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爸经常看到有妈妈在群里抱怨不想给孩子血常规:
小感冒都要我们验血,难道不验就不能看病了?每次看见孩子被扎我就恼火~
血常规单子我也看不懂,每回医生开的药都差不多,下次我都直接给娃用上次的药算了!
排队验血等半天,医生看结果才几分钟,感觉太糊弄了,我都不想给孩子查血常规了……
妙爸要说的是,抱怨归抱怨,血常规还是要做的,如果不参考血常规,仅仅自己凭症状给孩子吃药,很容易耽误病情,严重的还会危害孩子的健康。
妈妈凭经验胡乱给娃吃退烧药,孩子肝功能衰竭都说“一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这句话用在小兰身上真的特别贴合。
大宝佳佳出生的时候,小兰是各种查资料,买育儿书,听育儿课,孩子稍微有点不舒服,肯定立马上医院。
到了二宝乐乐这里,小兰已然是一个“战斗”经验丰富的妈妈,经常凭着自己的感觉给孩子用药。
进入秋天之后,乐乐就患了感冒,咳嗽,还有点低烧。
姥姥准备带孩子去医院,结果被小兰阻止了,说这点小毛病完全没必要去医院,直接给乐乐吃了感冒药和退烧药。
吃了几天药后,乐乐的烧是退下去了,但是整个人变得很没有精神,皮肤也变得黄黄的,小兰这才觉得不对劲,带着乐乐去了医院。
经过检查,发现乐乐的凝血功能有明显异常,还出现了急性的肝功能衰竭。
而小兰自己也说不清楚自己给孩子吃了哪些药,只能看着医生将乐乐转入了ICU病房进行治疗。
幸运的是,经过紧急治疗,乐乐捡回了一条命。
医生说,导致乐乐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元凶是过量的退热药,很可能就是因为小兰给孩子吃了含有肝肾毒性的感冒药。
孩子生病,千万别忽视了血常规目前来说,血常规是临床上最基础的检查之一,对孩子来说,用指尖血就能做。
血常规的数据能够直观地反映宝宝有没有感染,而且还能简单的区分孩子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是诊断和用药的重要依据。
除了普通的感冒之外,血常规还能查出孩子有没有贫血、有没有血液系统方面的疾病。
怎么看儿童血常规?对于化验单上一堆密密麻麻的数字,很多妈妈说看不懂,今天妙爸就请来了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儿科医生周义山教各位家长看血常规的单子。
周义山大夫说,血常规单子包含的内容虽然多,但是家长只需要看三大块,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
白细胞
白细胞是5种细胞的总称,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细胞和嗜碱细胞。
孩子生病通常是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通常医生主要看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变化情况。
中性粒细胞:一般来讲,除了刚出生的宝宝,中性粒细胞比例(不同年龄比例不一样)增高说明孩子存在细菌感染的可能性。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增多,孩子会有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如果孩子的淋巴细胞总是偏高,需要咨询医生。
C反应蛋白(CRP)
C反应蛋白起到了辅助判断的作用,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都会导致CRP的增高。
一般根据CRP可以帮助初步判定孩子是否存在细菌感染,CRP的数值在一定程度上提示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
红细胞
红细胞相关的有这几项: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数量(RBC)、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一般情况下,我们只需要看血红蛋白(HGB)和红细胞(RBC)这两项。
如果HGB和RBC降低,宝宝可能会有缺铁性贫血。
6个月以上的宝宝HGB<110g/L就可以判定为贫血。
需要注意的是,红细胞异常增多也是不正常的,孩子可能存在急性脱水、慢性缺氧或肺部疾病。
总结起来就是:
如果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C反应蛋白增高,孩子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但C反应蛋白不高,孩子也可能是细菌感染。
如果只是淋巴细胞增多+C反应蛋白增高,孩子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有时候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增多也可能是病毒感染。
血红蛋白(HGB)和红细胞(RBC)数量降低,孩子贫血的可能性更大。
妙爸提醒:孩子生病时,一定要带孩子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不要凭经验自己用药!
本文由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儿科医生周义山审核@头条育儿
我是好呗呗的妙爸,也是两个宝宝的爸爸,好呗呗有100多位专家,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和焦虑。
关注“好呗呗育儿”,每天给你育儿干货!
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IC photo”或“图虫创意”,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IC photo或图虫创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