季节带来的偏性;且酸味主收敛,多食酸味水果有助于收敛阴津。柑橘类水果经过加工后可为中药陈皮、化橘红、橘核等,此类中药皆有理气健脾之功。
五、“九九重阳节,高山皆有情”——出游手册重阳节在晚秋,天气转凉,秋风萧瑟,花木飘零,万物萧条,此情此景之下,容易引起情绪上的郁结,“愁”字便是心上有秋。中医注重对精神情绪的调摄,《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曰:“秋三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因此,重阳登高的习俗,也与调节愁绪的意图有关。
登高望远,一则视野辽阔,风景宜人,秋高气爽之下,使人心胸随之开朗,胸怀随之舒畅,有调节情绪之功;二则,登高需进行一定的运动,可以增强机体的血液循环,使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得到调节,也能很好的平衡秋季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问题。
(本文作者:温乔)
更多健康科普,在微信公众号,健康医对一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