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气节日,中国人的眼前情不自禁地就看到一副大红灯笼高高挂,一家人团团圆圆坐在一起无话不说,欢声笑语打成一片的画面。提起节日人们脑海的第一反应一定是火红的“灯笼”。
“灯笼”这个词语对中国人来说太熟悉不过了,好似自从它诞生以来就与节日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并且以独特的方式被人们记住了。无论是过了几百年、几千年它在中国人的眼里依然是特别的、必不可少的中国元素!我们不禁好奇,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灯笼”能在历史的长河里,散发出经久不衰的魅力并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呢?
1.“花市灯如昼 ”关于“灯笼”的故事。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有许多优秀的手工艺术。其中,我认为最为特别和有趣的要数“灯笼”的制作。关于“灯笼”有许多的故事和传说,据资料显示,中国的灯笼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便捷式照明工具。可以说,在中国古代“灯笼”就是最常用的照明工具!不仅如此“宋书”中也曾记载,“灯笼”当时在社会被广泛普及运用,是最常见的照明工具。
现今由于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不需要再把“灯笼”当作日常的照明工具,但是每每逢年过节,我们还是会习惯性的挂上红灯笼。逢年过节挂灯笼仿佛已经成为了中国的地区习俗,它代表的不仅是我们对乡土情怀的继承而且更多的是一种恋古情怀。另一方面讲红火的灯笼也有吉祥平安的象征,深受中国人的喜爱。
而关于“灯笼”的故事也有很多,其中神话故事中。有一种说法与姜子牙有着密切的联系。传说,姜子牙在完成封神任务之后,发现自己没有司职,在天庭无处可去,整日无事可做的他只能趁着某位神仙不在时,替他补班,如此在天庭中才有了自己的一席安身之地。但每当每年大年三十的时候,各路神仙全都归位,他就又变得无处可去。人间百姓可怜他,便在这天点燃一盏灯,让他在灯上待一晚,使得他变得有地方可去。久而久之,这种行为在人间变成了一种习俗,并且在中国民间被广泛流传。
关于“灯笼”的故事,这第二种说法则与东汉明帝刘庄有关。传说刘庄听说佛教有着在正月十五点灯敬佛的说法,加上他自己也有着提倡佛教、宣扬佛法的心思,于是便下令全国百姓也都在正月十五这天晚上点燃花灯,共同庆祝。在这个时候,打灯笼这个习惯的产生也冲破了宗教的限制,受到了人民的接受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开始普及。
后来随着唐朝的国力鼎盛,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人们的享乐之心渐起,正月十五打灯笼这一行为也愈发变得火热和受欢迎。于是“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的诗句就真实的写出了人们对灯笼的喜爱,社会打灯笼的风气盛行。宋朝时期在经济的繁荣下对这一习俗则更加重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习俗。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我们可以知道,打灯笼风俗的盛行是国家强盛、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社会写照。
这“灯笼”故事的第三种说法则完全是神话传说。由于古代的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射杀了一只神鸟,天帝震怒之下,要求三天后焚毁人间。天帝之女不忍看人类受伤,便悄悄下凡告诉了他们。
而当众人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便决定在那天打起灯笼、点燃鞭炮,营造出一番人间火海的景象。果不其然,天帝在看见一片火红之后,误以为人间已被点燃,便就此作罢,不再追究。通过这个神话故事既表现出了古代的人们在面对自然时的无奈与敬畏。但若从人们逃过一劫这一方面来看,却又反映了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对生存下去的美好希望。所以不管是现在的人们还是古代纯朴的百姓们,对打“灯笼”的喜爱,大部分的原因就是来自于对美好生活的希望祈求幸福平安。
关于“灯笼”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但是它们不管是以神话故事的形式流传千古还是以民间故事的形式口口相传。始终表现的都是现在的人们对古代文明的继承和发展!站在某一种角度上来说,独一无二的中国“灯笼”代表的就是热情似火的中国人,代表着五千年间我们从未间断过的中国历史。“花市灯如昼”的故事还在继续发展,打“灯笼”的中国人也从未消失过和被遗忘过。
2.“通看火树春”打“灯笼”是怎么被继承和发展的“灯笼”这种在古代作为日常生活最常见的照明工具。在制作时由于不同的社会背景有不同的制作工艺。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它需要简易和低消费。百姓们在制作时,先用细的竹条围成一个灯笼的框架,然后用纸这类的透明物体来连接。
目的是在使用灯笼的时候,使内部蜡烛在燃烧的时候能看见火光,起照明的作用。同时灯笼在制作时还配有支架或提手,方便携带,这种灯笼制作粗糙简易且颜色单一。在不同的地方,制作灯笼所选用的材料也有所不同。
如唐朝都城长安的灯笼,在制作上就更加精巧,并且颜色绚丽、五彩斑斓,大大的增加了美观度。其实,这时候的灯笼随着时间的发展,主要用途早已不是简单的照明,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灯笼在照明的用途上新增了把玩与欣赏,当然,在历史上也有过因为制作的灯笼精巧美观而被作为皇家贡品的故事流传。
随着社会的发展,灯笼的设计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其中,作为皇家贡品的灯笼在设计上更直观清晰的体现了皇家的威严。图案单一简洁,封建社会的缩影表现的淋漓尽致。相比之下,自由洒脱的民间灯笼显得更是美观大方。图案设计多元化,色彩明艳设计自由。既能寄情又能托物言志。民间的灯笼采用富有美好寓意的图案来作为灯笼的外饰,如用鲤鱼和莲花的图案便代表了“年年有余”。也有以生肖类为主要外部装饰的,调皮可爱极为有趣。
另外,人们也将一些来源于神话或者是生活中的情节作为主题雕刻在灯笼上面。也因此,灯笼在一定程度上作为了文化的载体而存在。时间的不断推移,在灯笼的制作中又融合了多种元素。聪明的工匠们,把绘画、剪纸、诗词等艺术充分与灯笼制作相结合,创造出精妙绝伦的艺术载体。可用于观赏、礼赠等。
在继承和发展中,“灯笼”被注入了文化,成为了文化发展的载体。在唐诗宋词极度繁荣的时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许多以灯笼为主题的诗词歌赋。也正是因为这些诗句,现在的我们才能在脑海中想象出一幅古代赏灯情况的盛宴。
其中,唐朝和宋朝对灯笼情况的描写最为多见与优美。“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名霎,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一诗充分描写了花灯燃起、人们提着灯笼到处游玩的热闹场景,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当然,花灯只是形式,其中蕴含的却是人们对国家强盛的兴奋与殷切希望。
在不断发展中,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人们。除了追求生活的富足,也开始注重精神文化的发展。于是,自灯笼和谜语第一次联系在了一起开始,人们便在无聊的生活中找到了乐趣。发展到了后期,灯谜这一形式便出现了,人们通过活动把各自谜语写在灯笼上用作娱乐。这种形式极大增强了人与节日之间的互动性,使得节日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
同时,人与人之间也能通过这种方式来传达相思、兴奋等情感。后来,灯笼更多的被运用在“元宵佳节”上,人们猜灯谜、挂灯笼寓意喜气欢乐。元宵节位于春节前后,这也是元宵节其沾上了喜庆的因素。我们查阅资料了解到在佛教教义当中,多以灯作为穿破黑暗的象征性元素,所以当打灯笼成为普遍习俗之后,这一寓意也被扩大,表达了人们战胜邪恶的理念。
而春节在传统神话当中更是一个战胜年兽的庆祝仪式,两相结合之下,使元宵节显得更为隆重。而位于灯笼内部的烛光由于纸纱等物体的遮挡,也使其显得柔和,如沐冬日,独具美感。在唐代,官府更是重视灯节,人人张灯结彩,庆贺新年,同时体现出对下一年的美好希望与祝愿。就是这样,因为神话、宗教信仰等因素使“灯笼”的故事不段得到传承和发展,在发展中也不断的被肯定被赋予生命力,这也是为什么灯笼文化到今天也一直能得到继承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3.“灯笼”艺术带来的影响。随着“灯笼”熟知度的不断扩大它被赋予的寓意也越来越多。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也越发重要。艺术化的寓意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灯笼”一度成为了所有美好的代言词!宫廷的灯代表着婚礼喜庆,竹篾灯则表示丧葬哀事,而由于“灯”与“丁”显得读音有些相近,所以也代表了希望人口兴旺的美好祝愿。
另外,古代私塾开学之时,家长们会为孩子准备一盏灯,并由老师亲自点亮,象征前途一片光明。在国家层面上,彩灯相庆、花灯闪烁,越是热闹则越显得隆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象征。
当初朱元璋在南京建都之际,便有过在秦淮河上燃放水灯的行为,场景蔚为壮美。永乐年间甚至在北京设有灯市,热闹非凡。这些美好的寓意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而“灯笼”本身具有文化载体的特点,所以从产生到现在都收到了人们的喜爱。对艺术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悄无声息的。如果说鱼儿离不开水,那么中国人一定也离不开“灯笼”。因为它代表的不仅仅是文化而且更多的是人民百姓精神的寄托,美好祝愿的追求。
有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就是社会的真实写照,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红灯笼可能是美好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可能是权利的象征。但是不管它是什么,它都是我们生活的缩影对我们的影响是日复一日的。
结语: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红色是中国人最喜欢的颜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被赋予了生命她象征着平安热闹和祝福。是中国元素的核心!而中国的“灯笼”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完美地将中国红与和平这两个元素结合起来,它可以在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自然也不奇怪。虽然随着时代发展,灯笼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能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甚至大多时候只能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而出现,但我们依旧需要将这一物品传承下去。
因为“灯笼”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们中国的文化核心,是我们中国人托物言志的文化载体、精神的食粮。作为文化的载体“灯笼”艺术从某种意义来说,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是中国艺术史上最艳丽的一笔。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中国优秀的古典艺术,就通过灯笼描写的诗句 “暂得金吾夜,通看火树春”而言,“灯笼”最引人瞩目的魅力大概就在于看到描写它的诗句,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关于它的画面吧。