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朱奕奕
全身雪白的防护服掩盖了防疫工作者的面容,他们有共同的名字“大白”。上海发生本轮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多支来自外省市的“大白”坚守至今。
据上海市4月26日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公布,截至目前,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支援上海核酸采样人员近20万人次,还有来自17个兄弟省市和部队系统的2.5万名医护人员,承担着高强度的医疗救治任务。
这些星夜奔赴的援沪医疗队伍,克服着种种生活上的困难和不习惯,穿着闷热不透气的防护服,戴着勒出印记的口罩奋战在各自岗位上,成为上海市民陌生却也最熟悉的伙伴。
相信上海人民会发光的广东队员
钟树奇4月初就来到了上海,刚到上海,坐大巴从机场赶往酒店的路上,望向窗外,昔日的灯光璀璨不见了,一片寂静,魔都被按下了暂停键。
广东援沪核酸检测队抵达至今,上海的工作人员负责对接各项事宜,从工作协调到衣食住行,面面俱到。钟树奇清晰地记得,上海工作人员曾坚持:“不能让来帮助我们的朋友吃苦。”
广东援沪核酸检测队在路上。 受访者供图
进入工作状态后,钟树奇了解到,实验室对阳性率高的单采标本一律直接采用两种试剂同时做的标准。其实按照标准操作流程,在检测发现样本阳性或可疑阳性后才需要用第二种试剂重测一次。他询问集团负责人:“这样做,会导致公司的检测成本显著升高啊。”负责人说:“现在成本升高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缩短流程,为疫情控制争取时间。”
由于工作原因,有一次,钟树奇被派到酒店外一间药房去领社会捐赠的物资。在清点药品的时候,药店管理人员刘大妈发现有一个药品数量少了,钟树奇觉得队里也不需要那么多,就说:“这些就够了。”但刘大妈说:“不行。说给你们这么多,就不能少。”在她的坚持下,又花了半个多小时把药品补齐。
广东援沪核酸检测队队员到药房领取社会捐赠的物资。
钟树奇向刘大妈挥手告别,上车的一刻,她揉了揉眼睛,忽然说:“谢谢你们过来帮我们啊!”
每天深夜从实施室下班回家,看着上海黑漆漆不复繁华的街道,钟树奇却相信这里会重新亮起来,因为在疫情中默默努力、坚持着的每一个上海人民都在发光。
凌晨抵达的江苏队员
深夜11点出发,凌晨四点抵达驻地,早上10点到达核酸检测采样小区点位,星夜奔赴用来形容江苏援沪医疗队最为贴切。
宋海雯(左一)和团队工作照
江苏援沪医疗队采样一队省管医院分队队长、南京市逸夫医院副院长宋海雯第一天带队负责徐汇区枫林街道的采样,就搭建了143个采样点位,并于当天完成了9万人次的采样工作。
为了提升核酸检测采样效率,宋海雯将南京此前的大规模核酸检测经验和对接居委做了分享,帮助改进流程。4月4日,她带队参与全市面核酸筛查工作,特意给队员们做了动员会,尽管辛苦,但大家都非常积极,表示一定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当天,为了6点在任务点开始检测,这支队凌晨2点半出发,起早贪黑地开始了自己的奋斗。
江苏援沪医疗队队员
为了保障队员的安全,在采样台的时候,宋海雯就让队员两两监督,不能松动,从早上出发穿上防护服开始就不能脱下,要一直到采样结束脱下防护服,上车回到酒店进行消杀洗澡后,才能去就餐,这一来一回往往就是七八个小时,所以她特意麻烦驻点将早饭做得丰富一些,要抗饿才行。
在一次次的核酸采样工作中,宋海雯也感受到了市民的暖意,有市民看到了队标,说:“你们大老远来支援我们,真的非常感谢。”想着这些她就不觉得那么累了,希望上海的疫情早日结束,长三角大家庭也能迎来宁静。
宋海雯和团队工作照
据上海市4月26日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公布,截至到目前,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支援上海核酸采样人员近20万人次,为了减轻上海的负担,绝大多数都是采用当天往返的方式,经常是凌晨从当地连夜出发,在经过数小时的舟车劳顿之后顾不上休息,就立即投入到采样工作中,为上海及时完成核酸筛查任务默默奉献着。
此外,还有着来自17个兄弟省市和部队系统的2.5万名医护人员,奋战在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和核酸检测中,承担着高强度的医疗救治任务,为上海早日实现社会面清零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天,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在发布会上代表上海市民,诚挚道谢,“上海市民将永远铭记他们的倾情付出和无价情谊。谢谢!”
江苏援沪医疗队队员队员合影
责任编辑:郑浩 图片编辑:金洁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